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龙城七月
查看: 256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城七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5-4 22: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胡子麻渣小光头 于 2012-5-4 23:07 编辑

这个小鸟帖,本来是应该合到那个集合里的,奈何比较长,而且光头以为可以继续的东东还比较多,假如看官和异议以及指教比较多的话,偶将继续废话此话题。所以单独列出来。



袁绍复说何进曰:“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但坐言语漏泄;五营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窦氏反用之,自取祸灭。今将军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以垂名后世,不可失也!”进乃白太后,请尽罢中常侍以下,以三署郎补其处。太后不听,曰:“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且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共对事乎!”进难违太后意,且欲诛其放纵者。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纳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而太后母舞阳君及何苗数受诸宦官赂遣,知进欲诛之。数白太后为其障蔽;又言:“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太后疑以为然。进新贵,素敬惮中官,虽外慕大名而内不能断,故事久不决。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主簿广陵陈琳谏曰:“谚称‘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要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耳!”进不听。典军校尉曹操闻而笑曰:“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


这个故事其实是大家都熟悉的。


目的:太监专权,大将军欲夺权。
背景:太监专权已经很久,势力根深蒂固,前朝窦武夺权失败过一次。
      袁绍曹操并列太子党,京城军事主官之一,年轻人。
      太后不听大将军,不决。

手段;袁绍主张,以国防部名义调野战部队进京,军管,完成大清洗。
      陈琳主张,调野战部队很麻烦时间很长参与者很多,事情一定不机密,速度是关键,召小部队奇袭,控制局面,就可以完成清洗行动。
      曹操主张,走司法程序,诛元恶,只打击极少部分首恶分子。


结果:何进采纳袁绍,失败。大将军被杀。董卓进京,乱。


何进袁绍为什么会采取调外兵的策略?怕,是主要的因素。因为窦武陈藩刚刚失败过一次。以窦武的声望地位,有太傅陈蕃支持,还有名满天下的李膺﹑杜密为党,这些人无论从资历、声望、美誉度、政治斗争手腕,都远远超过陈琳袁绍曹操等人。而且清流士气大炽,社会舆论也对窦武十分有利。更主要的是窦武还直接管理北军五校(京城卫戍部队)。但是占据了这么多有利因素,窦武还是失败了。


所以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出身卑微的何进对这种夺权的不自信,出身世宦的袁绍也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何进欲首先控制禁军,但是何太后没有同意。这种状态下,何进处在大将军这个位置,又无实际京城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调外兵进京,实行军管,是个完全顺手的选择。


至于控制问题,国防部长直管野战部队,调动起来名正言顺。把董卓用完了,给封个什么三公一类的大官,实际军权给他下了,也基本翻不了大天。何况传檄四方,来的野战部队各个军区都有,西路军只是其中之一,玩玩平衡就很OK了。事成后,各路大军给银子打发回家,老董小孙什么的都按功劳升官,留在宫里养老,地方实力派也给偶消停了。


这个计策好不好?偶觉得还是好的,若老何在,估计老董到真不能翻天。不过劣势也很明显,不简练,活动链过多,周期长,结果还没等到董卓们进城,何大将军没保住。所以,曹操说: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预测还是准确的,但他的方案又怎么样呢?


年青的曹操有想法有干劲,但以政治家的标准看还相当稚嫩,木有谁一开始都是老奸巨滑的大枭雄的。政治家都是从幼稚来的,都是在阴险恶毒的环境下磨砺成长起来的。前期为了老父的意外事故,可以不顾一切要屠城,到后来,杀自己儿子的仇人也可以是座上宾;从京城跑路的张皇失措,到官渡弱势对抗袁绍时的沉稳;从四处掠夺,到屯田;从地方割据,到奉迎天子;从夏侯姓,到四方豪杰无不至......这是有过程的。


曹操的以司法程序诛元恶方案,实际上压根木有可操作性。谁去捉?怎么捉?元恶怎么界定?捉来怎么办?OK,曹操你带几个警察去中 南 海?警卫会让你进门?禁军拦住你怎么办?出示逮捕证?逮捕证谁发的?国防部?高检?高法?切,俺们这只认公公的手令。


你丫带着警察还拿刀进最高权力机关干嘛?显然不是上/访,谋反的吧?企图威胁咱们英明伟大光荣的皇上的吧?来人,下他的枪。小衙役和卫戍部队压根不是一档次,好不?


