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野性的呼唤——《独狼》《天堂》读后感
查看: 554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野性的呼唤——《独狼》《天堂》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8-8 16: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3-8-8 19:22 编辑


/归隐宋朝

       大鹰先生的小说有着鲜明的时代与情感轨迹,他的京派作品大多透出平和、中庸及悲悯,又不失睿智与自省的元素。而他的《独狼》和《天堂》却有着强烈的宿命色彩、浓重的死亡戾气和令人动容的人性光辉。相比之下,他的京派作品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暖色调,以及从平凡生活中粹取的真知灼见与深刻感悟。他的草原小说则给人以精神层面的突兀感,那是新月下黛色苍茫之中的一抹亮色。草原的壮阔与生者的卑微、自然的严酷与内心的狂野、孤寂的灵魂与热血的贲涌……这诸多因素交织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让我们在读出了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之后,有些失魂地把目光投向内心深处的草原……

       在写这个评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并用他一部同名小说做了题目,尽管它不足以涵盖大鹰先生小说的全部特色。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西北部的莽原,同样荡漾着野性的呼唤,同样有一群硬汉祭出了朝露般的生命来证明他们的忠勇与虔诚,同样有狂暴的风雪和阴险的背叛,同样演绎了那些看似平凡的人们与自然一次次毫无胜算却又义无返顾的搏斗……杰克·伦敦的作品为我们诠释了平民的勇气与忠诚,同样高贵和慈悲。我至今依然记得他的一句话:“丢给狗一块骨头算不上慈善。和狗同样饥饿,又能和狗分享一块骨头,才是慈善。”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的哲理?

       《独狼》和《天堂》向我们展示了大鹰先生的草原情结,这源于他对于蒙古族人的接触、认识:“他们对朋友的真挚,对生活的乐观,对自然严酷条件的无畏,对生死看法的坦荡,他们敬畏神灵和上天腾格里,他们感恩的对待草原上的一切,他们融入草原和自然的那种自然状态…… 我后来回过很多次那里,每次都不愿意回来。”我甚至在想,张心原这个人物就是大鹰先生的精神化身,他的内心一定就激荡着用这种宽厚的胸怀去回报那些蒙古朋友的念想。其实,有很多人自小就伴着《敕勒歌》对草原寄予了无限的憧憬。我童年时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叫《铁旋风》,内容已完全忘记,但仍记得主人公的名字叫阿日巴拉,还有他的那匹叫黑旋风的骏马……

       我以为《天堂》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是乌云其其格,在她身上充分体现出蒙古族女性达观、坚韧、真诚的气质与品格。尽管大鹰先生努力对张心原这个人物做了厚重的铺垫和演绎,但乌云的光华还是无法遮蔽地显露出来。可以说,乌云的成功刻画保证了这小说的韵致和质量。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欢《独狼》。《独狼》给人的是精神层面的感受。大鹰先生试图以吉日格勒这个孩童的成长片段来探索这个民族的性格与特质,以及对于自然界应有的敬畏之心。我不想对吉日格勒的艺术特色再赘言,我只是隐隐的发现一个与大鹰先生有关的线索。不知我说的对否,我想这与他童年时远离父母的成长有关,我们很容易会从他的《一些碎片》中读出那种相似的孤寂来。我不知道这段童年记忆会对他创作《独狼》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却在不知不觉间反馈于我的脑海。

       “对于我们这些旅游者来说,看到的只是草原的皮毛,草原最温柔的有限的一些日子,草原更真实的是他的残酷和巨人般的恐怖。站在她的面前,我们没法不认为自己的渺小和无所谓。”这会不会同他内心深处的某些痕迹接轨哪?当然,我对于这种假设无法自圆其说。

       《独狼》中充满了死亡,人与动物,正在经历的和已经过去的,或悲壮或无奈,都带有强烈的宿命色彩。人与自然就像一大一小两个齿轮,不断地咬合着,磨擦、碰撞,同时又共同运动着。在一种无形的巨大能量的裹挟下,一切生物都在找寻着能使自己获得平衡的位置,稍有不慎,就会被轻而易举地捻碎,生存和死亡瞬间转化。在这样的环境与状态下,置身其中的人们会形成怎样的气质哪?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个蒙古部族有种习俗:当老人或伤病者预知自己将要离世时,会在下一次部族放牧迁徙时独自留下,只给自己留一顶毡房和一条狗。当有一天那条狗寻迹找到迁徙的部族时,人们就什么都明白了。他们若遇到这样的毡房会一把火烧掉,让逝者的灵魂升入长生天。我认为,蒙古族人的内心有着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但不是那种狭隘意义的孤独,而是面对广袤的草原和旷阔的苍天因敬畏所形成的孤寂之感,所以他们热爱远道而来的朋友,给你住最好的毡房、喝最好的马奶酒、吃最肥美的羊肉……

