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后聚首,西峡口战役抗战老兵叙戎马岁月当日活动现场,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基金成立
保家卫国,一战光史册袍泽情深,风雨吊忠魂
一名老兵在西峡口战役中失去了一只眼睛
一名老兵在地图上指认自己当年战斗过的地方
慈善基金揭牌成立
当年的战利品
阅读提示丨岁月流逝,往事渐远,八年抗战从未在他们记忆中消退。4月19日,11名参加过西峡口战役的抗战老兵,在经历了69年的沧桑岁月之后,再次相聚,共同回忆这场中国抗日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志愿者们面对老兵,齐声高喊:“记得您、感谢您、祝福您!”
□记者朱长振实习生朱笛文记者洪波摄影 再次相聚丨69年后老战友见面话往事
4月19日,阴天。天还没亮,92岁的王明辉便喊起儿子:“平顶山离这儿远,早点走。”
家住南阳镇平县曲屯镇楼子王村的王明辉,69年前曾参加过那场惨烈的西峡口战役,4月15日,大河报记者在其家中采访时告诉他,本月19日,将有十几名参加过西峡口战役的老兵在平顶山相聚,王明辉请求记者转告志愿者:“我一定要去会会这些老战友,都是90多岁的人了,这有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集结’了。”
虽然起个大早,但王明辉还是晚了。当他赶到平顶山建设路东段一家偏僻的乡野酒店时,南召的马中格,叶县的石庭堂已在那等他了。
上午10点,11名老兵齐聚酒店,大堂墙上正中位置挂着一幅当年的作战地图,一进屋,王明辉就到地图前找自己当年打过仗的地方,丁河、马鞍桥、庞家寨,另外几名老兵也都凑了过来,在自己当年杀过敌、流过血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名字,“寸土必争,小日本儿在这儿败得很惨,我一机枪扫去倒下一大片,这道沟里尸体都堆满了”,当年的机枪手马中格说道。
西峡御敌丨抗战中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
看到老兵们指认地图,专程从西峡赶来的张永祥开始给大家详述西峡口战役。这位西峡县文史委退休主任曾专门出过一本《抗日战争在西峡》的书。
1945年3月下旬,日军两万多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沿豫陕公路向西峡口进犯,企图吃掉当时在丹水镇避战的河南省政府,然后穿越西峡口,进逼西安,威胁战时陪都重庆,打通南进交通线,策应太平洋战场。当时,十万军民奋起抵抗,节节阻击,将侵略者的铁蹄抵挡在马鞍桥(今西峡重阳镇马鞍桥村)。
据了解,西峡口战役是中国八年抗战中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历经了重阳店歼灭战;大横岭、马头寨阻击争夺战;蒲塘、豆腐店歼灭战;大华山攻防战;至1945年8月17日,对拒不投降的部分日军全部围歼。这场战役以中国军队完胜告终,日军共计伤亡达18000人。
张永祥和西峡县政协委员叶玉柱主张建立纪念馆。张永祥说,日军在西峡所到之处,屠杀我同胞670人,强奸妇女270人,烧毁民房8400间,15万人流离失所。这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值得所有人铭记。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发愤图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惨痛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张永祥说。
活动现场丨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基金成立
自2012年始,大河报开始关注抗战老兵这一群体,以总计近二十个版面的篇幅连续报道抗战老兵的事迹及窘境,并开始利用96211热线平台寻找老兵。
从开始时的一百多名,到现今发现了总共600多名老兵,大河报获得的线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大河报发行中心为配合关爱老兵活动,不仅安排专人接听老兵热线,及时登记汇总,还赠送郑州周边老兵大河报报卡,让送报员成为志愿者,在送报的同时,帮助老兵打扫卫生、清洗被褥。
为让更多老兵享受到社会关爱,上周,省民政厅优抚处有关领导在慈善总会召集志愿者及大河报记者座谈。了解到河南抗战老兵的基本情况及困境后,省民政厅优抚处有关领导表示,正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优抚细则,同时将与省慈善总会商议,成立关爱老兵的专项基金。
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是与大河报在河南联合发起关爱抗战老兵活动的一家慈善机构,19日上午,11名老兵及众多志愿者见证了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基金揭牌,该基金已获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认可。
志愿者代表在活动现场发言时说,抗战时期,河南有180万热血男儿赴前线奋勇杀敌,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有很多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结束后,有相当部分的老兵解甲归田,藏功勋于心底。如今他们很多已是耄耋之年,关爱老兵刻不容缓。
中午,披红戴花的老兵们一起就餐,共叙旧事。
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罗文山为纪念西峡口战役69周年,特意从台北发来题词——“保家卫国,一战功名光史册;袍泽情深,八方风雨吊忠魂”,苍劲有力的大字,用一个精美镜框装裱,在老兵们合影时交到每一名到场的老兵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