OK,你进去了,元恶只是禁军首领?还是太后身边亲信的?还是有权的?还是一切木把的都算?好吧,你上铐子了,抓了,太后皇上出来,喊你放了,你怎么办?嚷嚷:奉大将军令,不听皇上的?除非,禁军在玩一种叫做偶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话不能动的游戏。


OK,你丫中彩票了,抓了元恶,号称其余不问,谁来审?关在哪?有说情的怎么办?担心要被牵连的大官们怎么办?盘根错节几十年,满朝文武都有牵连的事,你自己还是曹公公的后代呢,嚷嚷:奉大将军令,一切人情不卵?皇上要出面主持审判,你怎么办?太监余党要闹事怎么办?


按青年曹操的做法,最大可能是,执行途中,遇到障碍,曹操回去找大将军,大将军看事机不顺,算了,这事暂缓,借小哥脑袋一用,交给公公们:曹小蛮童鞋做的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俺老何是不知道的哦,咱哥儿几个谁跟谁呀?来来来,小翠,上小/姐,哦不好意思,上酸菜,偶要和公公们喝酒。

  
真正最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待后面详细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5-4 22: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子麻渣小光头 于 2012-5-4 22:49 编辑

权利斗争不是请客吃饭,来不得半点客套。陈琳主张打包来次突袭性质的军事行动,一次性把公公的势力都给平了。表面上看,非常具备打的准,狠,快,密。只要军事行动上出手果断,行动周密,打击精确,政治上做好安抚,成功率应该比较高。实际上来说,那操作难度也还是高的。


这个难度不是在执行,而是在决心。


事前机密,内应潜伏,夜半突袭,一两个时辰内就定大局,别说杀一群太监了,这样杀皇帝的都不少,成功的例子也很多。西园八校尉,是禁军的中层统领,列名其上的有袁绍曹操淳于琼等,埋伏下内应,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小菜一碟。何况虎贲中郎将袁术也是殿同虎贲的禁军将官之一。


后来大将军被搞掉,虎贲中郎将袁术就与何进的部曲将吴匡、张璋合力破宫。由此可推论,袁术在禁军里是有死士的,是有控制力的。渗点沙子做内应肯定靠谱。


那么,为什么还是说有难处?因为这种军事突袭的斩首行动对决策者的决心要求是很高的。处在何进的角度考虑,西园八校尉由小黄门蹇硕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皇帝。中平六年四月,宦官郭胜接掌了蹇硕的兵权,从理论上,这部分兵权依然是太监的。袁绍曹操等虽然依附于己,他们在军队的号召力究竟如何,不到关键时刻是看不出来的。


京城数万禁军,羽林五营又究竟有多少人愿意站在自己这边,这个是木有底的。又不能事先做个调查,何况即使调查,那也是不靠谱的。陈琳所谓的“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切,总屁的个皇威,太后妹妹都不听自己的,那还叫总皇威?


自己要是夜半发端,对方出圣旨诏书怎么办?对方胁迫太后皇上怎么办?只要对手坚持一小段时间,禁军一定有应急反应的,窦武的北军五校就是这么失败的,太监出诏书,诬为谋反,手下全部就站到了太监那边。真要总皇威,一道红头文件就OK了,还用得着玩夜半鸡叫的么?


握兵要,握你个妹啊,那些兵是散在四方的,关键时刻,是身边的兵兵要多。螯拜那厮就随时叫嚣:偶手握天下兵马,麾下何止百万。小宝GG说:你随身带着的么?这,才是关键。木有枪杆子就木话语权,有了枪杆子不顺手,还不如不有,人家会觉得你危险,你要用的时候又拿不着。陈琳主簿,书生意见。


娘希匹的,龙骧虎步,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这可是掉脑袋的赌局啊,买大还是买小?这是个问题,难难难!


