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无心插柳】夜读《庄子徐无鬼》三
查看: 666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心插柳】夜读《庄子徐无鬼》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7-13 23: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时间不早了,该读书了。
我喜欢夜读。一是安静,不仅没人打扰,而且想干点别的也干不了,只能读书。二是思路清晰。

人的情绪,白天跟晚上不一样,有句俗话:夜晚画出千条路,白天挑挑卖豆腐。

白天面对现实,晚上守望梦想。

书归正传,继续解读《庄子徐无鬼》中的一段故事。

管仲有病,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管仲曰:“公谁欲与?”公曰:“鲍叔牙。”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公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7-13 23:29 |只看该作者
然后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7-13 23:36 |只看该作者
以现在人的是非观,这管仲真不够哥们意思,鲍叔牙对他有天高地厚之恩,有好事还不不让鲍叔牙干。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7-14 00: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7-14 02:56 编辑

先作注释,助读。

管仲有病,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1】,可不讳云,至于大病【2】,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3】”管仲曰:“公谁欲与【4】?”公曰:“鲍叔牙。”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5】;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6】,下且逆乎民【7】。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8】”公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9】,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10】。勿已,则隰朋可。”

【1】        仲父之病病矣。仲父:仅次于父亲的人。这是齐桓公对管仲的尊称,古人对德高望重的师长称“仲父,亚父”。古人小病曰疾,大病曰病。第二个病是形容词,这句话说:仲父的病很重了。
【2】        可不讳云,至于大病。讳:忌讳。云:言,说。大病:病危。这句话说:可以不忌讳的说,一旦到了病危的时候。
【3】        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恶:读wu,一声,同“乌”,何,谁。属:同“嘱”,托付。
这句话是古汉语中疑问句的一种类型: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时候,宾语前置。按现代汉语的表述顺序,是“寡人属国乎恶而可?”这句意思说:那么寡人(把)管理国家的大事交托给谁才行呢?”
【4】        公谁欲与?这就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时的宾语前置。即“公欲与谁
【5】        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不己若:不若己,不如自己。这也是古汉语语法中的一个句式,是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的时候,宾语前置。比,亲近,交好。有些人喜欢用文言写文章,殊不知,不通古汉语语法,未免贻笑大方。
这句话说:他(鲍叔牙)对不如他的人不愿意接近。意指鲍叔牙过于清高,看不起人。
【6】        上且钩乎君:且,将要;钩:古代一种画圆的工具,意指用规矩约束。这句话说:对上将要用规矩约束君王。
【7】        下且逆乎民:逆,违逆,这句话说:对下将要违逆民意。
【8】        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得罪于君:从君王那里获罪,弗:不。这句说:(如果让鲍叔牙做了相国),他用不了多久就会从君王那里获罪。
【9】        上忘而下畔:畔:
【10】        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他对于国事一定不会事事听闻,他对于家庭也一定不事事看顾,庄子在这里表达“无为而治”的思想。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14 02: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7-14 04:49 编辑
雪梦 发表于 2012-7-13 23:29
然后呢?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咳咳!先清清嗓子。

话说这春秋时期,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成就了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正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管仲突然病了,而且病的不轻,看着够呛。

齐桓公就去管仲的病房研究工作,齐桓公说:干爹挖,你这病可不轻挖,咱爷俩说点实在地,你老要是这一病不起,我把这管理国家的大事交给谁呢?
管仲说你打算交给谁?
齐桓公说:你铁哥们鲍叔牙行不?
管仲说不行。为什么不行呢?
不错,鲍叔牙是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这种人适合做道德楷模,却不适合治理国家。
丫太耿直太清高,看别人全是缺点,不如他的人他看不上,不能团结同志,特别是犯过错误的同志,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丫除了我,一个朋友也木有。

他眼睛里不揉沙子,对上他会约束你的行为,你喝个小酒,不行,泡个小妞,不行,打个小牌,不行,吹个小牛,不行,,,,,,对下他会明察秋毫,谁偷个懒,不行,耍个滑,不行,谋个私,不行,飞个眼,不行。。。。。。
这谁能受得了挖?他要真接了我这分工作,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烦他,老百姓也会恨他,上上下下都恨不得宰了他。
古人云:佼佼者易污,遥遥者易折。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装X犯,迟早要完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14 03: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7-14 03:30 编辑

