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玩出来的大家——王世襄
查看: 395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出来的大家——王世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3-22 13: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2-3-22 13:39 编辑

玩出来的大家——王世襄

来源:齐鲁周刊《活宝王世襄:他是阿城一样的人物》(薛易)


      著名收藏家王世襄从小就是有名的顽主,放鸽子、斗蛐蛐、玩葫芦,飞鹰走狗无一不精。


      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高祖官至工部尚书;伯祖为光绪年间的状元,曾以直言敢谏,反对慈禧太后修颐和园而闻名朝野;父亲早年留学法国,曾出使墨西哥,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亦出名门,能诗善画,系著名画家金北楼之妹。
  
      然而,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之中,王世襄却从小行无正步,坐无正姿,顽皮透顶。
  
      大约六岁那年,王世襄忽然得了猩红热。病毒迅速蔓延到已经9岁、好学不倦的哥哥,结果哥哥抵抗力弱,不幸夭折,他却挺了过来。亲友们私下议论:“人死总是死好的,坏的死不了……”从此,对这唯一的儿子,母亲金章更是百般娇宠。
  
      对于玩,王世襄可谓天生异禀。他8岁就能“飞檐走壁”,爬墙放鸽子。一根轰鸽子挂着红布条的竹竿上下翻飞,打得房檐无一瓦全。进步也是奇快,不久便成了行家。长竿子不用,换了短竿子。指哪只,哪只出栅子门。落在房上一动不动,一跺脚全部腾空而起。
  
      10岁时,金章女士把王世襄送进了东城区的一所美国学校。因为父亲曾留洋,他一口流利的英语深得老师喜爱。只是由于一连数周英语作文篇篇言鸽,老师怒而掷还,斥道:“汝今后如再不改换题目,无论写得好坏,一律给P(poor,即不及格)!”
  
      初中时,王世襄养狗、玩葫芦、养鸣虫也在北京城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至今记忆深刻。那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破天荒头一次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隆冬天气,在众星捧月下,举着白鹰来到城外旷野。不远处有野兔子逃窜。他冷静扬手撒鹰,白鹰如一道闪电般急掠而去。这时忽然天降大雪。他一路狂奔,于是鹰追兔子,人追鹰。雪地上留下杂乱的脚印,鹰飞得无影无踪。王世襄在雪地里环顾左右,瞠目结舌。
  
      导师:“替”出来的患难夫妻
  
      中学毕业后,王世襄进入燕京大学理学院读医学预科。虽然他对猩红热没有好感,不想当医生,但无奈父母之命不可违。
  
      王世襄依旧玩得忘乎所以,主课门门不及格,本应开除,但看到选修课分数颇高,就给他留了一条生路,转到文学院国文系。
  
      这让王世襄一下子轻松了,他自幼学习诗词古文,功课根本不用准备。在校长司徒雷登和外国教授的茶会上,他西装革履,潇洒现身,满口烂熟的英语,让人高深莫测。而后,又忽然披着铜纽扣的大襟棉袄,腰系骆驼毛绳,穿鹿皮套裤,举着大鹰,招摇走过校园,令窈窕淑女们敬而远之。
  
      虽然有种种“怪癖”,但他还是和同学关系和睦。经常替同学完成诗词作业。还请他们到自己的园子里赏芍药。吃草莓,打枣……。大学毕业后,王世襄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中国画论,1941年拿到硕士学位。
  
      一天,一位叫袁荃猷的燕京大学的女生来找王世襄。她要做“中国画教材”方面的论文,请他来做导师。于是王世襄便成了导师,为使小姑娘通过论文关,他不但导,而且替。再后来,他们就结婚了。这位袁小姐的祖父曾任东北奉天中国银行行长,外公是北洋军阀徐世昌的五弟,在北京是有数的人家。
  
      结婚之后,王世襄发现他的妻子实在妙不可言,除了会写字画画外,其他全不会。就做饭而言,剥蒜可以,因为里面有个白的东西。剥葱却不行,一根葱被她层层剥光,最后手上什么东西没有,反过来责备王世襄,说他不会买葱,为什么葱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后来,他们一起历经了重重苦难,袁荃猷女士不但日常生活样样精通,而且成为知名的女学者。她毕生从事古代音乐研究,精于描花剪纸,所绘明清家具图,令美术家们也为之钦佩。王世襄的明清家具研究著作中的家具素描,许多就是她精心制作的。
 
      《锦灰堆》中收人14首《告荃猷》,其中一首便是:“我病累君病,我愈君不起。知君不我怨,我痛无时已。”极为沉痛。
  
      侦探:挽救国宝的“接收大员”
  
      读研究生期间,王世襄遭受到平生最沉重的一次打击:母亲金章女士去世了。
  
      母亲最疼爱他,并一直对他寄予厚望。他简直痛不欲生,后悔自己知道母亲身体不好,却很少孝顺过她,把一份本应该给母亲的情,变成了父爱,统统奉献给了他的宠物们。
  
      毕业后,王世襄想到故宫博物院去工作,但因为日本的侵略,当时故宫大部分文物精华早已迁往四川。1943年,王世襄到了山城重庆。他本想凭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去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却遭到了时任所长的傅斯年坦率而粗暴的拒绝:“燕京大学的人根本不配进我们史研所!”
  