何大将军站在作战室,望着红色保密机发呆,这也不行,那也不成,怎么办?点上熊猫烟:警卫,速召小光头进京。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5-4 22: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子麻渣小光头 于 2012-5-4 23:10 编辑

光头抵达时分,大将军正与MM洗.脚,光头不悦,长揖不拜,曰:“聚亡命徒、合不义兵诛无道公公,不宜倨见长者!”于是大将军辍洗,起,摄衣,延光头上坐,谢之:小/姐,红烧肉,银子,印,君好何物?光头曰:“京城洛阳一环内房产证,足矣。”


~~~~~~~~~~~嘿嘿,小小的意淫下下..






政变就是杀人,有职业杀手也有冲动型犯罪,只要计划得当,谋定而动,潘金莲搞定武松也不见得多难,反之,大个儿汉子被小屁孩捅大腿那也是常态。


大将军首先应该考虑和分析下有不有杀了公公的必要性。不要人家小袁小曹这样野心不可测量的人一咋呼,就以为自己真成了带头大哥。自己神马位置?大将军耶,大将军这个职务是个什么意思哩?


那个时候的大将军,理论上说,约等于朝廷2号人物。这样的人物是不应该被别人的意见所轻易左右的,所谓尊彝重器。偶在哪?偶应该干什么?偶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偶依靠谁?偶可以指挥谁?帝国在偶的领.导下,红旗究竟要怎么打?偶和大BOSS皇上的位置究竟应该怎么摆?谁是偶的敌人?谁是偶的朋友?...这些才是主要的应该考虑的思路。


其实大将军是新贵,根基并不稳固。说政治暴发户一点都不为过,这种突然提拔,而不是靠一枪一刀拼上来的,对权谋术数,可以说能力和大草包也差不太多。何况他本来就是靠公公们引路而得势的,立足未稳,就急吼吼的想尽诛公公,把盟友逼为敌人,先不说智略问题,仅道义上说,也有那么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味道。所以弟弟何苗,妹妹何太后,后母舞阳君,全家人都反对他。


好吧,权利本来就是无比肮脏,当然充满计算与背叛,这到也木啥说的。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既然当了大将军,与公公争权是必然的。而小皇帝越长大越亲近公公,越到后来对何进越不利。自身能力又很低,加上出身卑下,世族,士大夫也不见得是真心依附,天长日久,被掺沙子挖墙脚的绝对是他而不是公公们。


再说,只要争权,每次进宫都是把脑袋提在裤腰上耍,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情何以堪啊。


从这个角度上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完全支持大将军决策。


问题是,究竟何时先发?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么?必须刀兵相见了么?公公内部铁板一块?有不有不赞成的?有不有右/倾机会主义者?投降主义者?有不有和/平演变的可能?拉拢一批打击一批,逐步瓦解,一点点蚕食有不有可能?除了速战速决,持久战是不是也要考虑下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5-4 22:54 |只看该作者
假如,前面的问题,大将军一律回答是:NO。那么偶会说:欧耶,那偶们可以考虑动手了。


事实上,是怎么回事情呢?几个月前,公公蹇硕妄想一人独大,直接与大将军冲突。这个时候,公公社团的意思是:平衡,只有平衡才能共享。于是蹇硕就象龙城岁月里的大D哥一样被牺牲掉了。


由此可以看出,公公社团对于大将军是有过妥协的。既然有妥协,说明对方战斗意志并不强烈,这个时候,忽悠的效果绝对比直接亮剑效果要好。


何况,在后来,听说西路军已经出发的时候,公公社团还派人“诣进谢罪,唯所措置。”充分证明,这个社团也就是要富贵而已,并无非得火拼的战斗意志。当然这是后话,大将军当时是无法判断出这点的。只能根据前几个月的大D哥蹇硕事件做些权衡。


好吧,大将军非要一意孤行,就是要干架,就是要大权独霸,这到也无可厚非。处在权力颠峰的人,总是会有杀机的。所谓胸怀利器,杀心必起,何况还是在劳资卧榻之侧的猛虎,不杀睡不着觉。


