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3-6-29 12:37 编辑
文/归隐宋朝
暮雪,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我是不会写评的。{:soso_e117:}对别人的文字始终心怀敬畏,这真是个难心事!你让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放到烤箱里的火鸡。{:soso_e113:}
我和小英迷失在1998年的秋季(参赛41号) 要啥 点评:这篇作品与其说是在追祭一位故人,不如说是在追忆自己曾经“穷并快乐”的时光。我们不用去探究小英自我了结的原因,死亡也不全是因为绝望,也许仅仅是对活着的世界做出的妥协。相比这些,我更惊诧于作者的自我剖白,这种写作态度足以令人心存敬畏。 王尔德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那一刻,我和陌生的自己( 参赛43号) 兰舟远去
点评: 从“我”向于己不公的遭际做出妥协,折射出一种“中国式”的行为常态。 “乞丐牛仔裤”和“白裙子”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隐喻,前者是真实的自我,而后者是一副假面。有意思的是,这种习以为常的伎俩和貌似和稀泥般的中庸之道,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去遭遇了,这就有了一点深刻的意图了。然而,用这样一篇文思精巧、笔力细致的文字去表达一种强烈的反讽主题,有点像用一只拈花柔指去栽种大葱。驾驭这样的主题,需把文字拧干了才行。
我和金凤及其他(参赛45) 水晶苹果
点评:这篇作品在主题的把握上没的说,但在叙事架构上有点问题,前面略有拖沓,后面稍显局促。亮色在于两个家境差不多的女孩,因生长环境、追求理念的不同,有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这加重了这篇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分量。 一个沉重的故事,却不缺少各种感情的元素。
《我和我的乡亲》(参赛48) 宠民
点评:这是一篇有点遗憾作品,整体脉络有些单薄,父亲的形象并不丰满,尽管故事很动人。其实,对这样的题材可以从更常见的细微之处入手,即使不用抒情的语言也会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我甚至可以从这篇字中看出,你并没有像你父亲在意你那样在意他。
《我和我的乡亲》(参赛48) 王海云
点评:看此文字一下子就想起了遥远的韩少功,他那篇《风吹唢呐声》。满仔有点像那个哑巴德琪。作者是在用一种冷静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心地简单、纯厚,似乎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引起人们太多注意的“多余人”,但我们还是感受到了作者给予这个人物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怜悯之情。尤其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貌似冷静的旁观,但一切感情尽在其中。这是一篇不可多得之作!
我和我的相亲生涯(参赛49) 阮从从
点评:作者写得很随意,就像她的两次相亲。其实,她已经做出了选择,只是因为彼此的自尊而暂时搁浅。我愿意相信那句有些言不由衷的结语是另一次期待的开始。 女生谈情说爱的文字本来就很有看点,作者的行文布局、情感施用十分老道,可我觉得这篇字作为参赛帖有些勉强,它赞助的意思更大些。有点可惜了。
我和小辛(参赛50) 余毛毛
点评:这篇作品让人看得很郁闷,这也许正是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作者的细微观察成就了这篇文字,也成就了一个让人觉着软弱得有些可恨的女人,单就此一点来说,这无疑是成功的。一篇平凡的不平凡之作,一个被给予了无限同情又希望尽快忘却的女人。 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令人钦佩,于平淡之中尽显老道。
我和黄雷(参赛51) 新石头上的叶子
点评:这篇作品还是犯了一个人物刻画稍显单薄的毛病,人物的刻画一定要注意细节,尽管我们在选择上有巨细取舍的考量,但还是希望能有个丰满的印象。黄雷的亮点在于乐观向上、与人为乐,这一点作者看似做到了,但还要以“我”的感悟和体验做更进一步的衬托,哪怕是一种消极的反差也是可以增进人物的分量与叙事的实效。 就算是我在鸡蛋里挑骨头。怨就怨暮雪吧。
我和景德镇(参赛55号) 茫然的蒲公英
点评:不知为何,我起初觉得这个题目有点大,但读罢我还是明白作者的意图了,这应该是一篇励志之作,只是更多的是针对自己。可以看出作者掌控文字的能力很强,但整篇布局有些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聚不起神儿。形散而神不散才是最最至关重要的,与你共勉吧。
我和我的下一双鞋子(参赛60号) 安小茶
点评:这篇作品的文字功力没什么说的,叙事风格也是个性十足,看得出这是一位写故事的高手。然而,故事略显贫乏,缺少跌宕的情节。我不否认这种文字难以引起我的阅读兴致,就像我难以理解一双鞋子会对她产生如此大的魔力一样。我还是希望看到在这风情万种之外的东西,当然,是用同一笔力写就的东西。
我和青春的那些歌谣(参赛贴64) 董万军
点评:这是一篇让我一读再读的作品,作者忠实地记录了那段看起来不那么忠实对待的青春,这是这篇文字能够吸引人的地方。和所有人的青春过境差不多,似乎看不到与众不同之处,但那种有些颓的情绪对了,其他地方也就跟着对了。这是该作的取胜之处。 我的评并不专业,更加注重的就是文字的整体氛围。没办法,只能如此。这篇作品让我读它的时候,也想起了一些如歌往事……
我和使君子(参赛贴67) 一米幸福
点评:最早看到用第二人称写作的是亨利•詹姆斯,近来就多了,像严歌苓、高行健、莫言和朱天心。作者用“你”的眼睛去发现一种叫使君子的植物、一个侍奉卧病岳母的男人。这就像是一部慢节奏的纪录片,舒缓而恬淡,意境悠远,情景忽远忽近。作者有意营造一个迷离而略显暗晦的气氛,看似与叙事的主题难以融入进去,但却形成了一个强烈的视觉反差。看得出,作者对此是极其用心的。 也许正是这一点会引起与我不同的见解,千人千解吧。
我和我的漂泊生活(参赛91) 米粒
点评:看到最后我的心情不再坚硬,女儿的一句“妈妈,我上幼儿园了”让我心颤,她以此在向妈妈表明自己懂事了吗?在祈求妈妈的关注吗?正因为此,读了几遍我也不能对于文中的“我”施以同情。然而,我对于作者文字功力和如切身体验般的描述满怀敬意,能够令人读罢积愤难舒、如鲠在喉的文字也就若此吧。 平凡的人们创造了生活的万千景况,聪明人在其中尽情地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