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在西祠胡同,有位网友说过一句话给我很深印象,他说当今青年过早地捧读起厚厚的社科读物,而其实应该在二十五岁前在著名小说里好好地泡一泡。我也觉得相比那些思想哲学专著,小说自有它润泽心灵的东西。我早已过了二十五岁的年龄,如今想补救一下,但重新捧起这些世界名著,却发现我根本没法读下去。
我还记得过去的阅读《简爱》、《青年近卫军》时还能津津有味,现在读小说,看了三四张还没有吸引我的地方,基本就很难读下去,引人入胜的小说对我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故事性很强的小说阅读起来不难,但失之浅薄,思想性含量太高小说可又难以卒读,比如加缪的小说,无论《局外人》还是其他,简直就是噩梦。大思想家写小说,往往以气御剑,质胜于文,里面角色模糊苍白,小说通篇塑造的只有一个光辉鲜明的人物,就是作为思想家的作者自己,小说中人物都成了他的马甲,比如雨果,在《九三年》中,他时而套上朗德纳克的马甲,时而套上郭文的马甲,口吐充满睿智的警世之言,最终最成功的形象只有他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充其量不过是他表达思想的道具。
现在我在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此书评价口碑极高,但我硬着头皮读了一百多页,感觉一团浆糊,不知所云。可没办法,我打算读完再重读一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嘛。谁让它是世界名著呢?
2011-5-27于方州巷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