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我是男儿当自强0 y2 Z# V( _2 f' [ X5 ` N6 q
." u! X! n4 Z+ L1 k* k
最早知道廖化这个名字,却不是从三国演义里得知,让我知道这个名字的是句谚语:西蜀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说这话自然是形容三国后期蜀国人才匮乏,不得已让资质平庸的廖化来担当大任。这谚语里当了先锋的廖化可不是什么光辉形象。不过我自小想问题都和我这个人一样,有些不照路,听了这句的我就一直在琢磨,那么多人能选中廖化当先锋自然说明廖化兄有过人之处,最起码比不能当选的人强一些,西蜀再怎么说也是个国家,总要有个十万八万人吧,能在几万人里面脱颖而出,万里挑一的廖化怎么能说不行呢?
.
后来,咱开始读三国,惦记着这事情自然对廖化会多关注些,要说这廖化兄出场倒是不错:山贼,并且是盘踞在当时首都许昌附近的山贼头领,书中交代离许昌约三十里,能在首都附近做个山大王,换成现在,就是在北京四环以内有只私人武装,想想这可是够牛掰了,换成咱,别说成年盘踞的武装,就是偶尔集体去北平上访一次,还不被打的屁滚尿流遣返回来。" H( r6 _) W" `& z$ [# n
.' ]/ O9 o/ `4 s9 a8 X: n
出场不错的廖化兄在后面的表现却很一般,一直没有什么露脸举动,给关二哥当了个副将就没见过有什么作为,关公走麦城让他去找刘封求救他也给办砸锅了:廖化遂上马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 [: p& J+ o/ K. y; b4 o' {
.
再此后的出场就到了诸葛丞相写出师表北伐中原: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副将——飞卫将军廖化。 这次出场也只是个名字,没见有什么建功立业的行为,一直在后面的五出祁山,廖化都属于只苦劳没功劳那种:虽说活干了不少,没一件出彩的。这种势头一直到诸葛丞相六出祁山的时候才止住,廖化追击司马懿,获得金盔一个,录为头功。这是廖化兄从军几十年来的第一个头功(也是最后一个?),廖化兄想必十分激动,激动之余也难免有些沮丧:别人都是斩将献头,自己却是献的头盔,这个头功怕是诸葛丞相看自己总是任劳任怨,给的安慰奖吧,要不怎会有:魏延心中不悦,口出怨言,孔明只做不知。随后秋风五丈原,再领兵的已然换成姜维蒋伯约,老将凋零已然无人,甚至连后辈将领都有些故去,算算年纪怎么也有快六十了的廖化兄毅然担任了先锋这个大家都觉得他不甚称职的工作.再后来,蜀汉亡了,廖化忧愤而死。对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蜀汉,廖化的忠诚是无需置疑的,需要说明的是,这时候的廖化已经官至车骑将军。
.% o3 m5 W' \7 y7 _0 m* b! z+ _
据说廖化是三国演义中出场时间最长的人,有九十多回,我没仔细查过,以前我一直以为是从第二回就出现的汉献帝,好像是在八十回被废再不出现,纵观廖化一生也非平凡,从山贼到军人,从底层士官做到高级将领,一生征伐,几乎都在战争中度过,能活到后来,还去征讨,本已是个奇迹,但很不幸,在那个奇才辈出,英雄遍布的年代,他还是显得平庸了,许久的一段时间,我觉得廖化的不行是出现在那太过传奇的大时代了。有时候,我们的一切还真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 R/ ]! H5 E. `2 O2 l% |
.
等到也不知道第几百遍再读三国的时候,对廖化兄多了份理解,添了些敬重,无论在哪个世道,能忠于自己的理想在一条道上坚持走下去的,并且一步一个台阶的进步的人怎能是平庸的呢?诚然,廖化不是资质异秉那种,不能象张飞,关羽,诸葛亮那般天空一声巨响,老子闪亮登场。但这世上又有几人能这般横空出世?大时代是留给大人物的,可无论哪个时代总是要小人物来填充的。世上随波逐流的多了,尤其是我们这些小人物,无论多少不甘,多少抱怨,最终总会屈服于命运的洪流,剩下的多是几分牢骚,发发罢了。而廖化兄不是,他总在做着他觉得是本分的事,哪怕无法改变结局,却也仍在努力。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但最少我们可以坚持自己,我甚至觉得廖化那些军旅生涯中一阶阶的军衔都不是廖化兄的追求,除了证明廖化兄的自强不息,它们别无它用。天下风云雷动,那是留给英雄豪杰们的,我们这些小人物要面对的不是世界而是自己,想起北岛的那句诗: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我想,尚若让廖化兄说,他会说:纵然在遍布英雄的年代,我也只想做一个人。是的,只是一个人,一个简简单单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