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春秋
颍考叔
一.
我在前文说过,春秋战国人才辈出,各种人才,各种事迹,让我辈后人,唯有仰望和叹息的份儿。
颍考叔在国君最怅然无助的时候,用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主意,满足了国君郑庄公思念母亲与其相见的愿望,虽然说掘地见水,指水为黄泉有点勉强,毕竟也算是灵活应变了。
有了颍考叔这样聪明的臣子,郑庄公才会如虎添翼,也才最终成就一片霸业。
别看自己是个难产的孩子,后天努力,又和母亲武姜其乐融融了,可以想象郑庄公的霸业当然是一帆风顺。
更重要的是,掘地黄泉见母这事儿郑国多数百姓都知道,无人不称道郑庄公的那份孝心和仁心,谁还在意他是怎么设计让自己那个图谋不轨的兄弟段叔自投罗网,举剑自刎的。
这世界一个最基本的法则就是:成败论英雄。
考叔出了这么好的主意,这样的人才,能不符合郑国“八六三人才计划”吗?这样能替领导分忧解愁的干部能不用吗?
话是这样说,更为关键的是,考叔这人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口碑好。
颍考叔一向勤政爱民,他很爱颍水边的田园,在那里建造了一处宅院。一到初春,颍考叔即开始耕种。相传他看到这个天然的春耕园,心情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唱起“耕耘乐”:
手把锄头望长天
农夫倾力在农田
春种秋实寻常事
其乐融融稻禾间……
人家考叔简直就是一全才,嗓子也不错,充满着阳刚和嘹亮,穿透在乡间,周围农夫们听到颍考叔唱歌,也就跟着唱了起来。霎时间,颍水河畔歌声四起,那场面相当喜庆,和谐,壮观啊。
你不要说我是在胡编,你知道吗,就在考叔当年做官的那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一代,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做“颍水春耕”说的就是这段事儿。
二.
这么能干的干部,这么能体恤民情的干部,这么有群众基础的干部,这么能替领导着急的干部,能不用吗?
用,肯定用,而且要重用。
怎么能留在一个小小的颍地做一个地方的管理干部?上调,赶紧上调。
于是,一纸调令就来了:今调颍地政绩突出的干部考叔同志去郑国首府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就这么几个字,这就要把考叔调走了。
颍地的百姓不乐意啊,多少年也没见这么一个好干部,自打他来到颍地,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拆旧城造新屋,愣是把颍地旧貌换新颜了,这样的好人,好领导,我们怎么舍得他走。
不行,挽留那是必须地。
于是,颍地出现相当壮观的一幕,考叔卸任临别的那天,百姓们都涌上街头,热情话别。有拉着考叔的手不让走的,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诉说考叔事迹的,还有的干脆跪倒在地:苍天啊,大地啊,这么好的人,不要走啊。
人群中有一个老叟,老泪纵横的对闻讯前来采访的周朝电视台记者说:
吾等跪的不是权力,而是拜谢忠臣,
吾等跪的不是恩情,而是叩首皇恩。
周朝的记者,动情的呼噜了一把分不清鼻涕还是眼泪的脸,很正义的大声发问:请问这样的好干部,当世能有几人?
三.
现在我们穿越到公元前712年,这个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继续寻觅入朝之后的考叔同志的人生足迹。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庞大的周朝到了这个年份前后,基本上属于各路诸侯国人人偷打小算盘,个个暗背小九九的时代,周朝天子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的看着各路诸侯国之间的打打杀杀,或为领地,或为资源,也许还为了权势或者是女人什么的。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有时间管别人。而且你管了人家也不买你的帐,动不动还打着勤王的旗号,把周朝大都围了,这都是明里暗里的施压。
身为春秋霸王级别的郑庄公当然明白,这时候可是自己大展政治宏图和抱负的机会,毕竟自己在周朝说话有影响力,偶尔假借一下周天子的意思,就算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起码也有狐假虎威的效果和作用。
郑庄公觊觎邻国许国已久了,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当然,机会需要自己创造,理由也需要自己制造。
这许国虽然也是周朝皇室册封诸侯国之一,但属于外姓,不大受待见,而且属地的面积太小了,又处在诸列强的包夹之中,日子当然不好过。今天被楚国修理一顿,明天就会被郑国要挟一回。因为爵位低,所以城建得小,封地也不多。这样,资源有限,实力也就弱。
以至于到最后,许国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以想到许国面临的险恶局势。由于许国地处中原要冲,四周豪强林立,虎视眈眈。许国只好小心周旋于强国之间,齐强时附齐,楚盛时附楚,晋来时归晋。即使这样,北方的郑国却始终怀有吞并许国的野心。
人家许国国君也是个明白人,这年头自己不强,只能依附,或者弄个大阿哥的靠山也不错。当然,人家没有穷兵黩武,也没有制造什么脏弹的能耐,所以,混起来确实很难啊。
时间:公元前712年7月,一个炎热的夏日。
郑庄公杜撰了一个理由以许国不听周天子号令为由,约齐国、鲁国联合攻打许国,相约谁先攻陷许国都城,谁就有权分割许国土地。一心想得到许国土地的郑庄公亲率雄兵伐许,直抵许国都城。当时的许国十一世国君许庄公率领将士、百姓死守城池,怎奈郑、齐、鲁三国兵将三面夹击,破城只是迟早之事。
四.
