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敢问《路在何方》——网友啼妃的小说《路在何方》人物分 ...
查看: 6697|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敢问《路在何方》——网友啼妃的小说《路在何方》人物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3-24 20: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孤鸿野鹤 于 2012-3-25 14:55 编辑

  网友啼妃的小说《路在何方》,虽说得到了马版的首肯,很多人表示叹服,但在阅读见解上咱也不能唯马首是瞻不是?赞誉肯定的话就不说了,故事就不引述了,有几个疑问。


一问秀秀的淡定
小说中的秀秀是个修女一样安静的女孩,像个丫鬟一样一直在包馄饨或者煮面条。当她的爱受到来自闺蜜的公然挑战的时候,她更像一个置身事外的圣女一样淡定从容。
最强烈的反应是这样的:
“她一边讲她和秦子飞的恋爱故事,一边不露声色地盯牢我”
“我很爱你,伶伶,你知不知道?我是父母双全的孤儿,伶伶,我很爱你”
“其实是你一直很小气,伶伶。我很爱秦子飞,也很爱你。我也需要你们爱我。
  这算是最严厉的警告吧,但无果之后,秀秀就听之任之了。我们没看到她对秦子飞的指责。秀秀年轻、漂亮,衣食无忧,他在秦子飞的面前弱势得都没有话语权吗?这个可爱的天使通篇没见什么自主的行动,只是呈现着软弱无力的宽厚和善良。
任何一个人,当她的爱或者婚姻受到外来挑战的时候,恐怕都很难无动于衷,因为爱是自私的,这是人的本性。即使表面镇定理性,也掩盖不了内心的波澜,这种镇定恐怕要出自心智已然相当成熟,内心有着足够的强大,这种爱有了岁月的沉淀,对婚姻基础有着相当的自信的人才能做到,而且那也是一种极力地维护和挽救,秀秀显然不具备这些。除非她对跟秦子飞的爱无所谓,除非她对这种友谊的背叛也无所谓。否则,她的安静是如何保持的,她有什么内在的力量?这样的威胁,是最能唤醒女性的强大的自卫**的,哪怕是同胞姐妹。她物质上衣食无忧,她必须捍卫的就是爱,这是她必须能抓住的,此时伶伶的友谊还那么重要吗?更何况,作者并没有把她们的友谊作充分的交待。就像伶伶把她的房子点着了,她很伤心地说:伶伶,你点我的房子,我真的很伤心。
  秀秀渴望伶伶的友谊,但那一定得是真正的友谊。不论她是一个多么悲悯的人,伶伶的所为就是对她的友谊的背叛。她对威胁的反抗,即使不是激烈的,那也一定是持续的,可以带有悲悯地自持,但一定是坚决的。但秀秀似乎轻易地接受了事实。我曾以为秀秀心里装着什么,或者欠伶伶什么。没有,啥也不欠。

  伶伶有了秦子飞的孩子,“除了秦子飞兴奋坦然,我和秀秀都无限忧虑。但秀秀还是很温和,她握着我的手说,‘伶伶,我听从你们的安排,我爱你们……,只是你太委屈。’”
秀秀口中绵绵吐出的常常是这种像从天边飘过来的不咸不淡的话语,真的太飘渺了。天使也不会这么说话。
  
二问秦子飞的死

似乎是秦子飞的死,给这个故事带来了最终的安宁,这个情节过于牵强了吧。
秦子飞的死是个偶发事件,不是人物性格演绎出的悲剧。用这样的偶发事件来链接故事情节,太脆弱。其实故事的高潮应该是在伶伶怀孕之后,爱和友谊面临最终的考验,人物关系如何了结,到了最后摊牌的时候,作者匆匆收摊了。在故事即将进入高潮,精彩桥段即将出现的时候,一个冷枪把秦子飞给毙了。
  他事业风光,怜香惜玉,多情而有魅力,小说的故事大业等着他去完成,这未竟的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坏人就一定不得善终吗?谁还敢做坏人了?
显然,作者着力要写的是三个女人,但秦子飞是这篇故事的支撑,两个女人围绕着他,面对两个女人,他似乎还能兼而得之,不管多拙劣吧,那么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两对母子,他又如何处置呢?伶伶和秀秀的友谊的这根游丝还能绷得住吗?故事是要他来推动和收场的,作者真正的功力将由此展现,可是,造化弄人呀,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坏人,咋就死了呢?我心疼呀,看戏的不怕乱子大呀,我捶胸顿足,情何以堪啊!