补注两个词
【勿已】勿通“无”,无己:不得已,但不得已仍然是文言,已:太,过于。
不得已,不是最好的选择,将就材料,不能太苛求。
【 隰朋】 隰,读xi二声, 隰朋,人名,春秋时齐国大夫。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14 05: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7-13 23:36
以现在人的是非观,这管仲真不够哥们意思,鲍叔牙对他有天高地厚之恩,有好事还不不让鲍叔牙干。

未必啊,小冷,高处不胜寒,鲍叔牙的个性要是真的当了相国,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我就想过自己,我要是不小心当了官,估计早进监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14 10:05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7-14 05:22
未必啊,小冷,高处不胜寒,鲍叔牙的个性要是真的当了相国,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我就想过自己,我要是 ...

没当官都消失37天,如果当官就得是3700天++。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7-14 10:22 |只看该作者
好,请继续。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7-14 11:47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7-13 23:36
以现在人的是非观,这管仲真不够哥们意思,鲍叔牙对他有天高地厚之恩,有好事还不不让鲍叔牙干。

管鲍之交令人羡慕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7-14 14:26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7-14 02:52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咳咳!先清清嗓子。

哈哈,四哥解读得真有趣{:soso_e12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7-14 17: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7-14 18:07 编辑
耍帅 发表于 2012-7-14 10:22
好,请继续。


谁的小马甲,这么好看。

昨晚用手机写了,一发表,没有信号。唉。

继续。

齐桓公说:你跟鲍叔牙是知己,你说不行就不行吧,可是谁行呢?
管仲说:没有太理想的人选,如果不得已,那就隰朋吧。

介个小朋同志吧,为人比较成熟老练,领导犯点啥小错误,他假装记不住,群众有点啥小毛病,他假装没看见,这叫大智若愚。丫能跟上下处理好关系,跟群众打成一片。

这做人吧,用道德感化人的,叫做“圣人”,达则兼济天下的,叫做“贤人”,以贤人的身份摆架子的,没有得人心的,而以贤人的身份礼贤下士的,没有不得人心的。小朋同志于国于家,该明白的明白,不该明白的就不明白。这叫难得糊涂挖,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就TM 更难。如果不太苛求,那就隰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7-14 17: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7-14 18:17 编辑

关于管仲,鲍叔牙及齐桓公这三个人物及关系,参见冷笑的帖子:《管鲍之交》
http://www.bdlxbbs.com/forum.php ... 4534&extra=page%3D1

我就不另写了,万一写的比冷笑写的好,回头丫给我小鞋穿怎么办。

只补充一点:管仲鲍叔牙之交,并非私交,而是完全处于公心。古往今来,结党营私者,私交甚笃者,数不胜数,而如管鲍之交者,凤毛麟角。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7-14 18: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7-14 18:13 编辑

这段文字,我有两处翻译不出来。

一是“上忘而下畔“,对照前文,“上忘”好理解一点,“下畔”的畔不知何解,参考其他译文,都笼统的解释为:对上不显示自己的能耐,对下不去区别贵贱。
而这是意译,没有解释出“畔”的意思。用中学老师的口气,这个“畔”字在这里当什么讲?醉笑不知。

二是“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对照上文,“而哀不己若者”好理解 ,“愧不若黄帝”的字面意思也好理解:自愧不如黄帝,大多数译文都是这么翻译的,但醉笑觉得,隰朋不应该有此一比:作为一个臣子,隰朋为什么要跟黄帝去比较然后自愧不如呢?
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因此这句话如果翻译成“自愧不如黄帝”太荒谬。

恳请高人指教。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7-14 20:48 |只看该作者
这篇“齐桓公问管仲“,在战国时期的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如《管子》和《列子》里都有这段故事,内容各有侧重。
庄子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记录历史,而是跟《庄子徐无鬼》其他篇章一样,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侧重于分析鲍叔牙和隰朋两个人的不同作风,以说明”无为而治“的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7-14 22: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十学易 于 2012-7-14 22:13 编辑

