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般若山人 于 2014-5-7 07:01 编辑
到今天,这个历时一个月零两天的“梦回故乡”系列,暂时要画上一个逗号了。
这组随笔,原本并不在我的年度写作计划之中。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意外惊喜,抑或可以称之为意外收获。
一个多月前,我正在为如何继续那个写给故乡的长篇小说发愁。
早在两年前,并不擅长写小说的我立志要写一部反映家乡生活的长篇,着力刻画人性的复杂与觉醒、农民的坚忍与失落、传统乡村的虚假繁荣与逐步衰落,以我的视角还原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填化进程带给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巨大冲击。
我无力像贾平凹、陈忠实写出《秦腔》、《白鹿原》那样的巨著为故乡立传,我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寄托我对故乡深深怀念和无尽相思。
但对于一个纯业余的文字爱发者来说,这谈何容易?磕磕巴巴写了六七万字,汤汤水水开了头,便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写不下去了。
可我不想就此放弃。这不是我的性格,,也有悖于我的初衷,更有悖于内心对故乡那份刻骨铭心的牵挂。
迷茫之际,我走进了重庆万州的平湖论坛,在这个与我故乡只有一山之隔的乡情论坛里,努力寻找每一个与故乡有关的记忆片断,试图从中找到更加贴近故乡实际的原生态素材。
也算是机缘巧合吧,无意之中,我翻看了文友“李小草”的所有文章,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地名、人名和我从小经历过的生活场景。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还跑到她的QQ空间里,把那些原创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个遍。
应该说,我们早就互相关注地彼此的文章,我也知道”李小草”是老家附近的人,我们还在一起聊过老家的人和事。.但也仅仅如此而已,至少我对她没有过多的了解。
这一回,我终于有机会深入了解“李小草”别具一格的文字世界。正是她的文章里,我得知她是一名高中地理老师,实际叫李晓辉,如今在万州教书。我还得知她曾经在我读初中的胡家中心小学教过书。更为巧合的是。她的老家竟然与离我舅舅家很近。依起来她和我小舅妈还是一家人。
一问母亲,老人家对晓辉老师的家人非常熟悉,很轻松地就叫出了她爷爷、父亲、叔叔的名字,还说他们都是医术精湛的好医生。不仅如此,母亲的一个初中女同学还是晓辉老师的婶娘。
看看,在网络的帮助下,世界变得多小,即便相隔数千里,一不小心,我们就会遇到熟人。
按照继父的辈份,我应该叫晓辉老师一声姐姐。晓辉老师也乐意认我这个弟弟,于是我们就姐弟相称,通过彼此的文章进行着看似遥不可及、实则近在咫尺的思想交流。
晓辉姐写了很多与故乡有关的文章,有散文,有随笔,有小说,体裁广泛,内容多多,尽显对故乡的牵挂和依恋。
看了晓辉姐的文章,我对乡愁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
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像我这样远离故土、多年难得回老家一次的游子才会如此强烈的思念故乡,没想到离老家只有一山之隔、顶多半天就能抵达老屋的晓辉姐也会如此深切地牵挂故乡。
原来,乡愁是没有距离的,哪怕近在咫尺,也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原来,乡愁是会相互传染的,哪怕相隔遥远,亦会使那份牵挂和思念更加绵长。
看了晓辉姐的文章,我也有了写一写故乡往事、说一说儿时趣事的冲动。
于是便有了这个”梦回故乡”系列,有了这30篇随性而写、有感而发的思乡文字。
老实说,写这组随笔,我没有什么目的,既不为发表,也不为出书,纯粹是寄托一下无处安放的乡愁罢了。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意图,不过是自私地希望工业化城镇化的时代大潮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我们这些游子有时间记住故乡的模样,有时间记录下正在消失的故乡风景。
我不在意、不喜欢我的故乡以城市的模样融入大自然,也不期望、不乐意以城镇居民的身份望见故乡的山、看见故乡的水,我只希望我记得住故乡的模样,记得住既渐行渐远、又越走越近的乡愁。
我只希望通过我的忠实记录,让故乡在文字里永生。
值得欣慰的是,这组随笔引起了文友们的关注和喜爱,不少朋友纷纷跟帖,和我一起回忆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起回味儿时的点点滴滴。故乡纸媒的副刊编辑还看中了一篇文章,准备给予发表。这种彼此间的平等交流,这种被关注、被认可的经历,无疑是让人开心和舒坦的。
是的,我很享受文字带给我的那份从容淡定和无世与争,也很乐意通过文字让自己不断成长,乐意看到自己的文字带给感兴趣的文友一份温暖、一丝温情、一缕温馨。
还是那句话,我愿用我温情的文字,温暖天下原本孤寂的心灵。 |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