  小说的故事走向一定是这样:偶然的开始,必然的结局;偶然的转折,必然的走向。(我指的是主题的必然),它必须完成作者的意图表达,咋能轻易地把秦子飞的命运交给偶然呢?
作者声称要写出友谊的荒凉,为什么不敢写尽这种荒凉呢?最终秀秀和伶伶相安无事,似乎保留了友谊,很温情,这不是背离了主题吗?
作者似乎不敢把人物命运往绝境里推,故事没完就草草收场,导致人物都站不住脚。


三问父亲的回来
   父亲的回来莫名其妙,突兀而不合情理。他的回来是物质上的落魄,不是良心的感召。作者是有交代的。但接下来他把妻子接回了家,重新承担起一个丈夫的责任。他的心会安分下来吗?要知道,作者交待他对40岁以上的女人依然有杀伤力的。他的回来是从哪获得力量的,是如何实现精神救赎的?总得有个交待吧?他的背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举着菜刀的疯女人呢?一旦你写了一个人物,在作品中他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要按照他的性格逻辑行事。托尔斯泰写到安娜的死老泪纵横,“安娜她死了!”这是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力量,他知道这是命运的必然。小说开头呈现的是一幅令人震惊得窒息的画面,父亲是一个可以置家庭毁灭而不顾的人,到了第四章突然回来扮演起了带着些许内疚的慈父的角色,这合乎逻辑吗?
在秦子风面前他有什么理由抬头挺胸?他有骄傲的底气吗?秦子飞至少有事业的风光。
  母亲抱着死去的父亲,更像一个补拍的镜头,我们当然知道作者要图解什么。但感觉这是拼接出来的。至此,我们明白了,父亲就是回来死的。让母亲拿来作为道具,最终完成一个类似临死前交党费一样的图解主题的造型。这样的情节缺少内在的推力,没有心灵的挤压,没有外来的感召,表现上没有张力。


四问母亲的伤

  母亲的伤口就这么容易愈合?覆水难收,破镜难圆。不是所有的伤口都能愈合。我的邻居就是一个疯老太太,一个人整天在自己空荡荡的房间里“臭婊子臭婊子的”的咒骂。面目狰狞,非常可怕。她只会这样终其一生,我们应该正视生活的悲剧。唯有正视悲剧,才知道有些东西多么需要珍视。
“母亲的病迅速地好了起来。出院的时候,赵医生很温柔地问母亲,你真的能对自己今后的行为负责吗?母亲很羞涩地笑了,神情象个刚恋爱的姑娘。父亲在边上说,我在她就能,她能得很哩!
  开始我以为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一个如云中月一样的片刻的温馨场景,是一个铺垫,为后面打个什么冲突的伏笔。因为我觉得这个桥段是可以写出些什么的。但后来的叙述告诉我们这是真的,母亲真的好了。一个精神已经崩溃的女人,心灵的伤口就这样轻松愈合了,她也太皮实了,她受的是皮外伤,作者像勾墙缝一样给抹平了。

