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5-7-20 20:40 编辑
7月20日。星期一。多云。
昨天约好几个文友碰头,往返候车途中,偷空看《天池小小说》2015年第三期,剩下来的几篇到今天全部看完了。正好扉页文字里有一段话非常吻合彼时的心情:“同样是聚餐,同样是喝酒,关键是对饮的人是谁。这时喝的已不是酒了,是心情,这时眺望的远方,即使是荒凉的草木,心头也满是葱茏。”
前面都是题外话。我在写聚会点滴的时候,会着力描画。而此刻,言归正传写读书日记。
这一期的文字里有几篇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说别的文字不好,只是各人所偏向的风格而已。比如于心亮的《台风》,男主人公步步为营,装得道貌岸然,正义凛然,完全不露痕迹,将栽赃嫁祸实施得天衣无缝,而第一人称的使用增强了真实感,似乎细节都发生在眼前,结尾抖开包袱,解开谜题,忽而让人惊悚,觉出人心的险恶,小说的亮点或者说特色就在这里,也恰好是我所喜欢的格调。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好像一直在思考人性这个东西,于我而言,似乎一直困囿在狭长的甬道里,不能找到出口,而这篇一个激灵之后我似乎陷得更深了。
最能让我共鸣的是张迎春的《荆轲之死》,一段生死绝恋被推出画面:一个女子崇拜荆轲,对他的为人、剑术赞不绝口,尤其是刺秦计划的完美,更令她迷恋到极致。她想为他生个儿子,一种不可遏制的愿望,她为他绣好的有大片燕国国土的地图,一件谁见了都舍不得放手的艺术品,但同时她施计迷醉了他,并成功孕育了一个小生命,在孩子诞生的时刻,她的灵魂微笑着飘起来,义无反顾地追随他而去……故事很唯美很凄婉,弥漫着浪漫气息,将易水之畔风萧萧的悲壮,冲淡了不少,这种走笔模式和格调,将历史揉融得人性化十足,好像是另一种精神的延续。这篇文章有点刺激我的灵感,似乎我总要仿写一篇才能罢休,很多时候读别人的文字或者与他人交流,都能触动我们某一根敏锐的弦,或者就此牵连出一串优美的音符,也不是不可能哦。
还有一篇极短小的,引人思考生命价值的,伍福的《两个病人》。两个患相同病症的,结局却迥异:一个在亲人的呼天抢地的哭声中离开了人生,一个却恢复得很好,并且出院了。归根结底是后者为家庭所累——需要他操心的地方太多,他还有很多未了的责任,他是家庭的顶梁柱,所以他不能死,或者说死不下去,于是,他活了下来,内动力或者意志力作用的结果吧?这让我想起来前几年参与调解的一对夫妻状况,他们已经闹得很僵不可开交,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会离婚了,但当我介入进去才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男的最苦恼的是,他虽然觉得已经山穷水尽了,但却不放心妻子,意思是她离开了他,在社会上是无法存活的,他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无独有偶的是,她也认为走不下去,却担心离开了她,他根本就不懂照顾自己,经常活得晨昏颠倒。结局是:看似摇摇欲坠的婚姻大厦最终又站稳了。他们被表面的争吵迷惑了,实则他们依赖着彼此的依赖。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这里:不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恰恰在于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牵绊——多么痛的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