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庄宝儿 于 2010-1-11 19:32 编辑
看过一则小故事,说A曾救过B的命,B有恩于C,B去世后将名下遗产留给了C。众人一片哗然。
故事的立意是,人的潜在心理是不愿意见到于自己有恩之人,却特别愿意见到有恩于对方的人,因为每见一次就感觉到快乐,久而久之喜欢的情绪占上锋,遗产赠予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故事令我想起一件事,读书时认识高两届的他,相识那年他即将大四,回老家实习前对我叮嘱,有什么事情去找H,H是他的同班铁兄弟。平日从他谈话里多次听到H,听人说起H家境不好,大学期间许多学杂费都是他资助的。
有一段时间信件和电话稀疏,这时我找到了H,我们在学校操场散步,谈话内容无非是围绕着我们共同认识的他。H后来跟我说了对他人品极为贬低的话。
相识他时间不长,若论了解理所应当不及H,可是为什么被他视为铁兄弟的H要这样讲他呢?
看了这则故事,多年的疑惑就解开了 —— 他喜欢H,H却并不喜欢他,他的富裕家境,他对H的资助,象一座山压着H。仅此而已。
带着这样的洞察,再有几次施与受的经历,屡试不爽。工作和学习上帮助过我的人很多,我们都很高兴见到彼此,对方无论多忙,一约见即出来,眉眼都是开心。相反,帮助过对方的人,心知对方不一定愿意见到自己,而事实恰恰是对方极少主动联系我,久而久之友谊反倒生疏。
人人有着我们按照逻辑很难解释的复杂心理,人人都有着属于旁人无法了解的自卑与自尊。书本上说给与是一种快乐,书本上还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本上没有告诉我们,给予的快乐满足的是自己,被给予方并不见得都快乐。他人滴水之恩我们可以涌泉相报,我们对他人的滴水之恩,即使不求任何回报,他人有着主动疏远我们的可能性。
人际和谐的密码是做接受方时,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帮助,建议,资助,假如不能用行动回报对方,也尽可能让对方知道对他们的感激。倘若我们处于给予方,至少做好原本密切的联系会日渐生疏的心理准备,我们才不会疑惑,才有安然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