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10-21 08:13 编辑
旅游乱象如何根治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听到最多的话题是38元一只的“青岛海虾”,瞬间崩塌了在心中对这座沿海景观城市的印象。其实,如果说这种宰客行为仅仅偏属于青岛,未免有些苛责,放眼看去,这种公然宰客没商量的缺德行为,那个旅游城市,旅游景点不存在?
国家旅游局总不能被事实一次次的打脸,于是也算出“重拳”,给一批旅游挂牌景区要么降级,要么摘牌的处理,应当说,这算是有所为了。
山海关旅游景区由5A级被摘牌,大概是近期旅游总局祭出的重拳之一。当然被摘牌的山海关相关方面也算是咎由自取,且不说它的旅游局长如何痛哭流涕的言称自己是“罪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朋友不久前跟团旅游去了趟台湾,一来一去八日,行程基本绕着台湾转了一圈。用他的话说,挺辛苦,也挺烦。所谓辛苦,八天把台湾转遍了,这行程自然很紧凑,所谓很烦是因为几乎所有旅游团都会有的“通病”,带你购物。当然,按照朋友的说法是,台湾那边接团的导游,总体的素质还是不错,人家不强迫你购物,但是,你若两手空空,他的脸色也肯定不好看。
问题出在哪儿?
天底下哪有免费的午餐?你只看到旅行费用的价格诱人,就该想到后面有等着你的一些东西。所以,要知道,如此近乎于倒贴的旅游后面,一定是有利益诉求的。人家旅游机构不是活雷锋,不会给你大馅饼笑眯眯的看着你吃,你噎了还给你递上水。便宜的背后,就是购物,所谓自愿的,半自愿的,强迫的,甚至是动粗的。
你想一想这场景,原本是想快乐旅游,人家把你带到购物点,你却一毛不拔,你不购物,他如何拿回扣返点?导游和旅行社也要生存吃饭,所以,在利益的捆绑之下,你不购物,就等于断了人家的生路,他还会给你好脸色,那才怪。
一直有各种关于在香港旅游不购物导致导游辱骂,撕扯,吵架的事件发生,最近,这事儿终于闹出了人命,昨天新闻报道,一个在港的旅游团其中的几个人,因为购物和导游发生矛盾,最后居然被殴打致死。
看这样的新闻,总体两个字:惊悚。
好端端的原本是以为快乐的旅游,结果把命搭上了,这那里是旅游,这分明是送死。惊悚之余,对香港这个地方的恶感继续上升。就算他没购物,就算他影响了你导游和店家的收入,至于将人置于死地吗?这行为已经早已经超出了原本属于利益纠葛,而成为刑事命案,这简直就是给香港旅游兜头倒污水。
从内地到香港,乃至到台湾,强制性的旅游购物,成为一种顽疾,顽疾的背后交媾的就是利益。如果说38元的虾,让人们在愤怒之余还能苦笑,到命丧香港旅游,只能瞠目了。
这一刻,必须要说,旅游是不错的休闲放松,但是,一定要知道,这世界没有没费的午餐,便宜的背后,一定有“文章”,一定有“陷阱”。你敢加入这样的团,你就该有这方面的准备。
从另外一个侧面说,国内旅游的种种乱象,还是在于监管的不利。
你无法想象,为何青岛38元一只的海虾事件曝光之后,青岛方面怎么就马上做出了对这家店罚款九万的处理,依据何在?这分明是做样子给人看的。
摘了五A的牌,山海关会不会知耻后勇?重整河山待后生?
而那些还在继续举着宰客刀刃的旅游景点,那些名实不符的旅游噱头,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那些直接捆绑和交媾着利益的行为,会得到根治吗?
恕我直言,不会根治。无非是抓倒霉鬼,而不能得到行业的规范和彻底的治理。
如此说来,个人感觉,根子还是在这个行业的决定层面上,没有严格的制约规范,自然也有衍生了这许多让人厌恶的行为。
而作为旅游者确实应当想清楚,便宜的行程价格背后,一定有不便宜的东西在等着你,如果明知道是陷阱还要往里跳,那只能说有点咎由自取了。 2015年10月21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