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时事博弈台5】科学素养基准怎样才能准?
查看: 16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博弈台5】科学素养基准怎样才能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4-26 1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4-26 16:40 编辑

何三畏
《南方人物周刊》主笔,资深评论员。他报道了“地沟油” 的“ 政治正确” 、富士康与“全国平均自杀率”、中国特色的爱情市场、让劳动者的痛苦有地方申告等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科学素质必须包括责任精神
这回牛顿哭了



网络搜索“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得到一个靠前的结果说这是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但打开相关网页,却没有看到争议——有人指出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错误而已,大多是“基准范围”的错误,不属于科学前沿,应该是不好意思争议的。《基准》的“主要责任方”科技部也没有说话,单边不能争议。当然,除了明显错误,“基准”中也有一些逻辑和分类方面的含混问题,这或许是可以“争议”的,不过事情才开始,估计后头会热闹起来。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本身就是很值得讨论的。很粗略地说,目前呈现出的“错误”和“不准确”的条目,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知识弄错了。举“基准48”为例。它要求中国公民“能理解力是自然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但推翻“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恰恰是牛顿定律在当时的革命性所在。这是十五六世纪伽利略和牛顿已经解决的问题,也进入了当代中国的初中和高中教科书。这个错误来自日常生活的直觉,也是很典型的错觉。
媒体批评《科学素质基准》常识性错误
“基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故?能说炮制和审订“基准”的人们都“不能正确地描述牛顿力学定律”,也“不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吗?不能这么说。这么说太过分了。但这个事故需要解释。昨晚我在网上问过,连“文科生”都知道,因为初中都讲惯性定律,理科生在高中还会再碰到一次。中学课本在讲伽利略和牛顿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消除这一错误观念。再说吧,不少少儿趣味书也讲过这个啊。
更不可理解的是,类似的情况还不少。例如“基准45”,要求公民“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49,要求公民“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69,要求公民“知道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如此等等。要说它们错得有多离谱,这里不占篇幅了,请搜索网络,目前有方舟子和8位科学家署名的两个版本可以参考。
第二个方面是显示为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看上去并不是大错特错,相当于中学老师批阅作业的时候,觉得一言难尽,需要当面跟学生谈,只好暂时画一个问号或者打上两个标点的那种情况。但是,也足够误导公众了,所以需要讲一讲。
例如“基准60”,要求中国公民“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形成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形成四季更迭;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伴有月圆月缺”——说太阳和地球,用公历;说月球和地球,用中国的农历。同时,四季更迭的主要原因,也在这段文字中隐蔽着。这只能说明“基准”没有弄清年、月、日和四季的形成。“基准72”,要求公民“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既然都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了,还不“知道DNA”吗?并列使用这些概念,也就是说明“基准”没有弄明白这些概念。
《基准》错误内容: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形成四季更迭。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故”?现在去哪里能找到没有上过中学的公务员?我觉得这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责任心的问题。就算主事者“没有科学基准知识”,但只要具有起码的责任心,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故。假如按照公共政策的决策程序,在一定范围开放讨论来决定哪些内容可以作为公民科学素质的“基准”,就足以避免这样的低级错误了。就算你习惯了关着门弄,但只要最后交给比较严谨一点的人看一下,也不至于有这样的后果。
当然,我这是退而言之的说法,实际上,如果真有给中国公民——人类的五分之一——颁发一个“科学素质基准”的必要,那么,这将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本,它完全应该像制订民法条例一样,逐条逐条地经过专家的充分讨论。
好了,现在,惊世骇俗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已经面世,做何解释?如果不是有人毫不在意地把这样一件重要的事件,顺手丢给某一些既没有科学常识,也没有“责任精神”的人去干,然后这些人要么太自负,要么太无知,总之,胡乱地编造出了一个如此不堪的“科学素质基准”,就拿回来报告当局,主事人也不审订,就签字画押,然后文本又一路绿灯地通过了多个国家最高级别的相关机构,也都没有人认真看一眼,就这样通知全国各地,各级部门,照此印发,并落实到全体公民头上去了,如果不是这样,那就需要第二种解释。还有解释吗?据说牛顿听到有五分之一人类这样解释他的定律,他正在地下悲伤地哭泣,或者愤怒地抗议。诸公打算怎么办?能收回成命,改一改再说吗?
主事者有常识,可以避免常识错误。主事者没知识,有开放的程序和负责任的精神,也能避免错误。这叫“科学决策”。所以,“责任精神”是一个必备的科学素质。这一条应该写入“科学素质基准”。这一条太重要了。疫苗不安全,食品药品不安全,皆是因为决策者缺乏“责任精神”。假如这些“基准”是药品生产“基准”,也就开始死人了。
另外,“基准”中有涉及“科学与伪科学”的问题,现代科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关系问题,“科学素质的中国特色”问题,我把它们归为一类。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当然是知识。问题是它是不是科学知识。它们作为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神秘暗示的感应”,跟现代科学是什么关系?我觉得认真读过中学的人应该能回答。如果科学和哲学也是越古老越好,那我们就该守住亚里士多德“力是运动的原因”,而不要接受牛顿定律。爱国和尊重传统哲学属于文化和感情范畴,要跟科学分开。格物致知如果不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格,一定“格”得死路一条。
“基准9”就要求中国公民“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这没问题。但必须补充一点:中国公民要知道“朴素的唯物论”跟现代科学不接轨。科学不是道德,不是越朴素越好。有了牛顿力量,亚里士多德不灵了,到爱因斯坦那里,牛顿定律不能用了。你说说看,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的“现实意义”在哪里?至于古代的“整体系统的方法论”,也跟现代科学方法格格不入。你能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按照“人体的原理”把卫星送上天吗?牛顿力学的“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就可以把“天”整合进去,按它的指引就可以把一砣铁送到天空更转动。
“基准”把科学素质弄出了国籍的分别,我喜欢。“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这句话的前缀表明,它提倡的不是科学素质,而是中国的科学素质。这很酷。我是理解的:作为中国公民,必须懂得“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的局限性,而不是别的什么“现实意义”。否则,你就不能成为一个有科学素质的人。而外国公民就没有这个负担。否则,在西方读完博士也是中国意义上的科盲,从小送到西方留学的中国孩子,以后回来也可能是科盲,因为他可能不懂“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这一点,我觉得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应该重新考虑的。
“基准87”也就作如是观。这一条要求中国公民“了解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与西医相比各有优势”。中国公民当然应该了解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因为每一个中医院都在用“西药”,而西方公民就不必有这一项“了解”,因为他们的医院暂时还不用“中药”。
还有一点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在某些属性上跟男和女的差别一样大,这边的“基准”不能往那边放。试看“基准32”:要求中国公民“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这句话逗号前后两半不搭配。A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那么,“真理”和“科学真伪”是什么关系?“真理”不是只有一个吗?除了“科学真理”还有别的“真理”?为什么A不是检验“科学真伪”的“唯一标准”而成了“重要手段”呢?
这一条的前半句勾起我们遥远的回忆。那是“文革”结束时,为了迈过“两个凡是”,很多简单的道理一时半会儿没法讲,当时的政治家雄才大略,把它作为压倒所有历史积淀的“强理”的最高真理,发挥了极大的正能量。但是,在数学和科学方面,这个判断可能不灵。你不知道一半以上的数学家都在研究纯数学,他们的成果或将永远无法被“实践”检验吗?罗巴切夫斯基几何诞生好多年了,它最初的设定就跟现实不符,但它构造出了一套完备的逻辑体系,能够无矛盾地推演下去,你说它不是科学?

