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令发布遗址
文/马成云
要记住寻甸革命历史,首先得记住鲁口哨、大汤姑。在诺大的中国地图上,鲁口哨、大汤姑是两个找不到的小点点,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两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因其与党和红军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显得不同寻常。1935年初,中国革命处于紧要关头,红军该何去何从?无休止的争论无济于事,信仰是一盏明灯,在茫茫夜空中照亮了苦难征程。
4月29日,中央红军长征路经鲁口哨、大汤姑地区,党中央、中革军委在此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金沙江两岸空虚,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转入川西创立苏维埃根据地的根本方针,现在已有实现的可能了。”并指出:“我野战军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起苏区根据地。”
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给红军带来了转机,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光阴似箭,一晃七十九年过去了,鲁口哨、大汤姑长大了,它们没有在时光中缩水,原来两个村的九十多户人家已增加了一倍,房屋看上去没有多大变化,偶尔夹杂着几间砖房,村民还是那样的善良纯朴,种的依然是小麦、蚕豆和玉米。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与土地相依为命。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平静,平静得像凤龙湾流淌的水,微风拂过,泛起点点涟漪。
没有谁能确切地记起“渡江令”是在这两个小村庄中的哪一间房屋里诞生。当年的情形是,中国正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寻甸与马龙两县交界处这两个偏僻的小村庄似乎对外界所发生的一切知之甚少,村民们压根儿就不知道红军从天而降是怎么一回事,更不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那年头,经验告诉灾难深重的中国老百姓,来了军队不是抓丁就是派款。三十六计走为上,远远地跑了躲起来最好不过。谁能料到,中央军委纵队只在鲁口哨、大汤姑住了一天,这里却成为历史的一个惊叹!
历史的剧照,不能成为冷却的话题;记住昨天,才能清醒地走向未来。寻甸县城的东边是七星,七星镇的东边是高田村委会鲁口哨、大汤姑。这两个村中,当年红军到来之前出生而如今还健在的村民只剩下四人了,八十六岁高龄的张鸿刚老人精神矍铄,非常乐意为世人讲述红军的故事。他们多么希望在这里建一个红军长征纪念馆,让鲁口哨、大汤姑沐浴着金色的光辉,晨曦中鸡鸣犬吠,夕阳里炊烟摇曳,成为亘古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