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我的母亲》
文/刘洪静
昨晚,接到小妹的电话,得知母亲住院了,我的心纠结着。这些年,母亲为我们付出很多,老了,我却不能在身边照顾她,我在内心痛恨着自己,恨不能立即去她身边。想着想着,眼圈不觉红了。
女儿看见我的异样,跑来问我怎么了?我忙掩饰着,并顺手拿起了老舍先生的《散文集》,随手翻开一篇便是《我的母亲》。
女儿依偎在我身边不肯离去,并小声地央求着:“妈妈,你能不能给我读读?”我知道她是怕我伤心,也就应了她。
当我读出题目和作者的名字时,女儿便提出了问题:“‘老舍’——这个名字真有趣!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告诉她:“‘老舍’是作者的笔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随后,我建议她给自己起个笔名。女儿笑着点头,并搬来了椅子坐在我身边,仔细地听着。
当读到“妇女也须下地做活”,女儿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她们平时是不需要干活的吗?”。我简单的给她解释过去的女人都是在家里做些活计,很少去外面或地里做活。相信等她长大后学了历史,自然就会懂。
当读到“家谱”时,女儿好奇地问“什么是家谱?”“那是一个家族的长辈早先给晚辈起的名字,比如你的名字里有一个春字,就是沿用了家谱中的字,那是老祖宗给定下的,里面有着他们对你的爱。”女儿听后幸福地点着头,相信她会越来越喜欢她的名字。
当读到“三姐出阁”,她又问“什么是出阁?”我笑着答:“出嫁,嫁人。”小家伙笑着说:“将来我也要出阁的。”是呀,女儿早晚也有离开我的一天,突然觉得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那么的短暂,不觉抱紧了她。
当读到“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女儿的心情也跟着一沉,默不做声了。我观察到她的变化,轻轻地拍了拍她。
当读到“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女儿突然说了一句“老舍太不幸了,他哥哥也不幸福,都没有时间玩耍。”那个年代的孩子能活下来就是一种幸福。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女儿能表达一份她的同情,真得很让我骄傲。
当读到“后来老舍躲在木箱子中才躲过一劫”时,女儿不禁替他庆幸着“好险呀!”,是呀,“好险呀!这还多亏了他母亲的“英明举措”,否则就没了后来的“文学大师老舍”,我们读者也就没机会阅读那么多优秀的文章。感谢老舍的母亲,为我们救了老舍先生。
当读到……,女儿和我都哭了,为了老舍母亲的伟大,也为老舍对母亲的那份深情。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平安,那是儿女们共同的心愿。
通联: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草仓居委会东电147-4-59号刘洪静(11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