当人类还在蒙昧的时期,在数学和科学的源头,可能大多数“真理”得依靠“实践”检验。但是,在今天,科学就是证明科学的手段。逻辑和归纳就能判断命题的真伪。但这话没必要说,就像“了解吃饭是人获取能量的主要手段(而不是输液)”不需要写进科学素质基准一样,除非你真没科学素质。一个有希望的民族都是善于思辨的。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国家会一直唠叨“科学命题要用实践去检验”,这在科学上只有消极的意义。我真心建议把“基准32”删去。
原标题为《牛顿为什么哭泣——科学素质必须包括责任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4-26 16:39 |只看该作者
 4月18日,科技部网站发出“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文件的信息类别显示,这是一份规范性文件。通知指出,《基准》是科技部等20个部门参加制定的,旨在建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全国科普统计工作,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科技和教育工作者、部队官兵、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学习。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基准》共有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适用于18岁以上公民,“基本涵盖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其26条基准包括: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和人体生理知识;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知识和急救方法等等。中金网

1


  《基准》酝酿多年 数次征求意见

  《基准》并不是仓促编写出来的。科技部网站的公开信息显示,是科技部组织力量起草了《基础》的征求意见稿,从2013年开始共有过三轮修改完善,包括邀请各领域专家修改完善、向各省区市科技厅(委、局)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修改完善;去年10月还面向全社会进行过6天的公开征求意见。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近日某中央媒体发表了对《基准》起草小组成员马来平教授的访谈。文中列出马来平教授的简历显示,他是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研究领域是科学社会学、科技与社会、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昨天以来,水木、知乎等知识分子扎堆的网络社区对《基准》进行了集中讨论,有网友提出,由文史哲专家起草《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否合适,要求公布起草小组成员名单。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学/广义科学观素质

  01)人类自创造劳动工具开始的科学实践活动:酝酿萌生和发展的基本历程

  02)人类科学观演变的基本历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创立、继承和发展

  03)“科学学”学科性质、起源演变的历史、基本学科群及其主要内容观点

  04)辨识:科学视域、科学本质、科学意识、科学素质、科学能力与科学创新

  05)辨识:知识、理论、技术、方法、真理、信仰、崇拜、宗教、迷信与神学

  06)辨识:科学性、科学化、科学机制、科学功能、科学规律与科学发展动力

  07)当代科学大系统的结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及其相互作用

  08)宇宙整体的无限性与统一性决定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与学科界限的相对性

  09)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决定:应用工程技术具有综合性

  10)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唯物辩证方法及其世界观对整个科学具有普遍意义

  11)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科学精神的价值

  12)深刻理解:提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口号的重大意义

  13)深刻理解: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政治文化的根本性推动作用

  14)全面认同与投身二十一世纪中国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系列重大举措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数学科学基本素质

