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10-3 10:12 编辑
蜻蜓、蚂蚱与知了 记得是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暑假里天天去和小虫们一起玩,度过了一两个快乐的假期。 一天和邻居小哥哥(大我一岁)出去玩,大热天也没什么好玩的,我们就边走边玩。 路上,看见路边谁家中的青菜上趴着蜻蜓,我们并不管蜻蜓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只是觉得好玩,我们就想抓一些回来玩。单纯的用手去抓,成功率毕竟太低,于是就找个小树枝,举着慢慢的接近蜻蜓,一下子打下去,虽说成功率高一点,也还是不怎么高。后来发现扫把上的竹枝打蜻蜓特别好用,我们就用竹枝打蜻蜓了,还别说,能打下的还真不少呢。 70年代的时候,人还不多,城市边缘空地也不少,我们沿着路走不了半小时就能找到农田了。那时候,没什么可玩,逮蚂蚱也不失为一个玩的游戏吧,于是我们开始慢慢的学者抓蚂蚱。蚂蚱是统称,他们分为蝗虫、蝈蝈、和一种我们叫老扁的,我们只是为玩而玩,抓了来,也没什么用,就用草把抓来的蚂蚱从脖子里一串,就是了。晚上回了家,这蚂蚱干什么用呢,正好邻居小哥哥家养的有鸡,死的的蚂蚱,和去的路上打下的死蜻蜓就饱了鸡的口福了,剩下活着的蚂蚱,我们会放到瓶子里或用线绑着腿晚上一天,等第二天死了,就扔了喂鸡。好在我们也没事,也不用做家务,下午,吃了饭,大人一上班,就成了我们的天下了,马上出发,去逮蚂蚱! 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一些农田收了,空旷的农田里,大蚂蚱多了起来,他们个头大,飞得远,抓住他们不容易,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根编筐用的那种灌木,阙下一根,小叉叉掰掉,这种枝条任性好,不易断,我们就用这种枝条追蚂蚱,追上瞄准就用枝条打,要不你进不到蚂蚱跟前它就会察觉飞走,很不容易逮的。 再到国庆节放假的时候,已经进入秋天,蚂蚱也开始交配准备进入冬眠,这时候去逮蚂蚱就好逮多了,有许多压摞摞的,不怎么能飞,一抓一对,很是好玩。童年,就在这玩耍中悄悄走过,留下的回忆,却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知了,不是我小时候爱抓的东西,而是几十年来小孩都爱抓的东西。知了,在麦收季节就会出来,虽说不是后来的大知,是一种小一点的黑灰色发白的一种知了,我们都叫它麦知了,但我们轻易是不会去抓这种知了的,因为还没放假,还要考试,所以也无暇顾及。 要抓的知了,一般都抓后来的大知了,抓知了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弹弓打,一种就是用东西沾了。 弹弓打的,一般都是一群孩子,每人人手一个弹弓,路上拾一口袋石子,在铁路边或河边的树上,一群孩子听到知了的叫声,就一起抬头往上看,一般一看都会看到好几只,于是,一群人,一起拿起弹弓朝知了打出一堆“子弹”,命中率虽没有80%,也会打下很多的。至于打下的知了,囫囵的,谁打下的拿走玩,打死的,就谁家喂得有鸡谁拿走了。 至于沾,那就能抓得多了,开始我不会爬树,小时候不怎么沾知了,后来上初中以后,带弟弟玩,才沾过几次,找来一根长竹竿,或用胶或用面打成浆糊,都可以沾知了,至于玩法,同野草介绍的差不多。 每次,我骑车带着上小学的弟弟,找到一片小树林里,上树,能沾下十几二十几只的知了,倒是弟弟一个人在树下等的不耐烦而连声催我回家。那时的我,对知了已经不感兴趣了,只是以前没有沾过,对沾的过程感兴趣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