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在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民居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自魏晋尤其是唐代以来,这里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众多良吏、能工巧匠及富商、实业家等云集于此,如唐代学者黄璞、宋代理学家陈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等。晚清至近代,这里更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林则徐、严复、林纾、沈葆桢、冰心、林觉民等。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