       多年前,我单位去霍林河观摩当地的马铃薯种植技术(现在已经不允许,退耕还草了)。途中打尖,那是一间开在草原深处的饭店,几栋干打垒的房子简陋、颓败,屋前的勒勒车道旁搭起一根长长的木梁,梁下有锈迹斑斑的铁皮水槽和草料槽,一匹鞍配齐全的马在吃着草料。我发现马缰绳并没有系在梁上,而是搭在上面。店里有几张老榆木长桌、长条凳,一阻半人高的土墙后面有两口大锅,正冒着热气,炖着羊肉和马肉。店是夫妻店,女的在后面弄吃的,热气中看不清模样,高挑黑瘦的男店主在前面招呼客人。一个蒙古汉子已经喝得趴在了桌子上,他的吃食简单,白铁碗剩着残酒。店主让我们坐下,说了声“等会儿”,然后转身把那个蒙古汉子扛起步出店外,搭在那匹马背上,又进屋把那人的一只褡裢和一只巨如小磨盘的园酒壶搭在马鞍桥上,随手在马屁股上拍一巴掌,马就载着醉汉向着远方缓步走去。

       我们的司机是个话痨,问店主:“那家伙能回到家吗?”
       “能,他的草场近,明天早上就到了。”店主用生硬的汉语答道。我不由得心里一惊,明天早晨?还近?
       “我没见他付账啊。”司机继续贫。
       “下次会给。”
       “他要是不来哪?”
       “那他就不是蒙古人,或者,他死了。”店主冷冷道。是啊,死人是不用付账的。

       我踱出门外,那匹马已经走了很远。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初秋的草原寂静空旷、草长莺飞,但我注视着那越来越小的影子却陡然生出一阵伤感来。这段记忆很顽固地留存于我的脑海中。严格说,我对于蒙古族了解不深,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对草原的联想,当然,还有成吉思汗。他们对于大自然的那份依赖与挚爱、对生与死的那份达观与泰然,却是真实存在的,这是游牧民族祖辈传习下来的特有的品格和气质。就像那辽远的长调,空寂而又忧伤。

       说句不该说的话,我们的民族正是缺少了这种品格和气质,在近几代的征伐之中败下阵来。世界上总是有一些自认为具有高度智慧的文明就是被这样的异族给毁灭,如古希腊城邦、古巴比伦王朝。目前,作为一个逐渐孤独的大国,我们尤其需要这样的气质和品格。勇敢、坚韧,既要对困境泰然处之,又要具有一定的野性。当然,这是题外话,不想展开了。

       《独狼》对于蒙古族人个性的刻画与揭示无疑是成功的,从中我很敬佩大鹰先生的写作功底和思想内涵。我很讶然他能在京派、草原和心理分析等不同风格的作品中自如的转换,并且均有所建树。写作是一门从生活中粹取精华的艺术,除了天分,就是不断地经历生活的磨难与考验。在众多写字的人当中,大鹰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学时,我迷上了杰克· 凯鲁亚克、爱伦· 金斯堡、威廉· 巴勒斯等人的颓废,是杰克·伦敦的莽原情结让我转了个弯儿,就用他的一句话结束这篇字吧:
得到智慧和勇气的惟一办法,就是用青春去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8-8 21:36 |只看该作者
能写出这么深刻而磅礴的读后感,想来,己经深入其味了。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8-8 22: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车上一气看完《天堂》,《独狼》,喜欢《独狼》多一些。
蒙古人对腾格里长生天的崇拜,在大鹰老师不温不火的行文中表现出来。
直观的感觉是,死亡推开了希望的门窗,悲怆予人前行的力量。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9 03: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宋朝兄好评!确实大气,行文也看得出是一气呵成,文笔也美!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9 09:56 |只看该作者
漫海 发表于 2013-8-8 22:26
车上一气看完《天堂》,《独狼》,喜欢《独狼》多一些。
蒙古人对腾格里长生天的崇拜,在大鹰老师不温不火 ...