  15)数学科学的对象任务、本质特征及其在科学大系统中的独特地位和特殊贡献

  16)古今中外数学科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重大理论创新、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

  17)基础数学科学的主要学科群、研究种类、基本性质、运算法则与重大价值

  18)应用数学科学的主要学科群、研究种类、基本性质、运算法则与重大价值

  19)基础数学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性程序、思维模式、技术与方法之特点及其运用

  20)数学应用于各门具体科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程序、模式及技术、方法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自然科学基本素质

  21)自然科学的对象任务与主要学科群、本质特点及其在科学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22)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

  23)人类认识的微观自然系统: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24)人类认识的宏观自然系统: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25)人类认识的宇观自然系统: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26)理论自然科学与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点、一般步骤及其主要方法

  27)人类探索与调控微观自然的仪器设备及其探索未知渺观自然界的理论与技术

  28)人类探索与调控宇观自然的仪器设备及其探索未知胀观自然界的理论与技术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生命科学基本素质

  29)生命科学的对象任务与主要学科群、本质特点及其在科学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30)古今中外生命科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

  31)人类认识的微生物系统: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基本规律

  32)人类认识的植物系统: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33)人类认识的动物系统: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34)人类认识的人体系统: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35)理论生命科学与应用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一般步骤及其技术与方法

  36)人类探索与调控生命的仪器、设备及探索未知宇宙生命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社会科学基本素质

  37)社会科学的对象任务与主要学科群、本质特点及其在科学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38)古今中外社会科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

  39)社会生产系统的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40)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41)社会政治系统的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42)社会文化系统的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43)现代理论社会科学与应用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基本步骤及其主要方法

  44)人类探索与调控社会的仪器、设备及其探索未知社会现象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思维科学基本素质

  45)思维科学的对象任务与主要学科群、本质特点及其在科学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46)古今中外思维科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

  47)人脑系统的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48)心理系统的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49)逻辑系统的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50)意识系统的基本层次、基本单元、结构方式及其基本规律

  51)现代理论思维科学与应用思维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基本步骤及其主要方法

  52)人类探索与调控思维的仪器、设备及其探索未知思维现象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哲学科学基本素质

  53)哲学科学的对象任务、本质特征及其在科学大系统中的独特地位和特殊贡献

  54)古今中外哲学科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重大理论创新、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

  5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基础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论、方法论与世界观

  5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生命观、社会观与思维观

  57)应用哲学之各个重要分支的研究对象、视角、内容、成果、趋势及其反思

  58)哲学科学研究的根本模式:要素-结构-功能与过程-机制-规律的分析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工程技术基本素质

  59)空间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0)海洋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1)土木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2)能源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3)农业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4)畜牧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5)医药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6)生态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7)交通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8)信息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69)金融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70)法律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71)知识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72)教育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73)智能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74)思想工程技术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发展学/科学发展观素质

  75)自然的起源与演化史:奇点大爆炸至地球新陆海系统形成的数百亿年基本历程

  76)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史:地球有机物出现至进化出智慧生物的数十亿年基本历程

  77)社会的起源与进步史:类猿人出现至联合国制定世纪议程的数百万年基本历程

  78)思维的起源与演进史:个体意识出现至全球人类意识出现的数十万年基本历程

  79)宇宙四大系统相继形成并在相互作用中的共同演变、促进、冲突的基本历程

  80)从远古时代“阴阳变易”宇宙和谐变化观到近世时代社会历史学科的科学化

  81)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哲学到当代东西方环境与发展理论研究

  82)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全人类的消贫、普教、平权、抗疾、延寿与环保

  83)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84)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需要采用综合手段共同应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85)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以促进共同繁荣

  86)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推动互利共赢

  87)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

  88)各国同舟共济、共创未来,为建设持久和平稳定发展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4-26 16: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4-26 16:47 编辑

知乎用户,不想学物理的死宅不是好码农
知乎用户、承圣杰、雫丶咸鱼中 等人赞同

(48)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连初中生都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写的人真的知道什么是牛顿定律吗?

(49)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认识太阳光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

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组成?!!黄金大米还转了七个基因呢!!太阳光明明是连续谱!况且太阳光也不只有可见光波段。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4-26 16:49 |只看该作者
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认为,努力提高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制订这方面的基准作为公民科普的依据和指南十分重要。本次制订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提出了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其中许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环保、健康、急救、灾害防御和事故救援等。《基准》也涵盖了一些最关键的科学素养,如要求公民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等。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吃惊地发现这次公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存在一些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注意和改正,将会对我国的科普工作造成严重损害。我们在此文后面列出若干我们已发现的问题。限于我们的研究领域和学识,这些可能还只是《基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因此,我们郑重呼吁科技部和中宣部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审议和修改。

撰文 | 陈学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冯珑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山大学天文系)
康熙(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刘继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盘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沈俊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张鹏杰(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