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 大文章 试评秋江《人物素描》龙三爷系列人物语言的运用
秋江先生写过一个系列《人物素描》,笔下的主要人物只一个,龙三爷。目前读过的共三十一篇。既可独立成章,又可如长篇小说一般,结构严谨,血肉丰满,吸引着读者连续读下去。
没什么说的。龙三爷,小人物一个。时间跨度应从60年代至80年代初。这龙三爷亦由某农场年轻的老工人到辞去公职成为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的个体户—面馆老板。窃以为,这类小人物的故事,摘取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独立成篇似乎不难,但从工作,婚恋,到事业,洋洋洒洒写成一个耐读的系列,却颇见作者人物塑造的功力。
限于时间、篇幅,本文只说人物语言,我以为秋江先生精准得当的人物语言使龙三爷个性十足,举手投足都有了分量。
这龙三爷一出场,是帮知青更换铺草。他又摸摸知青床上的草垫:“这么润,啷个睡得,睡久了腰杆着不住。睡成个“神仙腰杆”以后就是接个乖堂客也只有守倒她哭。我给你们换了。”一句形象的“神仙腰杆”就突出了龙三爷生活经验丰富,语言风趣的性格特点。
龙三爷以大户为由唱“酸曲”时,知青笑他放毒,且看他是怎么回答的?“莫看你们是读书人,这点都不懂,大户是啥子?是地主。我是在批判他们的丑恶面目。当到书记我都敢这样说”。农场出工,知青们总有点拖拖拉拉。龙三爷把大伙吆喝上坡:“你们总是不长眼睛。没看到书记的脸色?古话说,宁在坡上坐个坑,莫在屋头胀眼睛……”
形象生动的人物语言,让读者对龙三爷农民式的狡猾印象颇深。其实,说狡猾还不准确,对龙三爷应该说,他毕竟是农场的工人,还真是有点见识的。在这点上,秋江也巧妙地借龙三爷之口从其当初的婚恋观中得以充分表现:“条件有四个:一,政治可靠,二,自带饭票。三,性情温柔。四,人材美貌。最好是在一堆上班的,她做不动了,我可以邦她,力气嘛。用了还在,下了班就是自己的日子。又不种自留地。回到家吃完饭把收音机打开,听样板戏,再来首“巴扎嘿”那还不是神仙过的日子。”在那个唯成份论且物质文化生活极为贫脊的年代,应该说龙三爷的这份见识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即使是说龙三爷在婚恋问题上的执着,秋江先生也偏爱让龙三爷自己说出来,“那怕啥子?失败是成功他妈,眼睛水擦了,又来!”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就码字写文而言,应该说,写人物难,写小人物更难,能把小人物做成大文章自然更不简单。当然,秋江先生《人物素描》龙三爷系列的成功,与其语言简洁,构思精妙,且抓住了时代的特征均有关系,但个性化形象生动的人物语言无疑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为文章增色添彩,使龙三爷这个人物形象立得住,站得稳,呼之欲出,让读者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