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星卒斋主 于 2009-10-27 18:45 编辑
“女为悦己者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明白这“悦己者”喜欢自己什么;二是体现了女人有“悦己者”并“己悦之”的心情。单就头发来说,也是如此,意中人喜欢长发,你就不能剪短,喜欢黑发,你就不能染黄,所谓“青丝要为别人留”,可见女人的喜好往往要随着男人的审美取向走,这又不仅仅是头发。
于女人来说,头发不仅仅是招摇的旗帜,更是女人暗隐的心情。男人如果真的想读懂女人,首先要读懂女人的头发。不修边幅的女人,不是自己心情不好,那就是对所见的人没兴趣。如果一个女人破马张飞、披头散发地来见你,那就是根本不在乎你,没把你放在眼里。这原因决不是因为穷,也不是没时间,而是因为心情,自然精神病女人是不包括在内的了。
如果说头发是天生的、生理的,那么女人变幻不已的发式发色则是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好多女人素面朝天,但最极端者也注意自己的头发。“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缘于心情,女人便没有心思再修饰自己。情露于外,首当其冲者便是这头发,而这种心情往往与异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头发验女人的心情,或者说验女人的爱情,百不失一。
对头发的保养与折磨,是女人于情感领域里一生的事,尤其是女人的情绪走极端时,头发便遭殃了。高兴时,头发受苦,又烫又卷又洗又染;不高兴时,头发也受苦,又挠又揪又剃又剪。总之,头发若长在女人脑袋上,就不得消停了,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喜悦,到“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一概拿头发说事儿。
男人喜欢长发飘飘且直泻如瀑的女子,古今皆然。所以烫发的发明实在是错误。直则昭示女人的柔顺,长则彰显女人的妩媚,从此更衬托出了男人的阳刚和雄壮,更能表现出男人对女人的怜香惜玉了。短如男人的发式,窃以为除了证明女人的懒之外,我看不到别个,比如清爽,比如干练等。
要想拴住爱情,不用青丝带,也不用月老的红绳,女人的一根头发丝足矣!“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如此的男人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后,魂牵梦绕妻子的动作仍是“正梳妆”,真是“不思量,自难忘”,一缕青丝惹得他老人家“无处话凄凉”。
古代的女子与夫君或情人离别时,没有电话可打,没有短信可发,更没有什么QQ聊天,女人往往要挥泪斩青丝,忍痛送情人。想当年杨贵妃被逐出宫时,痛哭流涕,万箭穿心,一怒目一咬牙再一跺脚之后,就亲手铰下一绺头发,托人交给唐明皇,“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李隆基怎能受得了这个?鼻子一酸,眼泪一下,心就立刻软了,手捻青丝,重修旧好。莫说是杨贵妃那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就是长的像我这样的女子,送你一缕头发,你就能受得了么。
女人总是把头发作为爱情的象征,感情出现异常时就拿头发出气,甚至削发为尼,如此的例子,不论平头百姓,还是皇后贵妃都有。剪掉三千烦恼丝,遁入空门寻清静,一根头发丝都不留给自己,不留给别人,不留给凡尘。梁永琪的歌《短发》中说,“我已剪了我的发,剪断了牵挂,剪一地不被爱的分岔,长长短短,短短长长,一寸一寸在挣扎……”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如何的滋味呢?
恋爱中,绝大多数男人第一眼看的就是女人的头发,观其形,闻其味,摸其质,见面一次,可能五官都回忆不起来,但头发却总能记得一清二楚。女人秀发如飞瀑,在男人眼里就是一篇令人心跳的情书,柔美中溢娇羞,娇羞中含风情,风情中荡浮想。农村姑娘见小伙,若用双手不停地缠绕她的发梢,十有八九是有戏可看了。
《子夜歌》中说:“伊昔不梳头,秀发披两肩。婉转郞膝上,何处不堪怜”,这次第多美,多惬意,多妖娆,多浪漫,多动人,多缱绻,真让人受不了!男人的手从女人的秀发间轻轻掠过,是男人最渴望的爱情表达,恐怕也是女人最幸福的时光。但这也要看是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男人与女人又是如何的关系和感情。哈夫洛克在他的《性心理学》一书中说:“头发的诱惑力极大,它与性选择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均有关系”。
美人睡在红绡帐里,露出玉臂半条,青丝一缕是动人,如果这青丝一缕换成板寸,或者光头,我想那一夜春梦也就烟消云散了。
原配夫妻叫“结发”,说是古时男女在洞房花烛夜时,各自剪下一绺自己的头发,互相缠绕在一起,以示结发同心,白头偕老。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能与心爱的结发之人相濡以沫,恩爱到老,乃活人情事之幸!是以为结。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