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4-6-12 07:37 编辑
《归来》动了谁的奶酪?
当下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正在各大院线热映,而此片引起的各种争议也纷至沓来。
日前,有一位据说是什么专家学者的撰文猛轰《归来》,就差喊出文革期间耳熟能详的对一些文艺作品的统称:“大毒草”了。这种动辄就端着批倒批臭架势出来要为一段历史站街,站台的货色不鲜见,说句玩不是玩笑的话:“一部电影而已,你们紧张什么?”
早晨听广播,电台里两个年轻的节目主持人也在谈这部影片,所以多听了两句,其中一个女主持人说:“我看了,没特别的感受,感觉电影里的那个故事距离我们好远啊。”就这一句,让我关掉了收音机。
这毕竟不是那个动不动就逼着人们写什么“观后感”“小评论”的时代,你看了一部影片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没什么感受,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但是,你要说电影里讲述的那个故事距离今天很远,我觉得真的是不能苟同。
远吗?几十年前的事情?如果这都远,那我们的历史岂不是更没有丝毫的价值和意义?
说电影《归来》就不能不说它的剧本来源,上海作家严歌苓女士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因为我一直觉得,电影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电影更多的是画面语言,而小说则完全是靠着实打实的文字来讲述,来描摹。所以,电影永远不可能企及到小说的高度。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内心是比较认同张艺谋这部片子的视角的,因为比起原作的长篇巨制,张艺谋只是截取了这部小说的片段,通过荧幕来讲述这个在我看来也算是“惨绝人寰”的故事。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的是,这部影片据说被剪辑成今天这个公演的样子,它被咔嚓掉了些什么呢?大概张艺谋不好说,也不能说。
毫无疑问的是,电影远远比不上小说的深度,宽度,虽然陈道明,巩俐们的演技已经可以用“出神入化”的说辞,但是,电影在纵深度的揭示上,只能是短暂的。没有小说那么跨越时代的长度,《归来》只是在循着原作的基脉上,延伸出的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尽管开篇陆焉识的逃跑有些唐突,交代的不是很明确,但是,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那个时代。也许那个电台节目主持人说的没错,其实,这部影片更多是给那个时代亲历者们看的。逃跑“归来”的陆焉识,只是为了看看他深爱的女人冯婉喻,却被一心“上进”,想跳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女一号的女儿丹丹举报,于是在火车站,他被缉捕归案。而目睹这一切的冯婉喻在撕心裂肺的呼喊声中,失去了对她挚爱的人应有的记忆。而影片着重描述的是,平反归来之后的陆焉识,为了唤醒他深爱的女人,对她的记忆,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这样的故事,在荒诞的文革期间有什么奇怪的吗?比这个更惨的故事在那段岁月里难道不是比比皆是吗?
“亲人相见不相识”,这是一个多大的悲剧,记忆被谁撕裂抹去?这难道不该思考问责?陆焉识用尽了一切方式,想唤醒他深爱的女人冯婉喻对他的记忆,无奈,终成一场空梦。早已经被那个时代洗去了对爱人该有的记忆的冯婉喻面对自己的爱人,却形同陌路,她只是守着她心中的那个“陆焉识”,所以,她一次次在5日那天,风雨无阻的举着写着“陆焉识”名字的牌子,一次次继续着她执拗却永远不会“归来”的等待。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冬,岁月最后幻化成的影片结尾是,老去的陆焉识用三轮车载着苍老的冯婉喻一起来到车站,举起那个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
你可以离去或者不存在,但是,你不能用如此悲叹的方式,站在亲人面前,亲人却视你如陌路。
谁让冯婉喻失忆的?谁让一身才华的陆焉识在戈壁沙漠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们在叹息人生命运的时候,难道不能问一句:是哪一个混蛋造就了这一切吗?
《归来》的故事,其实只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文革期间发生的那些故事里的一朵浪花而已,为何这一朵浪花,就能让一些东西们感到浑身不舒服?你们怕什么?《归来》动了你们那根神经,动了你们谁家的奶酪?以至于你们如丧考妣一样,迫不及待的出来谴责它?这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要论深度和广度,它远远不如小说《陆犯焉识》,是不是你们要是看了《陆犯焉识》会彻底“失心疯”?!
依然要多说几句,不能不佩服陈道明与巩俐的“老戏骨”,在整部影片里,对白不是很多,画面也很阴郁,但是,两个人的心理世界,举手投足都演绎的十分精彩,这大概就是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了。
我看完《归来》没有哭,虽然这个悲催的故事很容易让同代人掬一捧等同深受的泪水,而在我看来,那个荒诞的时代,远远比这个邪乎的多。相比较而言,我倒是觉得几十年前的另一部片子《芙蓉镇》更有深度。
但《归来》依然不失为难得的一部好影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对自己的过错都没有承认的勇气和胆识,谈什么站立?所以,1970年,在华沙德国总理勃兰特一跪,让德国人站起来了。如果我们还因为一部电影而如此胆战心惊,真的想问问:
你还有救吗? 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