五问伶伶的痴

伶伶为什么留恋秦子飞,她是必须的吗?她为什么如此颓废?如果秦子飞是她的一根情感的救命稻草,她目睹了父母的婚姻悲剧,知道真爱多么重要,她会抓住一个虚假的爱死死不放吗?她对父母的悲惨婚变有着切肤之痛,有着最直接的感性和理性判断。秦子飞没有跟她表示过要放弃秀秀。她能轻易地考取研究生,在对待爱情上何以如此弱智?
“秦子飞还是会在深夜或是凌晨上来。他说秀秀已经睡得很熟了,而我在楼上听得见秀秀睡梦中忧伤的呼吸。”这就不仅是荒唐而且滑稽了。
“以前秦子飞离开的时候,我会拽着他多呆一会。现在都是我催他下楼。”
快回去吧,天要亮了。万一秀秀醒来,她会伤心的。
秦子飞,如果秀秀给你养个女儿,就叫沉鱼好不好?
  这样的讲述,这样的语言,能看出她的痛苦挣扎吗?能看出她对秀秀的愧疚吗?
我就纳闷,不论伶伶还是秀秀,都没有对秦子飞一句像样的质问:你选择谁?
她们真的太体谅男人的滥情了。一句尖锐地质问都没有,她们太有修养了。
一个女孩动不动就拿着烟头“滋滋地”烫手腕,这样的细节不像是观察提炼出来的。更像是可以表演给读者的行为演示。
作者说“我写那个动作,只不过是想表达,人在精神极度痛苦压抑的时候,是能够用主动制造生理痛楚的方法来缓和精神的”,问题是,伶伶并不存在毫无出路这样一个前提。她的爱情至上是虚设的一个前提,她的颓废是一种自残,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何以在情感的问题上如此拎不清呢?看看那些相亲娱乐秀吧,这样的女孩在当代真的是来路不明。

相反,在这篇小说中,我没看到两个女孩一丝对爱的渴望和追求。伶伶的随欲逐流、秀秀的随波逐流。
虽说作者讲了一个故事,但是人物形象是模糊的。都无一例外的都有一张惨白的脸,一点血色儿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母亲和秀秀两个人物,似乎心有灵犀的和谐、默契,两个形象交错、叠加、闪现,这种构思设计令人激赏,遗憾的是,作者没有深入下去。

作者说:这一篇比较隐晦。其实就是爱情的不忠贞和友谊的荒凉的二重曲......隐隐的精神蕾丝边和躲藏在所谓坚强中的旷绝无助情绪——是这篇小说的主题《路在何方》?
这样立意没问题,问题是没有写出这种荒凉的必然逻辑
悲剧就是剥开来给人看,作者不敢让秀秀和伶伶有更大的冲突,不敢让秦子飞面对最后的局面。
小说的题记,引用了鲁迅的话,那是鲁迅对于希望的表述,“我想,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吧,这正如。。。。。”
在这篇作品里,我们根本没看到这种探寻。