那么究竟要怎么杀虎?偶前面说过,计划得当,谋定而动,潘金莲搞定武松也不见得多难。潘金莲如果想搞定武松,会不会在家里贴上誓杀打虎英雄,打倒武松反革.命这样的标语?肯定不会!但是咱们的大将军会,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洛阳,全城人都知道西凉兵要进京了。公公社团会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阅兵表演?


了解对手,欺骗对手,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在关键的时候出大王,任何会打牌的都知道的吧?所以,袁绍的主张,以国防部名义调野战部队进京,军管,完成大清洗。客观上说,等于公开亮剑。相当于打牌时咋呼,劳资四个弹两个王。这到也关系不大,反正公公不领外军,野战部队不会听公公的,问题是,自己还在公公的地盘上混着也。


非要按小袁说的办,应该是发出诏兵文件后,将小袁小曹等安在京城内应,自己以巡查国防什么的名义,跑到城外住着,隔绝京城向外的信息传输渠道。反正他们又木手机又无法上网,中/央发出的声音,只让野战部队听到一个。那就是大将军就是中/央。


兵临城下,什么老董老丁老桥老鲍等聚齐了再说下一步。为什么要聚齐,一是兵力要充足些,二是好玩平衡,互相制约。单独依靠老董,老董的立场就不大好把握,焉知这小子不会把偶大将军绑了送给公公们做见面礼物?


压力之下,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公公社团自然会分崩裂析,劳资还发出号召,只拿首恶,其余有功者赏。羽林.西园.北军自然会有人绑出些公公来,听话的禁军继续控制局势,不听话的调出城去和野战部队互相监视着。老董老丁老桥老鲍等,把部队给劳资放在城外,头头全部随俺进宫面圣封官。


进了城,第一道命令当然是戒严。任谁不许乱说乱动,出城门必须大将军亲笔签名。“老董老丁老桥老鲍哥几个,你们看,现在乱糟糟的,大家先把国家管起来嘛,老董你管农业,老丁你管经济,老桥你管宣传,老鲍你管建设。只是暂时的,等老夫将局面稳定了,大家都是立大功的,自然要封赏。”


“小曹呢?啊,这个,这个京城你比较熟悉,治安就是你咯。城内部队暂时全部由你掌握。”眨眼,往城门方向示意。小曹会,点头。


“小袁在不?唔,带上飞虎队,寸步不离老夫左右。”“喳!”袁绍立正稍息无二话。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4 22:56 |只看该作者
这是顺利的一面,不顺利的话,前脚出城,后脚小袁小曹都被喀嚓了,羽林.西园.北军几万人追出来捉拿反革.命通缉犯。
号称捉住大将军何的,赏银子若干,小/姐若干,一环内房子若干,匈奴国护照若干...

大将军如丧家犬一样东奔西走,各路地方实力声称与中.央保持一致,拒绝接纳,甚至还加入捉拿队伍。死定无翻盘机会,那也是十分可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4 22: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子麻渣小光头 于 2012-5-4 23:00 编辑

好吧,目前来说,收拾公公是必须的,木有商量余地的,那么按小袁主张又挺麻烦,那究竟要怎么做?


这是,如果偶是大将军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先看看收益,除掉公公们,个人威望上升到极限,党政军权集于一身,剑履上殿分分钟的事情。关键是通过这样一次清洗,谁死心支持咱老何,谁在打酱油,谁是墙头草,这些肯定可以看得门清。


如果死心支持咱的很多,通过这样一次实践行动,客观上也锻炼了干部队伍,提高了大家的应急能力和军事素养,以后问鼎时禅让时清洗政敌时,大家都熟门熟路了,一个眼色的事情。


此举除了割掉心腹之患,对地方实力派也是一次检阅和敲打。中央是有力的,是有决心和行动能力的,路线站队中犯了错误的童鞋自己喝药算了,节约型建设的嘛,不要再麻烦中央的军事干部了。


风险,小曹那个干不下去,无操作可言;小袁的方案周期太长,风险巨大;小陈的方案好是好,但是自己力量太薄弱,在京城对决难有必胜成算,决心不好下......