直观的感觉是,死亡推开了希望的门窗,悲怆予人前行的力量。

这句说的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8-9 09:57 |只看该作者
宋朝果然看文深刻,文字大气扎实。
《独狼》我还没有看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8-9 14:46 |只看该作者
马樱花 发表于 2013-8-8 21:36
能写出这么深刻而磅礴的读后感,想来,己经深入其味了。
赞~

谢马队长!{:soso_e160:}

关键是人家大鹰的文字好,感动得我稀里哗啦,还得麻溜去叫一声好!

我要是有那两下子早就揭竿而起了。{: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8-9 14:49 |只看该作者
漫海 发表于 2013-8-8 22:26
车上一气看完《天堂》,《独狼》,喜欢《独狼》多一些。
蒙古人对腾格里长生天的崇拜,在大鹰老师不温不火 ...

死亡推开了希望的门窗,悲怆予人前行的力量。
——————————————————————————————————
漫海兄评的精准!{:soso_e179:}

我这一大篇子也不及你这一句。{: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8-9 14:52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3-8-9 03:52
宋朝兄好评!确实大气,行文也看得出是一气呵成,文笔也美!

烟云兄谬赞了。大鹰的文字值得一读再读,他是用心用情在写字。{: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8-9 14:54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3-8-9 09:57
宋朝果然看文深刻,文字大气扎实。
《独狼》我还没有看完。

谢离离关注!你应该再写一篇《独狼》的评。{: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8-9 14:55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8-9 12:33
宋朝兄的这篇评与鹰兄的《独狼》、《天堂》、与蒙古人与草原是相得益彰。
这样一个丰硕的评论,让我们一起 ...

色妞,好像我记得也有你的份,我可是期待哪!{: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8-9 16: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3-8-9 16:10 编辑

感谢宋朝老师的经典评论,说老实话,每次看到大家的评论都让我很感动,因为我得到了鼓励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对于草原我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这都是因为我有过一段因为工作而和草原接触的经历。这些虽然是皮毛,但是对我的震撼是巨大的,也许是因为这一点,我确有着着迷一般的探求心里,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和那些草原人的接触已经超出了工作交往范围。
我不是给不求甚解找理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对于那些初次接触的环境和人物,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非常的清晰,我们描述他的时候往往是最明显的特征,这有点像小孩子,他们最先看到和最感兴趣的,往往就是这些东西最吸引他的。但是,如果你要真正的知道草原,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去体验和认知。
宋朝先生有一段话我很理解,一些观点我也很赞成:

“我只是隐隐的发现一个与大鹰先生有关的线索。不知我说的对否,我想这与他童年时远离父母的成长有关,我们很容易会从他的《一些碎片》中读出那种相似的孤寂来。我不知道这段童年记忆会对他创作《独狼》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却在不知不觉间反馈于我的脑海……。这会不会同他内心深处的某些痕迹接轨哪?当然,我对于这种假设无法自圆其说。”
在这里,您提出了一个词叫“孤寂”,这的确是草原人生活的现状,面对无边无际的草原,他们的眼前除了牛羊没有别的东西。他们生活中的变化就是草原的变化,他们在这种几乎透明的孤寂中看到了归宿,看到了死亡。他们从对自然的敬畏中体会到的自我渺小,而这些近乎宗教和哲理的东西在他们来说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有有完全贴近大自然的人才能有这样清晰的认识和感觉。

相反,孤寂的感觉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获得,用获得这两个字我觉得还不是很贴切,因为没有人会有获得孤寂的愿望。
那就是孤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因为这正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同于别人。正是因为如此,当你融入群体的时候,不管这群体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还是其它,如果你把自己和他们相比或者探求的时候,你一定会产生这样的孤寂的感觉。应该说,我能理解格日勒也和我童年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正是在这种孤寂的感觉里,我学会了宽容,谦卑,忍让,同时我也经常在这种孤寂中设法找到宽慰自己的办法。
我认为,宽容、谦卑、忍让不但是一种品德,它其实还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所以,我认为他们还应该是一种智慧。
古人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水不言自流”。当然,这种传统思想的教诲后来被误解甚至被利用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真正的勇敢是坦然,坚韧和无畏。