总之,作者缺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没有个性化的语言,没有成型的人物,是因为观察积累的还远远不够,还不够浓缩成一个故事、提炼出典型的人物。更像是作者抓住了头脑中突然闪现的一个念头,手上没有药材,只用灵感的药引子稀释出的寡淡的汤水。是根基不牢的一座房子,故事人物都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3-24 20:59 |只看该作者
又来了!你们继续,俺闪{:soso_e169:}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3-24 21:31 |只看该作者
抚掌大笑,孤鸿,你可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3-24 21:43 |只看该作者
两个女人围绕着他,面对两个女人,他似乎还能兼而得之,不管多拙劣吧,那么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两对母子,他又如何处置呢?伶伶和秀秀的友谊的这根游丝还能绷得住吗?故事是要他来推动和收场的,作者真正的功力将由此展现,可是,造化弄人呀,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坏人,咋就死了呢?我心疼呀,看戏的不怕乱子大呀,我捶胸顿足,情何以堪啊!
-----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觉得这段质询显示楼主对小说布局洞若观火的一种境界,一种深究,某种意义上对作者省笔不满的“苦苦相逼”……
当初看路遥的《平凡世界》,在孙少平与田晓霞,孙少平与惠英嫂情感大纠结际,路遥一笔把田晓霞给写死了,如此扫除障碍物的省笔,让我大失所望,从而对整个平凡世界都有了深深的遗憾,正如楼主所叹,看戏的不怕乱子大呀,我等情何以堪啊。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24 21:51 |只看该作者
母亲抱着死去的父亲,更像一个补拍的镜头,我们当然知道作者要图解什么。但感觉这是拼接出来的。至此,我们明白了,父亲就是回来死的。让母亲拿来作为道具,最终完成一个类似临死前交党费一样的图解主题的造型。这样的情节缺少内在的推力,没有心灵的挤压,没有外来的感召,表现上没有张力。
----
我觉得这是在治母亲的“疯”病。唯其如此,才能解开母亲的心疾,男人回来了,属于你了,死给你看了,可以满意了吧?可以痊愈了吧?
有时候小说未必要交待得有来有去,有情有缘,这么清楚吧,偶尔神来一笔也是可以的。
看《夫妻那些事》,我就看编剧最后杂样把这对离异夫妻强推一掌用外力给捏拢了,他把上文的一个抛弃供自个读书女朋友的一高材生愣给写到山穷水尽劫持自个亲生儿子的份上,多狠呐,最后还让他把这对夫妻关到冷库差点儿冻死的警匪大片的情节来助推,愣把这俩口子给团圆了。。我真不服呀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3-24 21:52 |只看该作者
伶伶并不存在毫无出路这样一个前提。她的爱情至上是虚设的一个前提,她的颓废是一种自残,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何以在情感的问题上如此拎不清呢?看看那些相亲娱乐秀吧,这样的女孩在当代真的是来路不明。
-----
特例特例,不行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3-24 21:55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母亲和秀秀两个人物,似乎心有灵犀的和谐、默契,两个形象交错、叠加、闪现,对这种构思设计令人激赏,遗憾的是,作者没有深入下去。
----
我承认看到这幕时,我以为下面会有伶伶是抱来的,是小三的弃婴,导致母亲对她有这么大的恨意的情节;我还以为作者会在下文中给出秀秀和母亲有啥血亲关系的另一条线等。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3-24 21:59 |只看该作者
总之,作者缺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没有个性化的语言,没有成型的人物,是因为观察积累的还远远不够,还不够浓缩成一个故事、提炼出典型的人物。更像是作者抓住了头脑中突然闪现的一个念头,手上没有药材,只用灵感的药引子稀释出的寡淡的汤水。是根基不牢的一座房子,故事人物都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
兄弟,这段下手比较狠,轻点。。
啼妃的语言无疑是舒展和轻婉的,细节及心理的描摹常令我自愧不如,不管各位如何质疑或挑刺,在学习和回味的同时,我始终都觉得,她这篇字在小说版仍属上乘且让我们过目难忘。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3-24 22: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孤鸿野鹤 于 2012-3-25 15:01 编辑
青丝.红颜 发表于 2012-3-24 20:59
又来了!你们继续,俺闪


青丝网友,我可不是来胡闹的呀,原作我认真看了两遍,我是非常欣赏啼妃的写作才华的,更尊重她的写作。
只是就这篇文字的人物做个讨论。这也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论坛氛围。
我的文字有人评论,我会非常欢迎的。{:soso_e10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3-24 22:53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3-24 21:59
总之,作者缺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没有个性化的语言,没有成型的人物,是因为观察积累的还远远不够,还 ...

介马屁拍的,我真不知道小说版水平介样底,介就是上乘作品的话,我明天去拿诺贝尔。谢谢。今天晚上,我觉得可以把获奖感言写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3-24 23:13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3-24 21:31
抚掌大笑,孤鸿,你可来了~

马首版的宽厚令人那个敬重啊!小说、杂谈、艺文的几位首版确实让人服气。能放下身段,跟咱一个业余读者讨论,给面子咱得兜着。
就从自己的角度说,在这个论坛,这样的版块确实能学到很多。我没有过像样的小说写作,希望以后能有所尝试。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3-24 23:16 |只看该作者
徽地文狐 发表于 2012-3-24 22:53
介马屁拍的,我真不知道小说版水平介样底,介就是上乘作品的话,我明天去拿诺贝尔。谢谢。今天晚上,我觉 ...