光头主张:忽悠。


反正还木撕破脸,单方面的打算而已,对手是不知道的。什么寇河内,烧孟津就别玩了,那是虚张声势,打草惊蛇而已。既然试探了太后,掌禁军不可能了,就准备点礼物,让太后牵线,去结交下公公们。


反正前面大家都很熟,不就是要禁军的权木要到的个嘛,对太监们来说,这当然是个威胁信号,但也木实际损失,西园部队理论上还在公公们的手中。打几个哈哈,理由:本意其实是想把禁军编入整个国防部队,木考虑到这会影响皇宫的安全,俺是个老粗,这些考虑不周,给公公们添堵了,该罚该罚~~~!都是大D那小王八蛋闹的,其实咱哥儿几个谁跟谁呀。


公公社团基本不得相信,但也会顾虑老何的地位和实力,既然人家笑脸来,当然也得和平鸽去。太后妹妹虽然不赞成何将军搞公公,但也不会赞成公公社团灭将军的。平衡,几只力量之间能平衡最好。


OK,短暂的和平气氛下,磨刀,事实上,公公社团的王牌是什么?皇上。禁军虽然由公公领导,但事实上,皇上太后才是这只力量的根本。公公社团的招数其实并不多的,这个偶们以后再议,还是从何大将军的角度来说这个刀要如何磨。


表面上,要纵情声色,和小袁小曹们天天玩小/姐,泡女明星,作出胸无大志的模样出来。这其实也很可信,出身卑贱么,看到漂亮妹子还不腿软到留连忘返,也不完全指望公公社团相信,至少让他们以为形势并不紧张。


实际上,备战备荒为人民。外军还是要调,但是不能高调,鬼子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召卓使将兵诣京师。何进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皆泰山人,进使还乡里募兵;并召东邵太守桥瑁屯成皋,使武猛都尉丁原将数千人寇河内,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这么个搞法当然要不得。


召卓使将兵诣京师,将兵诣京师闹毛啊?得玩文字游戏,将兵过京师。指一处黄巾叛乱地方,诏卓平叛,行军路线刚好和京师擦过即可,甚至不需要擦过,保证一日可至就可。本来就是个备份系统,木必要那么张扬。


丁原已经可以火照城中了,说明很近嘛,悄悄地找个地儿潜伏下来,难度系数并不高。如果保密工作确实难做的话,干脆驻扎下来,对外就说训练,一切走正规程序,相信也不大难,引起警惕的概率也不会十分高。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4 23: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子麻渣小光头 于 2012-5-4 23:03 编辑

外兵调遣安排后,接着怎么办呢?调外兵其实只是下棋时的伏着,看事情推演状况再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棋子。具体说来,有几种选择方式可做。


偶前面说过,一旦大谋发端,群伏响应,很多事情就很容易变成不可控的状态,因此出城是必须的,君子不立危墙的嘛。这个出城,不能简单地跑出去,你是一个2号人物也,木有充分的把握和准备,木有充足的理由,是不大能出去的。什么事情都得有个程序的不是,比如林总办给总.理办电话:2号要动动。总.理马上问:空中动还是地上动?答:空中。总.理就开始思考了,概,这两者是有实质区别的,山海关考虑戒备...处在斗争前沿,其实动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为大将军计,此动理由可以天子围猎名义。也就是军事演习,此招理由堂皇得很,地方实力尾大不掉,四方动荡不安,天子演武以示威。并且劳资还不得自己提出来,让小袁小曹他们找那些耍得好的文官们去嚷嚷,相信公公社团在被忽悠的表象下,不大能察觉。即使有所顾虑,他们也拿不出什么正大的理由。


于是,大将军带着小皇上跑出来,舅舅带着侄子去玩玩农家乐,西园北军什么的紧张个屁,实在不放心,和劳资一起出去也可以。出得城来,那还不是天高任鸟飞了?西园军平时看看门城管城管还凑合,和丁原老董他们久经战斗洗礼的野战部队应该不在一个层次的好不。何况北军劳资肯定也是带着的啦,更何况,小侄子和劳资在一起的啦。


