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析
文:宏堂
本篇于词林正韵,多处破律,作者抬出中华新韵,我无语,这是不肯洗炼,算不得佳作。词名亦如是,一个“思”字,如此笼统的冠盖,作者懒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正文,一个晴朗的晚上,作者登楼,不肯点灯,泼喇喇望出去。清朗下的萤火显得微弱,几次围绕着作者,又倏然远去,如散轶的记忆。这引出人生的感慨,时如轻舟逍遥,时又桨重难行,如梦似幻。年轻时痴迷于此,老来独自登楼,依然隐约可听涛声。
待到启明星独照,该回去带孩子了,又一动不动,那些记忆,真的忘了吗?
作者自比纯洁,可旧友们垂垂老矣,持杖而行。天呐,那些翩翩少年,什么时候都到了黄昏。作者悲哀难以自禁,却被笑言:着象啦。
人生莫不如是啊,青春易逝,便是得意又如何,东风里,亦忍不住泪两行。
抬头可见北归的大雁,它们一定是去衡阳聚集,可是是谁,鸣叫的那样幽深和忧伤。
作者是个中年,本篇将自己夸张到老年来组织情绪,这是人生变形期的惆怅。这个懒惰的家伙不肯提炼意义,只是摊开自己的情绪,让读者们悲凉。
作为科班出身,其文字无疑是精炼和优美的,“轻弹泪两”已是戏曲程式化的雅,“幽忧谁唱”用直白的词汇裹出浓浓的诗意。
开篇的一队微萤带进去,结尾的雁鸣唤醒,完整的情绪。
可惜情绪有重复,甚至絮叨, “洛阳”“衡阳”两个典故地名有重复字,虽可也,终是算不得大作。加上格律错误,你大爷的,你不能勤快些精致些吗?
注:解析作者侯宏堂是我的师兄,华师大汉语言文学博士,目前安师大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