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新中国的老译制片,多数是苏联的和南斯拉夫等东欧片,小时候大多都看过,虽然这些国家和中国都是一个阵营里的,但终究有差别,看着看着,有些东西让小时的我心里总有点患得患失,挥之不去。
比如朝鲜老电影《火车司机的儿子》,那时看了大饱眼福,小孩还能用卡宾枪,最抢眼的是他们都戴那种学生帽,特别帅气。
如今有人重评《红灯记》,论证李玉和在小鬼子手下干活收入可观,常咪点革命小酒,一人工作养活三口人,时不时还接济邻居。但小时我看《红灯记》,都深深被李玉和的制服和大盖帽吸引,觉得比黄军装还神气。,我们呢,身边有解放帽的同学本来还炫耀呢,后来也学着将前面捏得挺一些假充大盖帽。
同样是火车司机,在苏联南斯拉夫电影里可更帅了,《开往克拉列沃的列车》中男主角一个开火车的,服装大盖帽绝对正点,比德军的制服一点不逊色。
小时看《两个人的车站》,始终看不懂,但对火车司机的制服也印象很深,唉,看老外的电影,总会看出差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