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般若山人 于 2012-7-16 19:55 编辑
老实说,年轻时第一次看《废都》,不是因为喜欢文学,而是对性的强烈渴望,或是想要从中寻找不一样的文字及感官刺激。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废都》一直心存芥蒂,认为她过于风情而不够正经,过于露骨而不够含蓄,过于挑逗而不够柔情。
总之,《废都》于我,更多像一部三级片或是A片,喜欢但不敢张扬,偷偷摸摸地看,蠢蠢欲试地想,多少有点见阳光就死的颓废之感。
是的,《废都》留给我就是这种感觉:颓废无聊,有想法没深度,甚至无聊透顶。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认为:《废都》只是贾平凹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绝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原因很简单:颓废,无聊。
这固然是一孔之见,甚至连一家之言都说不上。不就是一部小说嘛,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实在没必要搞得那么严肃。
消遣而已,如此简单。
当然,《废都》里面也全非颓废和无聊的东西,对西北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精彩描写,还是相当有功力的。
这一点,也正是贾平凹之所以是贾平凹的底蕴所在。
如果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西北黄土高原,离开了滋养他生命与灵魂的乡土气息,贾平凹也就是个和他父辈们一样平凡甚至平庸的泥腿子。
植根于乡土,刻画最真实的底层生活,这是长得和农民一般平常的贾平凹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源之在。
相对于《废都》的颓废和无聊,其实我更喜欢贾平凹的另一部力作:《秦腔》。
这是一部深刻刻画西北乡村生活和西北文化精髓的精品之作,同样植根于乡土,同样描写最真实的底层生活。
扯远了,还是结束我的废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