征文征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大赛。本人赞助。{: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3-24 23:19 |只看该作者

一篇小说能引人这样深入细致的探究,
真是羡慕死我了!{:soso_e102:}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3-24 23:19 |只看该作者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2-3-24 23:13
马首版的宽厚令人那个敬重啊!小说、杂谈、艺文的几位首版确实让人服气。能放下身段,跟咱一个业余读者讨 ...

马首版就肩膀宽一点,胸脯厚一点,能在这种文字后,坚持冒出“上乘作品”四个大字,我是极佩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3-24 23:20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3-24 21:59
总之,作者缺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没有个性化的语言,没有成型的人物,是因为观察积累的还远远不够,还 ...

我说的是人物,你说文笔。啼妃网友的其他作品我还没看。但这篇小说的人物语言不好,只有母亲的几句疯话较真实。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3-24 23:24 |只看该作者
徽地文狐 发表于 2012-3-24 23:19
马首版就肩膀宽一点,胸脯厚一点,能在这种文字后,坚持冒出“上乘作品”四个大字,我是极佩服的。

乐意,有本事你钻进屏幕来咬我~~{:soso_e123:}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3-24 23:25 |只看该作者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2-3-24 23:20
我说的是人物,你说文笔。啼妃网友的其他作品我还没看。但这篇小说的人物语言不好,只有母亲的几句疯话较 ...

谁说英难所见就一定同,完全可以不同的嘛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3-25 09: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孤鸿野鹤 于 2012-3-25 09:47 编辑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3-24 21:51
母亲抱着死去的父亲,更像一个补拍的镜头,我们当然知道作者要图解什么。但感觉这是拼接出来的。至此,我们 ...


嗯,有些必要的交待无需详述,那种神来之笔常常是不露声色平淡的一句,但通篇就会厚重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3-25 09:38 |只看该作者
一直喜欢野鹤的评,这篇是从人物上入手的。切入点跟他们不同。。
素先来学习。。
问候,早上好。。。
啦啦啦啦。{:soso__9286562629595890753_4:}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3-25 09:47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3-24 21:52
伶伶并不存在毫无出路这样一个前提。她的爱情至上是虚设的一个前提,她的颓废是一种自残,两个受过高等教育 ...

如果也用两个字来概括读感的话,我不会用“叹服”而用“叹惋”。
小说最大的缺憾,是伶伶和秀秀都没能实现对自我的发现。而她们又绝对具备这样的可能,条件很充分。
她们可以有青春期的迷乱、困惑、甚至颓废,那只是某一阶段的短暂的盲点、误区,经历了残酷考验的友情也可以保持甚至升华。
写到山穷水尽,才能峰回路转,让秦子飞活着,故事可能是这样的走向:他无力面对现实,只能敷衍逃避,她的形象在两个痴情女人面前将彻底败露。
失去依赖的她们失望、绝望之后,暮然回首,实现自我的重新发现。这中间有很多的故事可写。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3-25 10:33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3-24 21:59
总之,作者缺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没有个性化的语言,没有成型的人物,是因为观察积累的还远远不够,还 ...

曾想注册个马甲“没个分寸”。以后硬砖留给文狐,那厮皮糙肉厚。{: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3-25 10:36 |只看该作者
徽地文狐 发表于 2012-3-24 23:19
马首版就肩膀宽一点,胸脯厚一点,能在这种文字后,坚持冒出“上乘作品”四个大字,我是极佩服的。

我找个大萝卜,抠几个字“上乘作品”,马版看顺眼了,”啪”一盖,齐活!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3-25 10:38 |只看该作者
素颜 发表于 2012-3-25 09:38
一直喜欢野鹤的评,这篇是从人物上入手的。切入点跟他们不同。。
素先来学习。。
问候,早上好。。。

素颜好!互相交流。{:soso_e100:}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3-25 10:3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12-3-24 23:19
一篇小说能引人这样深入细致的探究,
真是羡慕死我了!

