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3-9-16 15:43 编辑
广义大兴安岭是从中俄边境漠河起始,途径阿斯哈图一直到塞罕坝与燕山余脉汇合,从东北向西南因雨水逐次减少,其植物分布从森林到草原。而狭义大兴安岭只包括森林部分。这次我们游走的是狭义大兴安岭。
我们走过的城镇
大兴安岭是蒙古高原和松嫩平原的分水岭,故其西坡比东坡常年温度低六度左右。更主要,其林区工人收入,西坡内蒙古部分比东坡黑龙江部分少了一半。西坡一千多元/月,东坡三千多。
大兴安岭西坡的水,如拉尔河、图里河、伊图里河、根河等都向西然后再折向北进入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向东、向北流,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交接处的漠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汇合,汇合以后就是著名的黑龙江上游。
大兴安岭东坡的水大都向东汇入了嫩江。本来东坡的水可以一直向东然后北折,进入黑龙江,但是在东面受到了小兴安岭的阻拦流不过去。非但如此,小兴安岭也有水系向西流,注入嫩江。被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双重夹击的嫩江被逼无奈,只能从北向南流,恰与我国江西赣江从南向北流向相反,在吉林一个小县与来自长白山的第二松花江汇合形成松花江,汇合以后的松花江向东向北经过哈尔滨以后,在同江汇入黑龙江。
不要小看黑龙江(1100亿立方米),它可是我国第四大江,其年流量仅次于长江(9300)、珠江(3300)和雅鲁藏布江(1600)排位第四,其流量比黄河(563)大一倍。
看一看中国湿润图就能明白,嫩江、松花江和黑龙江的水的来源,都是其东部的日本海,不能明白的是,何以日本海比渤海、黄海对我国供水量贡献更大?
中国湿润图
来自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嫩江水系和来自长白山的松花江水系流经的地区叫松嫩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真正的北大仓,单单黑龙江东部的原“北大荒”每年交售的粮食就能满足京津沪三地再加上陆海空三军的每年用度,就更不要说来自吉林和黑龙江西部的粮食供应了。
松嫩平原
另一个不解的问题是温度。
根河、满归和漠河的人都跟我们说,这里冬季的温度长年在零下四十度,有些时候甚至能达到零下五十度。但是不像东部地区,一到冬季北风就像刀子一样割人。记得小时候我在沈阳就有这样的感觉,北风一起,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然后就是脸上一片刀割的感觉,只能背身退着走路。而这里的冷,却是透骨的冷,没有风,一般意义上的棉衣、棉裤和棉鞋在这里根本就不起作用,必须代之以皮大衣、皮裤和皮捂了。
哈尔滨地处北纬45度,一月平均气温-23度,而比其更靠北的巴黎地处北纬48度,一月平均气温3度,柏林地处北纬52度,一月平均气温-1度。
在冬天最冷的天气,我们也能看到德国的足球联赛而在沈阳(北纬41度,一月平均气温-12度)冬季踢足球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其原因只能从下面事实中寻找。中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面对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所以中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植被分布和最多的昆虫系列。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一次次侵扰我们,不像欧洲北部有波罗的海和北海供应热量。我想也只能这样解释了吧?
再一个现象就是生活在大兴安岭西坡的鄂温克人和东坡的鄂伦春人。鄂温克人除了打猎还驯养驯鹿,而鄂伦春人则没有驯鹿。据我过去看过的资料介绍,他们本是一个部族,后来不堪沙俄的战争,渡过黑龙江来到大兴安岭,前面的人顺着路标走,由于大风吹歪了路标,后面的人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久而久之,因生活环境不同,就形成了两个部族。
今年五月我在中国的南疆西双版纳和瑞丽的腾冲,现在我又来到了祖国的北疆漠河北极村。在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了“爱辉——腾冲线”也叫“胡焕庸线”。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地理学教授胡焕庸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了这条直线,其意义在于:这条线正好与中国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叠,且线东大部分为平原、丘陵,线西为崇山峻岭;线东占地36%却供养了96%的中国人口,而线西占地64%仅供养了中国的4%的人口。问题是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条直线的两侧依然如故。
胡焕庸线
在“胡焕庸线”的北端,我从根河到满归,再从满归到漠河,然后再从漠河到北极村,一路下来都在大兴安岭的山岭中上上下下,车窗外面一会儿左边高右边低,一会儿右边高左边低,一会儿又是左右一边高,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在丛林中穿行。蓝蓝的天上漂浮着厚厚的白云,眼前的桦树林、松树林以及桦树松树杂混林变幻着奇观,带有松香气味的空气吸入口鼻,身心极度放松、惬意。
一大片松树林过来了,看着那一颗颗笔直、挺拔的松树,一派君子风度,我的心中立即响起了《我爱你中国》的旋律:“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
不知不觉,眼中流出了热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