|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1-3-13 21:34 编辑
闲聊:从哑剧说到电影
以前八十年代中期看过王景愚表演过的两个小品:《吃鸡》、《吃鱼》,这其实也叫哑剧,因为他不说话,全靠肢体动作与表情去表演,使我印象深刻,还有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一个小品《吃馄饨》,这个小品一般不常播,观众不大有印象,他也是哑剧,除了开场和结尾交代两句,其余都是以动作与表情惟妙惟肖地表演两人吃馄饨时的滑稽情景。这些哑剧不像后来兴旺起来的小品靠台词靠噱头的顺口溜叽叽嘎嘎地说,这不是表演,纯粹是靠嘴“说”出来的,尤其那个高秀敏,一上台就扯着嗓子嚷起来,真受不了。
我以前有幸看过一些动画作品,领略到动画相比影视作品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如果潜心挖掘动画本身的特长,相信它应该会走出一条迥异于影视作品的道路,然而现在动漫都完全向3D发展,动漫快成了电影的附庸。我钦佩好莱坞迪斯尼动漫的卓越成就,但也讨厌它带来的坏影响,比如现在我们谁还能拍出富有敦煌古典神韵的《大闹天宫》、充满中华水墨神韵的《牧笛》这样富有中华文化韵味的动画作品呢?
上面提到的哑剧如今想上春晚,估计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太艺术化的东西只能边缘化,现在谁还会拍独特的黑白电影?我估猜谁也不想冒这个风险,谁也不想落得前辈格里菲斯下场,拍了《党同伐异》而破产,最后连现场布景都无钱拆除。观众也是庸众,隔着舞台喜欢直观地分别出好人坏人好坏人坏好人,过于超前他不会买你帐。犹如拔河比赛一样,执着于电影艺术的导演拽着绳子一端,另一端则是广大观众,左边的导演们既揣摩受众的心理,也不甘于降低自己影视艺术标准,而右边观众则更多喜乐于影视感官刺激,绳子中间垂吊着的花球便是电影作品艺术水准,而裁判则是至高无上的票房,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说到底,在目前票房第一、金钱至上的影视语境下,既能善于把握观众心理和市场规则,又不甘妥协而执着于自我艺术追求的电影导演少之又少了。
2011-3-12于雅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