也可能公公社团找出千般理由,不让动天子,甚至西园把城门也看得紧,连大将军动动也艰难得很,这,怎么办?杀出去是个选择,控制城门,让丁原他们杀进来也可以。事实上,这一步,应该不会走的这么急切。大家都木撕破脸的么,公公社团要真是出此招,那就等于公开宣战。而查考他们后来的招数,实际上,城门并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若文官上表要动天子,公公社团不让,立控城门,北军羽林戒严,警卫大将军府,飞招老丁,轻骑急进,老董压后,大局死定。不过这个风险比较大。城门控制不住是可能的,大将军府守不住也是可能的,老丁来得太慢也是可能的,北军不全部站大将军这边也是可能的,西园立即进攻也是可能的,公公社团出诏书诬大将军谋反,反过来戒严也是可能的...巷战,变数太多。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4 23:05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手上的好牌太多,有时候反而不知道怎么出张,反过来说,居于劣势的一方,往往会有反败为胜的机遇,因为敢赌。


以大将军事实论,确实,他的可选择项太多了,但是,这是偶们以事后的眼光来看的,若处当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看得比大将军要透彻。不过,看的故事多了后,推演一些可能还是也合乎逻辑和常识的。


龙城的七月,本来是高段位的政治搏杀,却在事实中演进成一场低质量的闹剧,不得不让人时生世胄虚弱之叹。外兵低调潜进,自己韬光养晦,分化对手,亲信掌握机要部门,隔绝内外交通,禁宫内应暗藏,朝堂文官呼应,民间特务四探,加强个人警卫,一旦时机成熟,迅雷一鼓而擒,这些都是通常的招数,然而,很可惜这些措施见不到半点。



偶们来看公公们是怎么做的,首先是试探,去大将军府上“谢罪”,看有不有和平的可能。大将军怎么做的?斥责:“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日,这是多好的麻痹对手的机会啊,若光头磨刀,此时一定温言相慰,把窖里珍藏的老酒都可以拿出来请客。呵斥不说,还捕按中官亲属,走在路上的董卓也上书要清君侧、诛张让。妈的,诛就诛,你嚷嚷个什么劲儿?西园都木搞定,捕家属来当人质?本末颠倒啊,又焉得不败。


公公们试探完毕,明白了,此敌我矛盾,不是阶级的内部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战斗是唯一的出路。摆在公公面前两条路,一是公开死掐,以西园打羽林,占据京城。问题是公公们搞阴谋算得好手,其阴险和光头有得一拼,打仗?和光头差不多,都是门外汉,何况木把,想来打仗的体力和激情都不大足;二是,暗杀,这比较靠谱,老妖怪们对于擒贼擒王是比较认识的,暗杀这些猥琐套路那也是耍得熟悉的。搞定京城反革命,对外发出革命通电,走在路上的老董们,敢公开围攻京城里的皇上大BOSS?大将军都翘了,小袁小曹这些小KISS,还不树倒猢狲散?那才真是一狱吏足矣。


此公公们的判断。


他们如何安排的?演戏,哭,苦肉,博同情,请太后主持公道。太后喊哥哥来调停,路上搞定。速立挟太后,下诏“以故太尉樊陆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这两个职位就是京城的卫戍司令的位置。快、准、狠,干净利落,一旦真正实施得当,大将军的势力土崩瓦解也。


不过,他们一是木能动员自己的西园部队,二是矫诏时,中黄门以进头掷与尚书,导致泄秘,于是局势失控。


看曹丕登位,看玄武门,看烛影斧声,看崇祯搞九千岁,看除四人帮,这些精彩的成功案例太多了,这个七月,段位确实忒低了点,双方的大腕都是。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5-7 09:42 |只看该作者
这货,把三国熟读成了九九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5-7 09:27 |只看该作者
看来,读通三国,才是真正的走遍天下都不怕!{:soso_e120:}
可惜,俺知之甚少。{:soso_e11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