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时,父母就离异了,她有了后娘,父亲把她送到离家很远的一个亲戚家里寄居,考上高中以后她选择了住校……
有一天,亲生母亲专程从河南过来看她。漂泊的日子过惯了,人的脸色看多了,她觉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坚强,她很犟,坚决地选择了不见。母亲没有办法,只好把脸贴在窗户玻璃上看了她一眼,泪眼婆娑地离开了。
后来她接到一个电话,母亲病逝。
她一下子崩溃了。原来,在内心深处,她一直有母亲的,母亲一直在的。她无法原谅自己,她这一生都将永远地失去母亲了——她的拒绝,让原本可以真切留在心头的母亲身影成了一个荒凉的再也无法弥补的空白。
这是一个真实而残忍的故事,女孩从此就忧郁了。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任何安慰都空洞乏味,无法驱散压在她心头的阴霾和悲怆。
刘佩琦在《鲁豫有约》中谈到自己的父亲去世时,他正在赶拍《大宅门》这部戏,家人没有通知他。父亲活面没见着,缘于此,刘佩琦说自个从来不看《大宅门》,一个镜头都不能看。
刘佩琦后面有句话没说出来,但是台下的观众都能听懂,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他无论如何也要请假,哪怕放弃这部戏,也要陪陪即将驾鹤西去的老爷子,也要不远千里奔回去看老爹最后一眼。焉知那些连一句“父病危,速归”的短信都捂着不发的亲人们,不是好心办坏事,他们近乎残忍地剥夺了一个儿子最为看重的给爹娘养老送终的仅有而且唯一的机会。
无独有偶,有很多亲人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前仆后继地干着这些貌似良善其实残忍的事情。
某奥运冠军的父母向她隐瞒了外公外婆去世的消息,达八年之久。
报载,有一位母亲因为女儿高考,隐瞒她父亲去世的消息达两个月之久。
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固然很重要,一年一次的高考也很重要,可一生只有一次的生离死别是不是就不重要?
中华文明一直讲究百善孝为先的。宋神宗时代,父母死后,服丧三个月就可以应试,这应该是历朝历代最短的守制时限。元明清朝有律:父母去逝,学子不得进场科举,须守制27个月。譬如清朝一代宗师纪晓岚,就曾因母丧,守制六年后才重新应试。据《纪晓岚传》载:纪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缘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三十一岁考中进士……
有些事一旦失误就不来,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遗憾;而以人为的形式有意制造失误,有意强行错过,更遗憾。不管制造这种悲情的是自己还是他人,是好心还是无意,都是对逝者之大不敬,对生者之大伤害,这种伤害带来的阴影将终其一生而绵延不绝。
多少残忍假良善之名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