      王世襄又找到和家庭有渊源的梁思成,到他主持的中国营造社工作。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对古代家具和中国漆器产生了浓厚兴趣。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的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京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他现在还记得,当时办公室设在北海附近的两间房子里。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忽然成了“侦探”!
  
      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沦陷时期,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王世襄不忍坐视国宝流落海外,经过明察暗访,往返于北京、天津之间。最后直到通过其父友人,找到了宋子文详陈原委,终于没收了杨宁史的青铜器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1946年,他又在天津接收了末代皇帝溥仪存在保险柜中的一批珍贵文物,共20匣,价值连城。由美军配合押送,故宫派了十多个人开匣验收。送人故宫延禧宫库房。
  
      1948年5月,应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邀请,王世襄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博物馆。在国外,他更加明白自己的研究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1949年6月,他回到香港。一个多月后。搭乘大陆解放后第一艘由香港到天津的轮船回到了祖国,任故宫博物院古玩馆科长。
  
      藏家:收藏也是“体力活”
  
      徐悲鸿早年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是“独持偏见”,下联是“一意孤行”。
  
      回国后,王世襄开始收藏研究明式家具及各种漆器时,正是这样一种心境。他似乎已经预料到这些“宝贝”即将经历浩劫,开始发疯似的搜寻。
  
      一辆28型的自行车,车后是一个能装一二百斤的大货架,架上有各种包袱,麻包片。从著名收藏家到一般的市民,从古玩铺到杂货屋,乃至旧木料摊,到处都有他的足迹和车辙,车上是他买来的小条案、桌、椅、方凳等。
  
      能买就买,买不起或不准买的就拍照,无论是朋友家,还是遇上的,他都不达目的不罢休。亲自带着摄影师,赔笑脸,求情,好歹要拍下来。也多亏了早年飞鹰走狗练就的体魄,那些名贵的紫檀、黄花梨木都属于扔到水里沉底的木质。他也要搬到亮处擦拭干净再拍摄。
  
      “文革”的风暴席卷之初,王世襄耳闻目睹京城红卫兵“破四旧”的“壮举”,已经预感到家里多年精心收藏的明式家具、佛像、铜器、鸽哨、古籍善本和自己的手稿,都会被划入“四旧”之列,遭灭顶之灾。他不得不“自我革命”,主动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来抄家,他不忍心看到它们毁在家里。而这种明智之举却让他的珍品躲过一劫,日后重新收回了绝大多数的心爱之物。
  
      至于王世襄所藏珍品的价值,在今天已无法估量。2003年,嘉德在秋拍中曾举行“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仅竹雕器就推出14件,100%成交,最贵的一件“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拍出264万元。
  
      真正让媒体开始关注王世襄的是他的《明式家具研究》,图文并茂,一部一尺左右、两斤多重的精装大书。
  
      然而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明式家具研究》后面的一千多条名词解释,正是王世襄拼着30年的精力,整天和普通工匠玩在一起,才能写出来的。那时他们冬天穿着棉袄,夏天穿着裤衩背心,喝着二锅头,吃着猪头肉,玩得亲密无间,不亦乐乎。

      王世襄生平及主要著作

      王世襄,号畅安,祖籍福建福州。1914年生于北京,是我国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

      王世襄先生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特别是对明式家具的研究,奠定了该学科的研究基础,把明式家具推向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王世襄先生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画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参考图片》、《髹饰物》、《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鸽哨》、《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中国古代音乐书目》、《高山竹谱》、《故宫博物院藏雕漆》、《锦灰堆》等30余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3-22 16:34 |只看该作者
结婚之后,王世襄发现他的妻子实在妙不可言,除了会写字画画外,其他全不会。就做饭而言,剥蒜可以,因为里面有个白的东西。剥葱却不行,一根葱被她层层剥光,最后手上什么东西没有,反过来责备王世襄,说他不会买葱,为什么葱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哇哇哇----{:soso_e12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3-22 16:38 |只看该作者
都是聪明慧黠之人,这样的人生其实真有意思,将命运交与生存是无奈的选择,交与权利富贵是无趣的选择,交与爱好和生活乐趣,多好,还玩着玩着成了大家,真是好命---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3-22 16:39 |只看该作者
欣赏归隐宋朝老师的人物系列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22 18:59 |只看该作者
太可爱的人物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3-22 20:09 |只看该作者
玩物没丧志,还玩成了大家,真是奇人!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3-22 20:09 |只看该作者
玩物没丧志,还玩成了大家,真是奇人!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3-22 20: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芥末 于 2012-3-22 20:14 编辑

刚才百度看了一下,学贯中西,真性情不泯,这样的人最是通达最是会生活的人。

竟然还为鸽子起赋,我贴来得了!

