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伍子胥的炮灰们 伍子胥只有家仇,并无国恨。之所以声称负家仇国恨于一身,是恨恨及屋。楚平王熊居霸占了儿子建的媳妇,是费无忌推波助澜。等大胖小子出世后,费无忌忽然灵光一现,老熊居没几年活头了,太子建会顺理成章登基,到时哪有好果子给他?这夺妻之恨也不共戴天呀!为此必须趁着熊居短心眼的功夫,借刀杀了太子建。于是连带上了太子建的随臣伍奢,太子建跑了,伍奢和伍尚没跑,被斩杀,伍子胥却一心逃,楚平王和费无忌就一路追杀。幸亏伍子胥在昭关前一夜白头,混出了国界,辗转来到吴国寻求帮助,以期复仇。 话说伍子胥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两个救命恩人,一个是渔夫,在小船上摇摇晃晃甩开了后边的追兵。伍子胥想现场报答救命之恩,就解下腰间价值百金的佩剑,渔夫摇摇头不受,说,把你送交能得五万石粮食,我都不动心,更何况百金的宝剑?你赶快逃吧。伍子胥走不多远,回回头对渔夫说,你可千万咬紧牙关啊,别给楚兵指引我逃去的方向。渔夫啥也没说,扑通就自投湖水了,活人你不信任是活着受辱,死了就不开口了,你伍子胥该放心了,这是为伍子胥死掉的第一个吴国人;第二个是浣纱女,相对于一饭之恩的漂母。跑着跑着伍子胥的肚子饿了,恰好浣纱女带着干粮,遂施舍了。却由于受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束缚,只好自沉于水以示清白!第三个就是专诸了,伍子胥结纳公子光也就是后来吴王阖闾,当时公子光不服吴王僚的横插一杠子,凭啥姬僚做一把啊?按照顺序该是公子光的。所以公子光一心想取而代之。于是伍子胥想到了专诸,早就把感情培养好了,刚刚滴。去刺杀吧,你的老小由我伍子胥代为赡养。因此吴王僚鲜鱼还没吃几口,就死在锋利的鱼肠剑下,专诸也被卫士剁成鱼浆了。可当吴王僚的鲜血流尽后,阖闾和伍子胥才发信坏事了,吴王僚还有一个勇猛无比的儿子庆忌呢。庆忌不除,吴难未几。于是乎第四个人名在伍子胥的名册上出现了,就是瘦小枯干的要离。要离自残一臂,造成刺杀阖闾的假象,而后阖闾用火焚烧死要离的妻子,一说还有孩子,只是不知几个,但知间接有了第五个炮灰先要离而死。这是很悲惨的苦肉计。要离取得了庆忌的信任而乘机刺死,随后也自刎了。阖闾这才安心做吴国的天下,帮助伍子胥讨伐故国楚。 大概伍子胥见的血还不多,或者是对于鲜血几近冷漠,连情投意合的铁哥们的死都不带眨眼的,再死几个或一些也无妨。为啥?为报仇不惜一切代价。处心积虑的为报仇,伍子胥已经不择手段了。也是,一个人孤单,又不像来无踪去无影的剑客,可以趁着月高风黑夜,摸进楚宫要了楚平王的脑袋,也可秋风扫落叶样让费无忌的脑袋搬家!可惜伍子胥没有这能耐,只能开动脑筋借助外力更多的外力来达成他的报复。死几个人只是开端,更多的炮灰将会在他伍子胥手心里滑落。 终于攻进了楚国都,却发现仇人熊居早已长眠黄土了,不能手刃,那怎么排泄胸中怒火?熊居,你以为一死了事啊?躲到黄土下就拿你没办法了啊?我不会把你挖出来鞭尸啊?抽你三百鞭,把你变成一堆烂肉!更为极端的是,宫里的那些女人成了殃及池鱼,被阖闾、伍子胥等王臣骑在胯下,给死去的熊居以及楚昭王带了一顶顶的绿帽子。由此可见为了复仇,已扭曲了伍子胥的心性。不知伍子胥在报仇雪恨时,是否想到了吴楚两国交战时,又有多少不知名的炮灰战死沙场呢? 这些炮灰白白死掉了,用一具具白骨成就了伍子胥的一将功成。伍子胥清醒过后,兑现当年的承诺,渔夫的儿子当了官,有一饭之恩的浣纱女也在水中收到了千金,专诸的儿子也当官了,一家人吃喝不愁,只是最凄惨的是要离一家人都不在,伍子胥在阳间是无法报恩了。 日后伍子胥越来越像一个絮絮叨叨的老娘们,在越国这条阴沟里翻了船。亲手推荐的伯嚭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撺掇夫差用一把剑赐自杀。只是伍子胥阴间见了众多有名无名的炮灰们会不会无言以对?又或者会不会憋屈得一头白发变回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