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的悲欢人生——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济南章丘人。自幼工书,能文,通音律,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
约在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开始做官,曾任鸿胪少卿。他们夫妻志趣相同,到处收集名人书画和古器物。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死,赵家遭难,赵明诚弟兄均被罢官。
靖康元年,金兵围攻汴京。赵明诚去金陵奔母丧。次年,北宋亡。这时北方大乱,赵家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小部分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只身驰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那时李清照已四十七岁。在旧时代的环境中,丈夫几乎就是女子一生的全部,一旦死去了丈夫,可说完全孤弱无依了。赵明诚病重时,他的朋友张飞卿曾携一玉壶来看望他。这件事竟被人传成是他们夫妻以玉壶颂金,并听说有人已向朝廷告发。这样的政治陷害使李清照大为惊恐,她决定将家中所有的铜器等物品进献朝廷,以求得洗刷和解脱。于是,她便追随着高宗逃难的路线辗转避乱,从越州到明州,经奉化、台州入海,又经温州返回越州。最后,在绍兴二年,又从越州移居杭州。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砚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悲惨。据载,李清照曾经改嫁,但后来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她晚年流浪江南,死时年岁不可考,大约七十多岁。
李清照的诗词文章能卓越不群,主要是她喜好读书,学问渊博。她经常手不释卷,不论几案及枕上,尽都是书,终日沈醉其中。
李清照虽是女性,对酒的爱好却不比男士逊色。这在女子中少有,而其为人刚烈,又令多少须眉愧色。一首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成了千古绝唱。
李清照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可见她爱花之甚。尤其是梅,在她的词中,带梅的词最多。中国人爱梅,恐以宋人为最,“梅妻鹤子”的传说,成为千古佳话,李清照爱梅,也许受了这一风气的影响。
李清照的作品和她丰富跌宕的生平际遇是分不开的。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靖康之变将她的生活划分为美满幸福与流离困苦两个不同的时期。尤其是后期的作品,将她个人在流亡生活中,所经历的悲酸凄苦,对亡夫的怀念和对故乡沦陷的感慨,反映在词上。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谁怜樵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她的词表现了当时的国仇家恨,从她饱含血泪的诗词里,表现了当时受难者的心理,也是当时所有流亡者所遭遇国破家亡的呼唤。
所以,李清照代表了那个时代群众的心声。她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