《鸽铃赋》   原夫苍之所生兮,于昆仑之 。干而修长兮,枝猗猗而葳蕤。上摩千尺之层兮,下俯百仞之深溪。夏霖雨之所潦濯兮,冬风雪之所凌吹。窳隆匝其四围兮,信无通人之径蹊。彼河汾之悬匏兮,托根于曲沃。薰风拂而始华兮,秋露 而渐绿。条棉蔓以缘木兮,实轮 而蕃育。历岁寒而轻扬兮,涉中流而不覆。惠子掊而无用兮,颜渊饮之于陋室。于是宋翟构梯,匠石运斤,潜根既 ,大实乃分。公输摹规,夔襄准纶。锼镂纤薄,表里调均。律协子 ,乐制伶伦。妙谐宫吕,雅洽韵钧。复使封膜图形,烈裔喷墨。敷美采以生辉,缀徽像以文饰。极九鼎之祥祯,穷五岳之神色。径寸千仞,万里咫尺。彼繁工之咸备,乃托之于飞翮。在昔元昊肇衅,西郡未和。马萧萧兮悲鸣,川而扬波。铿锵兮战甲,灿耀兮长戈。比银泥之盒启,讶飞哨之何多!战复战兮皆楚歌,时不利兮死奈何。有若吴郡幽居,石湖隐士。心远尘嚣,门临廛市。更板敲过,诵经声起。方深巷之遥闻,忽喧铃之盈耳。虽晓梦兮时惊,固闲情之可喜。尔乃离离春草,灼灼林花。白羽如玉,朱眸有沙。或嬉啄于水曲,或游耸乎云涯。响兮天乐,卷舒徐兮流霞。闺中极目,陌上驻车,何其和且畅也。至于夏雨初晴,夕阴未霁,阶滴有声,渥云无际。堕素景兮星流,奋轻羽兮电掣。斯时则奇音?疾,异声激锐,何其清且爽也。若夫秋风暮起,凉露为霜,青楸落木,白日匿光,马踟躇于歧路,舟延伫于河梁。时有孤翼往复,只影回翔,傍长亭而送行色,逆迅飚而发清商。于是征人涕下,游子神怆,何其悲且恻也。乃若更静星稀,霜天月没,朔风侵帏,隆寒入骨。剔残釭而不寐,叠戍衣而将发。忽闻羁雌失群,宵征未歇,传急响于天边,知悬铃于尻末,心为之摧,帛为之裂。不禁顾影嗟伤,掩面哽咽,何其凄且厉也。已矣夫,阳春时兮繁花敷,秋风起兮庭芳芜,岁月迈兮将何如,怀伊人兮天一隅,日登楼兮望云衢。安得飞铃至,惠我尺素书。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3-22 21:38 |只看该作者
王世襄真是有意思的人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3-22 21:39 |只看该作者
我一贯主张,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淘气的性格,越淘气越招人稀罕、越可爱、越聪明,看看,王世襄就是个例子。{: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3-22 21:40 |只看该作者
只是由于一连数周英语作文篇篇言鸽
——————————————————————
这是王世襄的鸽子系列。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3-22 22:16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2-3-22 20:12
刚才百度看了一下,学贯中西,真性情不泯,这样的人最是通达最是会生活的人。

竟然还为鸽子起赋,我贴来 ...

芥末抓的很准,王世襄先生在离世前几年一直在发掘和繁殖“中华鸽”,据说“中华鸽”几近绝迹,现在的鸽子多为引进品种。王先生认为“中华鸽”的品质一点不差,应该繁殖和扩大其种系。。。。

谢谢!芥末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3-23 00: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冷笑 于 2012-3-23 10:56 编辑

艺文一贯支持原创,转载的帖子一般不加精置顶,因此宋朝兄的该篇宝贴就被我取消置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3-23 05:56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3-23 00:18
艺文一贯支持原创,转载的帖子一般不加精置顶,因此宋朝的该篇宝贴就别我取消置顶了。

按规矩办。。。。。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3-23 07:57 |只看该作者
罕有的奇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3-23 16:13 |只看该作者
然而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明式家具研究》后面的一千多条名词解释,正是王世襄拼着30年的精力,整天和普通工匠玩在一起,才能写出来的。


有毅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3-23 19:58 |只看该作者
收藏怕也是要很多钱的,我姐夫藏书万卷,他是律师,收入高,有这个经济条件,又有别墅放这些书。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3-23 20:27 |只看该作者
盛世的大家,乱世就是纨绔子弟。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3-23 21:50 |只看该作者
这种人也是天赋异禀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3-23 22:15 |只看该作者
好个王世襄!玩物而不丧志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3-24 14:42 |只看该作者
看宋朝此贴想起一个大玩家,玩的成名,玩的硕果累累。这个人就是明朝万历十五年出生的徐宏祖。

说徐宏祖可能大家不认识,但是说出他的外号则家喻户晓,他就是徐霞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