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5-8-21 18:27 编辑
文/归隐宋朝
“七夕”是母亲的生日,相较于这一天的特殊意义,我母亲的生日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嘲讽。
母亲一生都在追赶着我的父亲,从风华正茂一直到垂垂暮年。终于,她累了,蹒跚的脚步戛然而止。其实,父亲一直在原地踏步,母亲不过是围着他绕圈跑,但那是她的轨迹。
父母同龄,是大学同学。原本母亲高一年级,因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她被选为吉林省代表团成员,脱课集中训练)矬了一年,这样遇见了我父亲。那时我大舅已经在长春安家,接来姥姥与他同住,家乡再无亲人,我妈也就随之视这个家为自己的家。事情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妈在校入党,学校也培养她留校任教。如此一来,她就可以在长春安家立业。但是,自从遇见我父亲一切都变了。我父亲是“黑五类”,毕业分配自然而然的被分到最偏远地区,抗联杨靖宇将军罹难地——靖宇县。
半年后,思念我父亲快要发疯的母亲,辞掉了学校的位置,改派到我父亲的分配地。当时,母亲跟姥姥、大舅吵得很凶,她等于是离家出走的。当她见到我父亲时,怀里揣的档案里还有一个党内警告的处分。
他俩迅速结婚,这是一桩在当时还很少见的异族婚姻,我父亲是汉族,母亲是朝鲜族。他们的婚姻遭到了双方家族的抵制,内外交困成了这个婚姻的唯一特色。许多年以后,母亲回忆起结婚的情景时依然神情黯然,参加婚礼的就单位的几个同志,单位领导看见他倆只有我父亲一床铺盖,就从家里拿来为孩子准备的两床婚被,这让我父母感动得直掉眼泪。
两年后,当母亲独自一人(我父亲进了五七干校)挺着大肚子来到我奶奶家时,我奶奶首次见到了唯一的儿媳,娘俩的隔阂在瞬间冰释(母亲对我奶奶充满感激,她俩终生没红过一次脸)。几天后,母亲产下了我哥哥,满月后她又独自离开回到了我父亲身边。我母亲一生对我哥哥心怀愧疚,我无法想象她是怀着怎样心情走的。此后,她每天都要悄悄把奶水挤掉,不久患了乳腺炎,受了很大的罪。
等我记事的时候,父母被调往更加偏僻的林区——龙泉。我则长期住在县城的保姆家里,差不多十天半月能的我母亲见上一面,每次她都是来去匆匆。我四岁时跟母亲出了一次远门,印象里倒了几次火车,去的是和龙县的三姨家。母亲说,我姥姥病重快死了。
可姥姥并没有死,而且很健康,她只是太想我妈了,就让三姨打电报“母病危,速归”。我姥姥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了,总是弯着。我记得我妈妈跪在地上不起来,我姥姥一个劲儿地拍她,还有我三姨,她们哭作一团。后来我知道,她们已经六年没见面了。姥姥说的话我听不懂,可她每天都背着我到处转。我们在三姨家住了四天,走的时候母亲又给姥姥跪了很长时间。这是我唯一一次见过我姥姥,几年后她去世时,我在吉林市三姑家。1990年重阳节,在我母亲的召集下,回延边的故乡给姥姥、老爷并骨,攒坟、立碑,母亲身穿民族服装领着我们晚辈在坟前行礼,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她穿民族服装。那时,大舅、大姨、二姨均已离世,我突然感到,母亲是那么的孤单!那年她才52岁。
我父亲从“五七”干校“毕业”后,被安排在龙泉农科所工作,五年后,组织想抽调他回县城,父亲说,既然是回县城那就回我的老家吧。他们在那个山区呆了整整十年!然而,造化弄人,调到老家不到一年,父亲又被调往省城长春,父母开始两地分居。两年后,母亲放弃了副县长的竞选,调去省城与父亲团聚。那时,我在奶奶家读小学,哥哥在吉林市读中学,家还是四分五裂。
等到我回省城时,我们家住办公室,我得等到下班以后才能回家。父亲常年去海南岛育种,哥哥在哈尔滨读大学,家里只剩母亲和我。母亲每年两次去海南看我父亲,每次来去一个月,若是赶上假期,我就回我奶奶家,省城的家就没人了。我哥哥大学毕业后,我就没怎么见过他,他先是分到北京,后被派往科威特。海湾战争后他去了日本,入籍至今。所以,二十年前我家分离是常态,但只有父母从未真正分开过。我母亲一直在追逐着我父亲的脚步,整整一生,放弃了自己的一切!
今年3月29日凌晨,父亲给我打电话,你妈不舒服。我突然预感到什么,叫了救护车。我是和救护车同时到父母的小区,母亲虽然难受但十分清醒,她坚持让我父亲留在家里。一路上,她没说一句话,只是一直攥着我的手。10点钟,母亲示意我想坐起来,我扶她坐起并在她背后加了两个枕头,她说,给你爸打电话让他来吧。半小时后,父亲来了,问她,怎么样?母亲说,好多了。我出去办理住院手续,差不多有40分钟的时间,等我回来时,看见母亲正靠在父亲的怀里说着什么。这时,我出去接了一个电话,突然听见父亲喊“大夫!”我冲进去一看,母亲已经休克……
给母亲换衣服时,舅妈说,你妈给自己做了装老衣服,三天前还穿着给我看过。我以为是朝鲜族服装,可取来一看,是汉族衣服。舅妈说,当时你妈说过,既然嫁入了汉族家,有朝一日就按汉族的规矩办吧。这就是我母亲!她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归宿。
在整理她衣物时,发现了一个笔记本,里面有一篇纪念我姥姥的文章(附后),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写的。问我父亲他也不知道。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我父亲从未见过我姥姥!我更是难以理解母亲对父亲的感情,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情吗?
我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我从见过他对我母亲做过什么浪漫的事情,母亲为父亲的吃穿从不吝惜,可她自己却很节俭,较为贵重的衣服和包都是我给买的。以前她炒菜特难吃,可为了我爸竟然上了老年大学饮食班。母亲曾对我说过,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姥姥。我死后你就把我的骨灰撒到你姥姥的坟前吧。现在看来,为了父亲她又食言了。
七夕,是您的生日。我没有回家,我不知道父亲会不会给您过,还是我一个人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