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举家游
——由月影幽幽的《纯净之旅》说开去 文/渝人日记
上周一凌晨,我给天问老师发消息,问他本周置顶讨论文章作何安排。
天问的本意,是要推荐一篇题为《我家的购物狂》的稿子。可我在六星搜索了一大圈,竟然一无所获。
原来,这篇被天问老师看好的稿子竟然还没上传到六星来。
作为还算热心的版主之一,捞不到好稿子,心情多少有些郁闷,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本周的置顶帖子。
等到当晚再次抽空上线时,月影幽幽的《纯净之旅》已然出现在置顶讨论之列。
也就那么随意一瞥,我便被这篇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从从容容的靓丽文字所深深吸引。
好久没看到如此干净的文字了。
想来月影幽幽的也是读者论坛的老朋友吧?否则不会特意在ID面前加上读者二字。
一直以来,我都是《读者》的忠实读者。
尽管也有人说经常看《读者》的人过于敏感或矫情,但我还是宁愿背负这样的误解,不愿放弃这么多年《读者》带给我的那些滋养和温暖。
只要真诚,只要善良,敏感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便是矫情,如果付出了真心和真诚,渝人同样会坦然接受。
扯远了,还是和月影幽幽一起去体验那次清爽明朗的纯净之旅吧。
这篇文章并没有刻意去设计什么构架,从头说起,娓娓道来,读的时候不必去猜想后面的结局。
在这个浮华烦躁的世界里,可以从从容容的读完一篇字,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或者不如说,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可以让我们从从容容、平平静静、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的文字。
月影幽幽的这篇《纯净之旅》,绝对具备这方面的特质或是潜质。
这篇文字确实干净,干净得让人觉得云淡风轻,干净得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从出发到进山,从冷清到热闹,从失落到心安,沿途的景致,作者的心情,全都在简洁明快、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里一一呈现。
中间穿插的那个禅理故事和那些感悟,原本与这次出游并无多大关系,但经过作者的巧妙镶嵌,一点也没有突兀的感觉,反倒给整篇文章增添了一抹亮色。
除了没有交待清楚王维那首古诗的具体内容,第一部分对景色的描绘相当成功,那么纯净,那么优美,让人不由得产生前往一游的强烈冲动。
好久没被一篇游记深深吸引了。
必须承认,这只是一篇游记,一篇记录沿途风光和心情的游记。
难能可贵的是,月影幽幽并没有纠结于那些风景不能自拔,而是用心记录了那些与风景无关的人和事,记录了那些让人无限感慨的生活细节。
文章的第二部分,其实更像一幅恬然宁静的田园山水画。
你瞧瞧,那些收获豆子的村妇,那个兜售豆类的哑女,那个好心帮忙的大婶,哪一个不是我们这些农家子弟熟悉的身边人物?哪一个不是我们这些农家子弟熟悉的生活场景?
这一部分,月影幽幽显然下了不少功夫,写得淡然,写得从容,写得有声有色,写得有血有肉。
如果要说不足,渝人最在意的,或许就是那个“老妇”的称谓了。
想来月影幽幽是无意的,或者压根儿就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渝人觉得这个称谓多少有些对老人不敬的意味。
为什么非要用一个让人觉得刺眼、让人不舒服的词汇呢?老大娘、老妈妈等称谓,应该都比老妇更容易让人接受。
我不是女人,但我知道女人特别在意别人对她的称谓。老妇这个词,我想不会受到任何上了年纪的女性朋友的待见。
哈哈,纯属个人观点,月影幽幽别往心里去嗬。
这篇文章最打动我的,其实是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作者描写了举家出游的一些细节,使我倍感亲切和温暖。
好久没享受举家出游的乐趣了。
我是个喜欢旅游的人,也愿意带着家人一起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2001年4月,当我还在加格达奇工作的时候,当我手里一分闲钱也没有的时候,我还领着父母去北京旅游,领着二老游故宫、爬长城,乐得老爸老妈笑开了花。
调到沈阳工作之前,每年,我都要带妻儿到远处旅游一到两次。至于哈尔滨周边的景致,我们更是有空就去,几乎玩遍了附近的每一个可以称得上景点的地方。
2007年底调到沈阳之后,机关大了,级别高了,工作上闹心烦心的事情也多了。加之家庭生活和个人感情上的一些小纠小结,举家出游一度中断,老婆和儿子为此进行严重抗议。
直到今年,一切才慢慢步入正轨,一切才慢慢回到从前。
一直以为,举家出游的好处,不只是多了个游伴,还能很好的增进彼此感情,很好的促进家庭和睦。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的心胸总会变得开阔一些,平时生活中那些磕磕绊绊,很容易在亲近自然、亲近家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方面,月影幽幽显然做得很好,某些细节写得也很到位。
一次旅游,两对父女;一个苹果,一张烙饼;一次陪伴,一次长谈…这该是多么温馨温情的生活场景嗬。
天高云淡 2011年11月7日04:52于沈阳某医院软伤三科209病房27病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