孤寂虽然很痛苦,但是我们绝对会从中得到我们需要的,孤寂是一个真正思考和认知的前提。
我学习写作是从零六年开始的,至今有七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得到诸位这么高水平的分析和解读真是我的幸运,这里用“谢谢”两个字是不能表达我的心情的。
人生苦短,无论这辈子你做过多少事,它只能成为过去,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希望和大家多交流,也希望大家继续帮助我,感谢宋朝老师和大家的鼓励和帮助。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8-9 16:03 |只看该作者
"多年前,我单位去霍林河观摩当地的马铃薯种植技术(现在已经不允许,退耕还草了)。途中打尖,那是一间开在草原深处的饭店,几栋干打垒的房子简陋、颓败,屋前的勒勒车道旁搭起一根长长的木梁,梁下有锈迹斑斑的铁皮水槽和草料槽,一匹鞍配齐全的马在吃着草料。我发现马缰绳并没有系在梁上,而是搭在上面。店里有几张老榆木长桌、长条凳,一阻半人高的土墙后面有两口大锅,正冒着热气,炖着羊肉和马肉。店是夫妻店,女的在后面弄吃的,热气中看不清模样,高挑黑瘦的男店主在前面招呼客人。一个蒙古汉子已经喝得趴在了桌子上,他的吃食简单,白铁碗剩着残酒。店主让我们坐下,说了声“等会儿”,然后转身把那个蒙古汉子扛起步出店外,搭在那匹马背上,又进屋把那人的一只褡裢和一只巨如小磨盘的园酒壶搭在马鞍桥上,随手在马屁股上拍一巴掌,马就载着醉汉向着远方缓步走去。

我们的司机是个话痨,问店主:“那家伙能回到家吗?”
“能,他的草场近,明天早上就到了。”店主用生硬的汉语答道。我不由得心里一惊,明天早晨?还近?
“我没见他付账啊。”司机继续贫。
“下次会给。”
“他要是不来哪?”
“那他就不是蒙古人,或者,他死了。”店主冷冷道。是啊,死人是不用付账的。

我踱出门外,那匹马已经走了很远。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初秋的草原寂静空旷、草长莺飞,但我注视着那越来越小的影子却陡然生出一阵伤感来。这段记忆很顽固地留存于我的脑海中。严格说,我对于蒙古族了解不深,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对草原的联想,当然,还有成吉思汗。他们对于大自然的那份依赖与挚爱、对生与死的那份达观与泰然,却是真实存在的,这是游牧民族祖辈传习下来的特有的品格和气质。就像那辽远的长调,空寂而又忧伤。"

特别的把这段录制下来,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描写。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8-9 16:08 |只看该作者
漫海 发表于 2013-8-8 22:26
车上一气看完《天堂》,《独狼》,喜欢《独狼》多一些。
蒙古人对腾格里长生天的崇拜,在大鹰老师不温不火 ...

"死亡推开了希望的门窗,悲怆予人前行的力量。"{: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8-9 18:01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8-9 14:54
谢离离关注!你应该再写一篇《独狼》的评。

好,抽时间写写。
但有你的珠玉在前,别贻笑大方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8-9 18:24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8-9 16:02
感谢宋朝老师的经典评论,说老实话,每次看到大家的评论都让我很感动,因为我得到了鼓励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

大鹰,能认识你是我的荣幸!为此我要感谢芥末!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这句也是我最细喜欢的。{: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8-9 18:26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3-8-9 18:01
好,抽时间写写。
但有你的珠玉在前,别贻笑大方就好。

这只是一篇感受,严格讲它不是评。{: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8-9 18:45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8-9 18:24
大鹰,能认识你是我的荣幸!为此我要感谢芥末!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soso_e113:}  呵呵,宋朝兄,这句我也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8-10 11:06 |只看该作者
还有: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

可以作为下一个话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笑熬浆糊 该用户已被删除
20
发表于 2013-8-10 11:1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独狼》里,好女人死了
《天堂》里,好女人被玷污了
鹰兄写的再好,宋朝评的再好,也挡不住我独自郁闷{:soso_e118:}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8-12 22: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8-9 14:49
死亡推开了希望的门窗,悲怆予人前行的力量。
——————————————————————————— ...

宋朝过谦了。
这篇读后倒是让我受益匪浅。
于我来说,在为数不多的时间里,看一些高质量的帖子,也是一种收获。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8-13 16:28 |只看该作者
谢漫海兄的关注!{:soso_e18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