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终极豪情 于 2013-12-30 22:52 编辑
平静的山村罩在隆冬的寒冷里,天一擦黑就没几家点灯,也不见有人在路上走,不时传来的狗叫驴嚎马嘶,打破苍穹默默的注视。村头却有一家,不太大的院子灯火通明,偶尔进出的人影,显得有些异常。小屋里暖意融融,团团围坐着十来个人,桌上的酒菜已经所剩无几。居中的是村里前任一把手,说话有些分量,也是这户人家的亲属:二大爷。
二大爷披着外衣,红光满面,一边打着酒嗝,一边拿着牙签剔牙,嘴里含含糊糊地说:“今天把大伙都找来,我不说,你们心里也应该有点谱。”说着,往上掂了掂外衣又打了一个酒嗝,拍拍身旁显得有些清瘦的老人说:“我这个兄弟老实一辈子了,养活你们俩儿子一个女儿,操劳几十年,你们都还过得去。老大俩口子前几天提出来让老二和小娟都能,啊,这个。。。拿出赡养爹妈的办法。”二大爷说完看向老大两口子,老大媳妇说:“爹妈在我这这么多年了,俺们从没说过啥,这不是今年先旱后涝收成不好,没打多少粮,怕他们老人跟着俺受苦,要不俺不能吱这声。”老大张了张嘴,没出声。这事本来就是媳妇的主意,自己也只好默认了,爹妈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子女,他们也应该管。二大爷接着说:“小娟三口在南方打工,他们几年没回来了,和他们通过电话了,也没什么章程,愿意每年拿一千块钱,你们有什么意见吗?”“没意见,大哥说行不?"老二看看大哥,大哥点点头。老二一家在城里有工作,贷款买了楼,因为路远,轻易不回来。知道这次的事关系重大,和老婆商量再三,定了万全之策,能推就推,最好不拿钱,实在不行就把老太太接来,因为媳妇一年前生小孩,老太太侍候月子,不但手脚麻利干净勤快,更做一手好菜。那样的话,不但不拿钱,还不用雇保姆了,真是一举多得。这算盘打得是噼啪乱响,差一点乐出声来。老婆在家看孩子没回来,既然有这么好的策略,自己一个人也不会吃什么亏。姐姐开了第一炮,不执行第二套方案是不行了。
老二犹豫了一会,说:“姐说拿钱了,咱当儿子的也不能落后。我的房子有贷款,孩子还小。。。这样吧,我把妈接过来,也算尽心了。”老大媳妇一听这话,心里嘀咕:本想让老二一年拿二千块钱,这小子先哭穷。不过,老太太也干不了什么累活了,只能喂喂猪、收拾收拾家,自己其实捎带脚就忙活了,有没有倒无所谓。爹虽然六十了,体格不错,再干个十多年不是问题,自己就做个顺水人情,退求其次吧。想完,向老大使个眼色,老大明白了。老大说:“这样的话,我也不好说什么,就这么定了吧。”二大爷呵呵笑着,说:“这就对了,我的老兄弟还算有福。儿女孝顺,给小辈们立个榜样,一辈留一辈嘛。兄弟,你有什么意见?”老人讷讷着,看了看老伴,老伴看看他,都轻轻摇摇头。“好!痛快,拿笔来。”老大儿子蹦蹦跳跳递过笔,又在作业本里扯了一张,铺在桌上。二大爷撸胳膊挽袖子,刷刷点点歪歪扭扭写了一张协议。二大爷闪掉外衣,站了起来,清清嗓子念到:“经开会研究,定下一份协议。老头由老大抚养到老。老太太由老二抚养到老。小娟一年一千块钱,两家各分五百。立字人:我。同意的在下面按手印,小娟有我代理。”。。。
一份协议就这样冒着热气,新鲜出炉了。结果大伙是满意的,也是圆满的。写到这里,本来就应该结束了。可是,我还要啰嗦几句。。。老人点了一支烟,默默抽了起来,他不知这一回和老伴分开,何时才能团聚。老太太看着老头,眼睛有点模糊了,她想记住老伴的模样,有些担心,自己不在,谁给他烧炕,老伴的腿有风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