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般若山人 于 2012-6-17 11:24 编辑
晚秋的东营,芦花银光闪烁,无边的芦苇荡,像肃立的百万大军,又像百万礼仪士兵列队站在黄河入海口风景区的主道两旁,迎接着远方的客人,那处处可见的采油树向客人点头鞠躬,以展示东营人礼仪风采和雄浑大度,2011年10月23日,淄博市文学与语言研究会黄河入海口采风团一行来到这里,观赏九曲黄河一泻千里的黄河水与浩瀚海洋胜利会师伟大奇观,以无比崇敬的心情参拜用无比巨大的能量和艰辛孕育了我们华夏之邦,承载了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经过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九省,经过了高山,漫过了高原,穿越了草地,流经了平川,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入海口”,据资料记载,黄河三角洲形成时间百余年,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徒,由原来流入黄海改道流入渤海,黄河在渤海与大海胜利会师,将中华民族的精髓融入到浩瀚的汪洋大海中,永不干涸,紧紧与世界相连。
在黄河入海口原生态的鸟岛上,可能是晚秋的缘故,我几乎没有看到鸟儿的身影,但小桥、流水和鱼儿让我有了无尽的开心,无限的快乐。在鸟岛沿着曲径的桥路,我们一行在芦花飞雪的美景下欣赏着那宽阔的水域,心中顿然平坦起来,在芦苇荡的王国里,虽然没有看到鸟儿,但感受到她的伟大和自豪,她必将是鸟类的天堂。
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水在芦苇中,芦苇在水中,在这“沧海桑田”中,一团团,一簇簇,让我们看到了成片成片望不到边际的原生柳林,旺长于黄河故道,成为黄河入海口一道万亩景观,也为秋日泛黄的湿地点缀了许多生命绿意和黄河奔流不息的生命源泉,这些野柳,又称怪柳和“木中之圣”,他们随黄河故道而来,又按天意在黄河故道扎根、发芽、生长、老去。据说,她一年开三次花,花期可达半年之久,因此,人们又称她为“三春柳”;她性情耿直、坚毅,是母亲河赐予黄河入海口的神奇造化。
暮秋时节,黄河入海口原生态湿地,翘首极目,三十万亩的芦苇白絮像飞雪飘逸在天地之间,踏着轻松的湿地,来到赤碱蓬织成的红地毯面前,一睹她的芳容时,我才发现这些红地毯是由簇簇野生“黄须菜”集聚而成的;我佩服她的生存能力,在这荒滩碱地,有了你就有了奔流不息的血液和黄河,有了你就有了中国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八大姐”、许世友、杨国庆等曾在你的躯体上战斗过,你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和不朽的功勋。
湿地、泥滩和苇丛,构成了螃蟹的乐园,成了螃蟹的天然王国。走进湿地,,一望无际如天上繁星似密布着螃蟹洞穴,他们体格不大、小巧、机灵,听到声音夺命而逃,遁入洞穴,有了你,引来了飞鸟,引来了游人,让游人体验到赶海的乐趣和甜蜜。
黄河,你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绕过九曲十八弯,走过九个省城,来到了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在这里你将带着中华民族的澎湃激昂和豪情壮志,化作一条黄色的巨龙一头扎进蔚蓝的大海,大海以宽阔的胸脯接纳了这条黄色巨龙,黄蓝交汇的时刻,铺展出一幅天下奇观。在这里泾渭分明,一边是泛着黄色的河水,一边是湛蓝清澈的海水,我站在苍龙栖息的湿地,领略中华民族文明带来的灿烂辉煌,聆听黄河发出缕缕对远古的乐章,解读着黄河的神韵、灵魂和大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