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流云野风 于 2014-7-4 12:23 编辑
学海无涯苦作舟(原创)
写一篇主流作品,那么雅俗共赏,交流也会很多。是因为在主流意识中的人很多,或者说,主流易于理解是因为成为日常而使身处日常环境的人们熟极而流。主流存在于被动思维中,推动了主动意识做非主动的运行。
写一篇非主流写法的小文章,叙述在不了解底细的地方做不合其地时宜的事情,会招致围攻,不自量力的结果就是连仅有的所得也会失去。那的确是一种虽小但已开始闪耀的存在。
只留下不易明显联系的线索,断开惯常的细致讲述,留下画面让读者自己思考。这是非主流的写法。非主流的参与者不会很多,一直都有相应的族群;习惯分析思维并有相同语境的人才容易理解。或者那些知识丰富,擅长分析剖解,能够深入透析各种写法的人才行。
是的,首先应该知道作者的创作意图,毕竟是别人的作品,带有作者的创作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读者,我们才可能互相了解,只把自己当做例外,只要求他人理解自己,或者不去理解他人的意图,就无法知道对方的想法了。
表达的时候也要给予必要的线索,让对方联系起来分析具体内容。比如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小说中“连一片纸片和灰烬也不放过”,这样故意留下来线索,当然,作品中也有其它的线索。
现在的读者太习惯由作者说明白所有内容了,个人的剖析能力已经退化,很多人只好问为什么,失去了主动思考的意识。
停留在浅白的状态中,所能理解与所能思想的也会停留在易于行进的宽阔、平缓的环境中,一旦遭遇崎岖不平的山路或深沉的水域就无法越过了。
留下线索是为了有迹可寻,犹如推理一般深入思考,深入思考会带来对自身具有革命性的改变,每一次的解决都是一次思想的迅速加深。有很多乐在其中的人,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相应的探索性的实验作品,或者就成就了全新的笔法或流派。
人生一直都在前进着,我们小时候读机器猫,然后读机器岛,后来读青年文摘,呼啸山庄,有些人去读诗经、论语,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有些人看得懂高更和梵高的作品,有些人只接触身边的日常,也不去爬山,也不去潜水,只会饮茶,不知道咖啡,也不知道什么是法式咖啡?
人们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基准,就是无论是法式咖啡,还是拿铁咖啡,它的本质是咖啡,咖啡是给人喝的;写作也一样,无论怎样看似晦涩难懂的作品,只要作者是想要我以外的人知道,就会留下必要的可以连接分析的线索,就不会有读不懂的文章,真正不肯读懂的,恐怕是我们那颗充满偏见的心吧?人的作品,不会脱离人的思维,所以有人几乎能解读任何流派的作品。
水可以有主流,也可以有支流,这本来就是自然存在的,但多数在主流中的人看到了支流,也把意识留在主流中。对支流认识匮乏的人多半也会选择留在熟悉的环境中。
如此,我们才拒绝自己所不喜欢的,所不了解的,不肯存异的心使我们拒绝非我的存在;而这也包括我们要一直冷战下去?还是谋求理解?
如果有人获得喝咖啡的乐趣,那么也会有人得到相互理解的乐趣。
2014.7.4日7点36分北斗六星论坛随笔/流云野风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