问好知音版主!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3-25 13:01 |只看该作者
伶伶为什么留恋秦子飞,她是必须的吗?她为什么如此颓废?如果秦子飞是她的一根情感的救命稻草,她目睹了父母的婚姻悲剧,知道真爱多么重要,她会抓住一个虚假的爱死死不放吗?她对父母的悲惨婚变有着切肤之痛,有着最直接的感性和理性判断。秦子飞没有跟她表示过要放弃秀秀。她能轻易地考取研究生,在对待爱情上何以如此弱智?

“秦子飞还是会在深夜或是凌晨上来。他说秀秀已经睡得很熟了,而我在楼上听得见秀秀睡梦中忧伤的呼吸。”这就不仅是荒唐而且滑稽了。

“以前秦子飞离开的时候,我会拽着他多呆一会。现在都是我催他下楼。”
“快回去吧,天要亮了。万一秀秀醒来,她会伤心的。”

“秦子飞,如果秀秀给你养个女儿,就叫沉鱼好不好?”

  这样的讲述,这样的语言,能看出她的痛苦挣扎吗?能看出她对秀秀的愧疚吗?

我就纳闷,不论伶伶还是秀秀,都没有对秦子飞一句像样的质问:你选择谁?

她们真的太体谅男人的滥情了。一句尖锐地质问都没有,她们太有修养了。

一个女孩动不动就拿着烟头“滋滋地”烫手腕,这样的细节不像是观察提炼出来的。更像是可以表演给读者的行为演示。

作者说“我写那个动作,只不过是想表达,人在精神极度痛苦压抑的时候,是能够用主动制造生理痛楚的方法来缓和精神的”,问题是,伶伶并不存在毫无出路这样一个前提。她的爱情至上是虚设的一个前提,她的颓废是一种自残,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何以在情感的问题上如此拎不清呢?看看那些相亲娱乐秀吧,这样的女孩在当代真的是来路不明。


相反,在这篇小说中,我没看到两个女孩一丝对爱的渴望和追求。伶伶的随欲逐流、秀秀的随波逐流。

虽说作者讲了一个故事,但是人物形象是模糊的。都无一例外的都有一张惨白的脸,一点血色儿都没有。

——叹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3-25 13:02 |只看该作者
暮雪过来学习{: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3-25 13:15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3-25 13:02
暮雪过来学习

互相探讨!
这篇小说是作者一气呵成的,要求或许过于苛刻。这样谈,也是对作者寄予更大的期望。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3-25 15:16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觉得,文学论坛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这个论坛有多少优秀作品(如果只要看优秀作品,书店里,名篇名著应有尽有),而在于有人对作品的剖析,不论是鲜花还是棍棒,意义都不同,鲜花使人迷醉,棍棒使人警醒。我个人是受虐狂,更喜爱棍棒。{:soso_e128:}。
徽地文狐老师和孤鸿大哥的剖析都是在认真读了啼妃老师小说才写出的,于啼妃老师来说,我想应该是很收益的。比如像我这种水平的人,想让别人对我举棒,别人都懒得举。{:soso_e128:}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3-25 19:58 |只看该作者
很仔细地看过了。
看完就开闪,不想多说话。
我希望啊,我说的是希望。
如果能将我的小说解剖一下,我会感激不尽的。
如果楼主说,你的内个,不值一剖。
那俺就真的没话说了,麻溜儿地闪。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3-25 21:03 |只看该作者
我再来补充一下,我觉得吧,作者怎么写是一回事,读者怎么看又是一回事,如果是真诚交流,怎么着都是融洽的。如果是反方向驰之,那么无论是谁,心血都白流了。因此……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