颍地走出来的干部考叔同志,担任了郑国攻打许国方面军的总指挥,要说考叔同志就是不含糊啊,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带着士兵冲击许国的城门。
许国守城门的战将名字叫许貅,也是一个玩命的主儿,其实也知道不玩命也不行,城破了许国就亡了。
战斗很惨烈啊,许国的百姓和战士都玩命的抵抗来自齐,鲁,郑三国联合兵团的进攻。那真叫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也肯定汗流浃背,血流成河了,不过你想想这都进入盛夏了,那感觉一定好不了。
就算不战死,我估计中暑什么的也不算意外。
许国的战将许貅尽力了,为他的属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要他命的那个人,不是别人, 正是郑国方面军的总指挥,考叔同志,当他一刀结果了敌方战将许貅命的时候,其实他的生命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在这场战事中,担任郑国方面军副总指挥的是一个叫子都的人。
这人据说长的非常标致,相貌堂堂,也很威仪刚猛,但是,这人却心理不阔绰,甚至可以用极度阴暗来形容。
郑庄公起兵之前,曾经公开招聘军中先锋官。
聚集诸将于教场。重制“蝥弧”旗,建于大车之上,用铁链子绑住。这面大旗用上好的锦缎做的,锦方一丈二尺,缀金铃二十四个,旗上“绣奉天讨罪”四大字,旗竿长三丈三尺。庄公传令:“有能手执大旗,步履如常者,拜为先锋,即以辂车赐之。”言未毕,班中走出一员大将,头带银盔,身穿紫袍金甲,生得黑面虬须,浓眉大眼。众视之,乃大夫暇叔盈也。上前奏曰:“臣能执之。”只手拔起旗竿,紧紧握定。上前三步,退后三步,仍竖立车中,略不气喘。围观将士无不喝彩。暇叔盈得意洋洋的大叫:“御人何在?为我驾车!”
刚准备谢郑庄公的恩典,不料又走出一员大将,头带雉冠,绿锦抹额,身穿绯袍犀甲,口称:“执旗展步,未为希罕,臣能舞之。”众人上前观看,乃大夫颖考叔也。那个原本准备替暇叔盈赶车的人,听了这个,吓的呆在一边。
只见考叔左手撩衣,将右手打开铁链子,从背后倒拔那旗,踊身一跳,那旗竿早拔起到手。忙将左手搭住,顺势打个转身,将右手托起。左旋右转,如长枪一般,舞得呼呼的响。那面旗卷而复舒,舒而复卷,围观者看的目瞪口呆。
郑庄公非常高兴:“真虎臣也!当受此车为先锋。”
言犹未毕,班中又走出一员少年将军,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头带束发紫金冠,身穿织金绿袍,指着考叔大喝道:“你能舞旗,偏我不会舞,这车且留下!”大踏步上前。考叔见他来势凶猛,一手把著旗竿,一手挟著车辕,飞也似跑去了。那少年将军不舍,在兵器架上,绰起一柄方天画戟,随后赶出教场。
将至大路,郑庄公使大夫公孙获传语解劝。那将军见考叔已去远,恨恨而返,曰:“此人藐我姬姓无人,吾必杀之!”那少年将军是谁?乃是公族大夫,名唤公孙阏,字子都,乃男子中第一的美色。为郑庄公所宠爱,郑庄公的性取向值得怀疑啊。
所以在征讨许国的时候,考叔为总指挥,这个子都为副帅,他内心肯定不服。
五.
许国首府在被围困到第三天的午后,随着许貅被考叔干掉,城破了。许庄公带着一彪人马玩命的杀出一条血路,逃命卫国去了。
即将站在许国城门楼子上的考叔万万没想到,这时候,一支暗箭飞鸣着从他的后背射入。
挂了,考叔同志就这样挂了。
而射出这支罪恶之箭的不是别人,正是副帅子都。
乱军之中,乱哄哄的,子都以为天知地知自己知道。
无耻莫过于子都这等小人,所谓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是这个出处。更无耻的是他居然剽窃了考叔的战功,声称是自己杀死许国守将许貅的。
人啊,无耻就没有底线了。
为赏公孙子都灭许之功,也为解考叔之妹颍姝丧兄之苦,郑庄公将颍姝赐嫁子都。子都虽万般不愿,终因“君命难违”,无奈答应。事后,郑庄公得知杀害考叔的竟是子都,颇为震惊。考虑考叔已死,右膀已失,再杀子都,左臂将丧,要掌管刑名的谋臣祭足将子都杀人事隐忍不发,不将子都治罪。
祭足另有思考:即使法不诛其心当诛。这个祭足是个明白人:你子都干了这么禽兽不如的事情,就算不杀了你,也要让你崩溃。
子都暗箭伤人后,终日惊惶,也觉懊悔。新婚之夜,子都、颍姝两情相悦。颍姝举杯泣求子都为她找出杀兄仇人。注视杯中,杯中幻出考叔身影,子都惊恐醉倒。梦境中见考叔前来索命,又见庄公威逼他道出真相。梦中呓语,子都承认自己杀了考叔。颍姝得知眼前的丈夫原是杀兄仇人,柔弱女子面对子都欲爱不是,欲杀不能,结果精神失常。
子都登台拜帅,郑庄公叫祭足递给子都一个锦囊。子都打开一看,竟是射杀考叔的弩箭,再加上已经癫狂了的颍姝的到来,子都精神彻底崩溃……年少英雄成了罪人,落得了遭人唾骂的下场。
这段历史并非杜撰,昆曲《英雄罪》也叫《暗箭记》说的都是。
抚卷一声长叹:
丈夫磊磊何功名,考叔荡荡走一生;
勤王肝肠传千古,子都暗箭落骂声。
好干部颍地考叔同志永垂不朽!
(又记:如果考叔不是被子都暗箭所伤害,郑国的历史会怎样书写?可惜,这世界没有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