{:soso_e112:}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还有几个跟管仲差不多想法的古人,比如晏子,其不死不亡齐庄公,不与崔杼,庆封盟。谓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还有扬雄仕汉,蹈王莽之变,抱道没齿,与晏子同科。这些人,都是伟人啊。不能以常人测之。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7-14 22:15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愿意拉黑就拉黑我算了。呵呵。君子之交淡如水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7-14 22:20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2-7-14 22:11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 ...

师父经典。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7-14 22:21 |只看该作者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12-7-14 22:15
愿意拉黑就拉黑我算了。呵呵。君子之交淡如水啊。

何出此言?
也好。
既然如此,醉笑就不再叫你师父了。

玉玲珑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7-14 22:25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7-14 18:06
这段文字,我有两处翻译不出来。

一是“上忘而下畔“,对照前文,“上忘”好理解一点,“下畔”的畔不知 ...

除了尊师,我看也无人可解了。

急呼玉玲珑大师!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7-15 08:39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7-14 18:06
这段文字,我有两处翻译不出来。

一是“上忘而下畔“,对照前文,“上忘”好理解一点,“下畔”的畔不知 ...

我不是高人,很佩服醉笑先生做学问的严谨和执着。不揣冒昧跟先生探讨或者学习一下这两个问题吧:
1、畔,我认为在此通“叛”,犹望。上忘而下畔,言在上不自高,于下无背者也。此处的上、下,指隰朋自身居高位或者处卑贱吧。
2、黄帝是古代垂拱而治的典范。有载: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隰朋愧不如黄帝,一是说明他心实向往黄帝的治世之法,二是,志向远大吧。
天亮浅陋,让醉笑先生耻笑了哈。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7-15 08:42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7-14 22:25
除了尊师,我看也无人可解了。

急呼玉玲珑大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7-15 08:57 |只看该作者
天亮说晚安 发表于 2012-7-15 08:39
我不是高人,很佩服醉笑先生做学问的严谨和执着。不揣冒昧跟先生探讨或者学习一下这两个问题吧:
1、畔, ...

关键是“上忘而下畔中”,“上、下”之后没有见到否定的意思,我也曾和四哥说,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对上不装X,对下不违背?可是这个不的意思从何而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7-15 09: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亮说晚安 于 2012-7-15 09:19 编辑
冷笑 发表于 2012-7-15 08:57
关键是“上忘而下畔中”,“上、下”之后没有见到否定的意思,我也曾和四哥说,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对上 ...


唔。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这句子,上下而忘畔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7-15 11:29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7-14 05:22
未必啊,小冷,高处不胜寒,鲍叔牙的个性要是真的当了相国,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我就想过自己,我要是 ...

{: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7-15 11:39 |只看该作者
天亮说晚安 发表于 2012-7-15 08:4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 ...

神龙见首不见尾,归去不若归隐,隐于闹市之中,既有热闹可见又可闹中取静,遂了你的心愿。{:soso_e113:}

罪过、罪过,不得已、不得已。你懂的......{: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7-15 11:45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2-7-15 11:39
神龙见首不见尾,归去不若归隐,隐于闹市之中,既有热闹可见又可闹中取静,遂了你的心愿。
...

{:soso_e181:}呵呵。彼此,彼此。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7-15 17: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天亮说晚安 发表于 2012-7-15 09:14
唔。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这句子,上下而忘畔者。

我跟冷版探讨过,此文中的上下,于国于家,可以看作互文。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7-15 20:00 |只看该作者
天亮说晚安 发表于 2012-7-15 08:39
我不是高人,很佩服醉笑先生做学问的严谨和执着。不揣冒昧跟先生探讨或者学习一下这两个问题吧:
1、畔, ...

第二点解释得通,学习了。
第一点还须商榷。

翻译古文,本不应如此拘泥字词,领会精神即可。我还是有些局限于中学生的境界。惭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