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竹林荷风 于 2016-6-16 10:00 编辑
水区在搞六星之夏歌咏联谊会活动,因为我是打酱油的在那里做党代表,还有以蓝黛朵朵为首的桃园八结义,听说那里的美女不仅长得俊,而且个个有才,所以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代表三人行版出战并助绵薄之力。
我是打酱油的在杂谈写了个《与唱歌有关的回忆》触动了我的心思,引起了我的共鸣,酱油说,荷姐,写个同题吧!说实在的,我还真不会写,不过冲着酱油这份情分,我就是累得吐血我也整一篇。
说起唱歌,我打小时候就喜欢唱歌。
唱也是瞎唱,也不会识谱,也没有师傅教,也就是听听广播就会了。到了六一儿童节被老师逼着上台表演过几回节目,唱过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练折把式,劈叉,下腰。
那个时候广播里唱的几乎都是样板戏,比如《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海港》《龙江颂》等,听的多了,也就会瞎唱了,比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痛说革命家史》,《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等。不仅我会唱,而且我的小伙伴们都会唱,这样小孩子们之间就有了比劲,看谁会唱的多,看谁唱得好。
小孩子们之间自然是互相不服气的,谁都觉得个人唱得好。我记得彪头就瞧不起我,他比我小一岁,我觉得他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唱得不错。他是家中老小,他上面有三个哥哥,有几个姐姐我记不太清了,他父亲是公安局长,我们两家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家庭条件优越,所以他就很骄横霸气,有时欺负人,人送外号座山雕。唱得好就是学习不好,念书脑子不开窍,念书念了几年就不念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靠他爹找了份儿工作,再后来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回老家有时会听我老妈念叨说他娶了老婆又离了,脾气不好,日子过不到一块儿。
我老妈也能唱,人性也好。东家西家左邻右舍都知道老妈心善,平时总有人来往,聊家常,玩玩纸牌。老妈喜欢评剧,我给她买了一个小音箱,下载了一些评剧。有时和一些喜欢唱评剧的在一起唱唱评剧。我问了问老妈,老妈说她会唱琵琶词,见皇姑,我虽是严家女,小酸枣,鸟入林,小河流水,劝万岁,小桥送线,我爱他,巧儿我采桑叶,报花名,洞房对唱,夸手,会唱的可真不少!
小时候我也学唱过一段乐亭大鼓,主要是听戏匣子学会的。那个时候谁家有个戏匣子也算是个稀罕物件儿,谁家有,小伙伴们都往谁家跑。说到唱乐亭大鼓,不能不说我的瞎二哥,听老人讲我们是一个枝儿上的,是一个老老太爷的。我的瞎二哥其实并不是从娘胎里自带的瞎,而是小时候的眼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后来变瞎的,据说到唐山天津等大医院都没有治好。瞎二哥虽然没眼睛,但他心灵手巧,学过盲文,会多种乐器,比如京胡,二胡,板胡,三弦,笛子,口琴,扬琴等。我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瞎二哥给我拉京胡,我唱乐亭大鼓,瞎二哥给我弹三弦。其实那时候就是小,不知道害臊,说唱就唱。但不管怎么说大人们都夸我唱得好。现在打死我我都不会唱了。出门瞎二哥经常带着我,我就是他的眼睛。他带着我见到过他的师傅,他师傅是个说书的,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人们都叫他瞎侉头,一脸大麻子,大粗嗓子,好像用砂纸磨过似的,沙哑低沉,唱乐亭大鼓唱得好,据说是靳文然的弟子。假若没有高考的话,也许我会成为一个民间艺人。说到大鼓,我知道还有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京韵大鼓,这里面我最喜欢听骆玉笙的京韵大鼓,比如《重整河山待后生》,《丑末寅初》,《文人与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