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具有最大的说服力 前几日,看了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老大的幸福》,感慨颇深,理由不光是“老大”的曲折经历和“老大”所持的幸福观,还有“老大”对弟弟妹妹、对“梅好”、对“梅好的儿子”和对其他人的真诚友好态度。他对别人的爱,感化、带动了他周围的人,使他们对这么一个身份非常普通的人都有好感、都十分尊重,甚至都很敬佩和感激。 引发我更多感慨的剧情 是第27集的一个细节: 傅老二等兄妹四人一直反对大哥与“梅好”的接触(“梅好”,是打工的单身女人,带着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人很善良但很自卑),他们试图阻断这两个人的情感发展,当他们的大哥领着“梅好”去见他们时,他们都用敷衍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老大”在回到“梅好”租的房子之前,生气地向二弟发出警告:三天之内,必须领着弟弟妹妹去租的那个房子见你们的大嫂,否则,以后就别见你的大哥了。老二接到电话,知道大哥生气了,连忙找那哥几个商议对策,最后不得不赔笑答应“都去看大嫂”。 这种赔笑不是假装的。纵观全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自始至终都对大哥恭恭敬敬、客客气气而没有对大哥有过任何的直接顶撞,哥几个对“老大”的情感自始至终都是关心和疼爱,如果没有这种手足之情,也绝对不会不顾大哥的感受去集体欺骗大哥——对大哥实施“幸福的绑架”以及后来实施的“绑架大哥的幸福”,虽然他们把自己的幸福观强加给了大哥,让大哥接受得别别扭扭、无所适从,其做法虽然违背了大哥的心愿,甚至让观众们都很为大哥打抱不平,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是符合人常之情的,因为他们想回报自己的大哥、想照顾好自己的大哥! 按常理说,“老大”不是高官,不是富商,不是明星,只是一个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好像他对另外哥几个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力度让他们“必须”如何如何,可事实是,另外哥几个“照办”了——真去见“大嫂”了,尽管事前以老二为首的另外哥妹四人对相关事宜作了手脚,并且最后让大哥非常失落。 这其中的原因不能不引人深思。当初大哥给了弟弟妹妹们巨大的兄长爱,甚至达到“父爱”的程度,大哥用爱扶持了弟弟妹妹长大成人,使他们各有事业。这种爱,还以大哥去了北京仍不忘给弟弟妹妹带小米和咸鸭蛋、解除弟弟妹妹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惑这些形式持续着。我想,再傻的人也能看出个所以然来,大哥的爱虽然朴素,却是真爱和博爱,这种爱,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不用争吵、不用粗暴;这种爱,能感化和说服所有与他持不同见解的人,能让所有受过这种真爱帮助的人们去尊重、谦让、回报这个憨厚、热情、乐观、幽默的人。这种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具有最大的说服力。矛盾几方较量的结果,不是合起伙来想善意改变大哥生活状态的另外哥几个和老二公司里的某些人(比如歧视和耍戏过“老大”的“小王”)赢了,而是“老大”赢了,这种赢,与其说是“老大”固执己见的胜利,不如说成是“爱”的胜利——得知弟弟妹妹是劝退“梅好”而成为干预自己前景看好的婚姻的责任人时,也没有对弟弟妹妹大发雷霆,仅仅是感到意外、有几分遗憾和无奈而已;不仅如此,还担心弟弟妹妹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反倒安慰弟弟妹妹,并十分感人地给他们讲出了他的经历,向弟弟妹妹解读了他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当“老大”得知“小王”是因为他不懂英语而戏弄地用英语称呼他为“傻瓜”时,他没有翻脸报复,而是找了一个恰当的机会含蓄地指出了小王的不妥并既往不咎;在当 “梅好”“绝情”地离他而去却又不给任何解释并且要和“夏总”结婚时,“老大”也没有沮丧,没有指责,只有祝福,只有给“梅好”减轻负担的实际行动——把“梅好”的那个患病的孩子领到自己的身边来抚养。 “老大”的爱,在他待人接物中很微妙的生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宽容、洒脱、豁达;善良地帮助别人(尤其同情弱势群体)不图回报、无怨无悔、一如既往;他的爱就代表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爱的胜利,还体现在他纠正了世俗之人(包括他的弟弟妹妹们)的狭隘幸福观——幸福,不单纯是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还包括奉献爱心给自己带来的喜悦,包括适应生活、不好高骛远、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取所得到的快乐感。 “老大”的弟弟妹妹们对哥哥的好意、观众对 “老大”的惦记、信服并一致隔着荧屏预祝他和“梅好”能够顺利结合的直接原因就是—— “老大”愿意给他人奉献爱。 爱,不是虚情假意的怜悯和装腔作势地问寒问暖,也不是卖弄人情、巧言令色地骗取他人的好评和钱财,更不是言不由衷、表里不一地空洞说教,它是实实在在、甘心情愿地鼎力相助;是不求张扬、默默无闻地执著奉献!爱,肯定要付出代价,但它所换来的,一定是人们对施爱之人最大程度的认可和感恩。 剧中人物及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剧中“老大”的成功不能不对现实的我们在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所启迪——爱,具有最大的说服力,它能胜过一切雄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