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知道陕西作家贾平凹吧?知道贾平凹的什么作品被改编成了蒲剧,并且还荣获了第七届中国曹禺戏剧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等奖项?嘿嘿,有不知道的吧?那让我告诉您,是——《土炕》。
说到土炕,我就觉得亲切,为嘛?因为土炕是我小时候的安乐窝呵,冬天,娘会将炕烧得热热的,我和弟弟妹妹在铺展好的被褥上翻着打滚,累了就会乖乖地钻进被窝躺下,或听娘唠叨,或看娘做事,土炕犹如娘的胸膛一样。给了我诸多的温暖和欢欣。
蒲剧《土炕上的女人》让我重温了儿时的温暖,勾起了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戏一开头,就是乡村娶媳妇的场景,老实巴脚的木墩背着媳妇,在众人喜洋洋地簇拥下出场了,当他抱上媳妇放到土炕上后,热闹的闹洞房的游戏就开始了,新郎木墩的憨态可掬、新娘子三妞的娇羞可亲让众人看着既是欢喜又是乐呵。当洞房里只剩下新郎新娘时,新娘子给靠近她坐下的新郎木墩那轻巧的一脚、新郎掀新娘子盖头时新娘子也捏着盖头与新郎周旋、以及新郎依了新娘叫新娘“姐”的憨态,都让我忍俊不禁。
正当两人脱了衣裳共度良宵时,“吧、吧、吧”激烈的枪响惊了他俩的好梦,一红军女战士龚娟踉踉跄跄地来到了他们的门前,她急促地敲打着门,喊着:“老乡,开门!”接着就昏了过去,当她被新郎新娘扶到炕上苏醒过来时,又捂起了肚子痛苦地呻吟起来,细心的新娘猜出她是有身孕将要临盆,为避免引来敌人,她决定自己为龚娟接生。孩子顺利生产了,新郎新娘又熬了鸡汤让龚娟补身子。
孩子还未满月,龚娟就要寻找部队,新郎新娘主动要求把孩子留下来让他们抚养,一晃十几年过去,孩子在这个家里由一个刚生下瘦得象小猫的婴儿、长成了一个活泼健康的大姑娘,木墩和三妞再无生养孩子,待猫猫如亲生的一样,不幸的是,木墩在一次支前战斗中英勇牺牲,后来,猫猫也被生身父母接到了城里,孤独的三妞在思念猫猫和木墩的日子里一天天变老。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被造反派革去了局长职务的猫猫,带着女儿秀秀来投奔山乡里的三妞,她将秀秀托付给娘,三妞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她义正词严地说:“咱家三代都是贫农,看谁敢把我娃咋了!”从此这盘土炕上又多了个秀秀,年迈的三妞一如既往地抚养爱护着秀秀,当秀秀拿着猫猫的来信告诉奶奶,说她要回城参加高考的时候,三妞手中的碗掉落到了地上。
三妞的日子又陷入了孤独和思念中,她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终于有一天她病倒在了土炕上,老支书来看她的时候,她还念叨她娃再有难,她要不在了,娃可到哪里去逃难?老支书不由地慨叹三妞真是个好人、老实人,孩子光来信寄钱却很少露面,三妞还这样记挂着他们!她却说她无怨无悔。
三妞走了,她为他人、为革命辛劳了一生,最后含笑而去,跟她的木墩到另一个世界去相聚。看完戏我回味着三妞几次梦中出现的那些温馨场景,唏嘘不已。我心里还憋着一些话想说,象类似猫猫秀秀这些曾得到乡下父母供养去到城市的儿女,是不是应该经常回家看看父母、关心关心老人的生活和那颗孤寂思念儿女的心?
小说要改编成地方戏来演,我觉得要比改成电视剧难度要大些,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场景以有限的人物来表现一部小说包含的丰富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土炕上的女人》整体架构精炼有致,风格朴实自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不能不叫我们这些戏迷称赞叫好!而任跟心(饰三妞)和郭泽民(饰木墩)两位著名蒲剧演员的精彩表演,真是让我们戏迷大开眼界,他们表演真挚自然,唱念做样样得心应手,每个唱段都激情充沛,撩人心弦,给人以艺术的美的享受。
小时候就喜欢看蒲剧,知道蒲剧是全国梆子戏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又称“蒲州梆子”。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古平阳的蒲州而得名,具有慷慨激越的艺术特点,而古老戏曲的情节多以平铺直叙来演绎。《土炕上的女人》这部戏给传统的蒲剧套路加上了新鲜的东西。据我观察,一是融入了现代的舞蹈动作,如三妞和木墩在洞房嬉戏脱衣时的那段表现,给人以新奇、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将一些情节用梦境来表现,例如木墩跟猫猫拍手做游戏、猫猫与三妞在土炕的对话、三妞与已牺牲的木墩在梦里相见,这些梦境确实给戏增添了或温馨或朦胧的色彩。
“满山山的黄土吆,满坡坡那个窑,窑洞洞的土炕吆,宽又高,土炕上养娃土炕上长,土炕上的婆娘娶来了”伴随着这激昂的歌声,我又一次地欣赏这《土炕上的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