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空谷的回音 于 2014-5-11 23:19 编辑
近距离的柏杨
儿子礼品中还有一本老人家的新作《家园》,也就是后来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后市场上常见到的台湾版式的书籍。封面上提要式的写着:何处是家园,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家园。家园二字,饱含着老人家半个世纪的乡情。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家园,表示着老人家的苦涩和无奈。 老人家回河南,官方是按照接待台湾名流的规格,由一位省委常委、副省长(不是常务副省长)接待。这位副省长也是河南人,见面就用河南话叫“老乡”。当时的政治气候,恐怕只有叫“老乡”最为合适了。乡土,乡音,乡情,老人家一下子就沉浸其中,潸然泪下。 老人家感慨系之:在台湾,我被称为外省人;回大陆,被称为台胞;只有回到河南,才被叫作老乡;家乡好啊! 据悉,河南官方研究接待规格时,对老人家也作了深入的分析。老人家坐过国民党的牢房,表明了是反对国民党的;想在大陆设立青年文学奖,明摆着是爱国的;由此可基本定位为爱国的台湾著名人士;由一位常委、副省长出面接待,就照顾了党政两个方面。 老人家的《家园》,叙述了他怎么离家去太,此次回乡的见闻和感慨,以期望家乡更快好起来的心情,披露了现今大陆的诸多负面。 当时我惊异的是,老人家怎么了解了这么多的负面情况!如今看来,老人家所披露的负面情况,大都已见诸报刊,然而在80年代末,尤其是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只能用“反动”二字来概括。恐怕立即会有一系列的追查动作紧随《家园》的发行了。 我感到宽慰的是,老人家在书中对河南并没有丝毫的针砭,这样河南就避免了一系列的追查、追问,我的家庭就避免了一场风波,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前后政治运动的人,都明白那种风波的力度和可怕。可以想到的原因是,现在河南的景象与老人家离开家乡时的境况实在太悬殊了,毕竟解放后已有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何况改革开放也有了十来年的光景?但其中有没有掺杂老人家的情绪、情感、情致呢?据悉,河南接待老人家的规格是最高的,上海、北京、陕西等都是应付了事。 历史没有假设,但一定有正确和错误、应该与不应该之分。在北京,如果出来一位够份量的领导人,对老人家说:大陆虽然改革开放十来年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和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您老见多识广,多走走看看,多提意见多提建议,希望您老首次回来开心快乐、旅途愉快!就这么打官腔,把丑话说到前头,给老人家一个潜台词——带走好印象,留下歹意见,老人家还会写这本《家园》吗?还会说大陆的“坏话”吗?还会说出有自由的地方就是家园吗? 思乡,念乡,希望家乡希望祖国尽快地好起来,这是任何一名游子都会有的情结,何况家乡还有老人家的亲人、乡亲?老人家不是那种没心没肺的无情之人。即使像笔者这样仇恨家乡、厌恶家乡、决不愿回家乡的人,不也时时想起小时候家乡淳朴的乡情、宜人的风情?不也时时记起小时候的清清溪流、呼啸山风?无论家乡给你留下多少困厄、窘迫、难堪,留下多少伤疤和隐痛,但家乡的泥土、家乡的风情、家乡的魂魄,早已侵入了人的骨髓,成为一种抹不掉的遗传基因和生命密码。家乡,就是解读遗传基因和生命密码的钥匙。 儿子对老人家的印象一直很质朴,说老人家是很有知识的爷爷,比老家的爷爷有知识。 《家园》中对大陆当时负面的披露,像是文学色彩浓厚的新闻报道,给人整体的感觉是——这些的确是问题,的确是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的确是尽早解决的问题。任何一名文字功底好、心有良知的大陆记者,也会这样报道的,如果允许报道的话。 民生富庶,国家强盛,不是中华民族之愿吗? 民主自由,这不是百年来志士仁人浴血奋斗的目标吗? 写于柏杨老逝世半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