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费心机使手段,从汉献帝那里夺来皇上宝座。举行禅让大典的那天,华歆登坛当上司仪,他从汉献帝手里接过玺绶,亲手呈奉给曹丕。
新天子登基,要大赦天下,大封功臣。奇怪的是,朝臣三公以下都晋了爵位,华歆这个头面人物只升了职位为司徒领相国事,晋爵却没他的份。华歆十分疑惧。
有一次朝事已毕,曹丕单独留下司徒陈群,问他,我应天受禅的那天,群臣百僚山呼万岁,人人无不喜形于色,而华歆和你独有不怡,为什么?陈群惶恐无地,冷汗湿衿,离席长跪说,我和华相国曾称臣汉朝,禅让大典上虽然心里无比喜悦,但忠义二字始终充满胸臆,缓不过劲儿来。如果有欣喜的表情,还恐怕陛下您憎恶我们啊!
文帝大喜,从此后分外看重他二人。
曹袁官渡之战,袁绍自恃强盛,必欲极其优势兵力与曹操决战。但相持年余,还是不能把曹操怎的。
袁绍的谋士许攸,知道袁绍不是可依靠的英主,就偷偷跑掉投了曹操。关键时刻,许攸给曹操献计,出奇兵烧了袁军的粮草。军无粮自乱,袁军溃败,袁绍愤恚而死。接下来的平定冀州,许攸都出了很大的力,有显著的功劳。
许攸自恃与曹操有旧交情,还有新功劳,时不时与曹操戏谑,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曹操小字,阿瞒,你不是得到我,怎么能得到冀州!曹操虽然笑应他,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有一次,许攸随曹操出邺城东门,看到曹氏父子锦绣鲜华,意气昂扬,不由得慨叹说,都说天命攸归,如果没有我的辅助,老曹家能安然地出入此门么!有人向曹操报告了此事,曹操陡然怒起,下令把许攸收监,遂迫害致死。
西流叹曰,曹丕的质问陈群,原是满含怨毒之气,陈群如果不能随机应变,巧言遮掩,只是一味地磕头如捣蒜,他和华歆终不免丢官罢职,甚至有牢狱之灾。许攸恃才不谦,恃旧不虔,恃利口而多言,终于招来杀身之祸。他如果知道谦恭谨默,曹操并不会忘记他的功劳,更不会亏待他。古人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意思是当政者的言语于国家有莫大的利害。那么,一言全身,一言丧身就是指每一个自然人了。
苦甜下咽不觉,是非出口难收,可怜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头。古来轰轰烈烈干下大逆不道的事情,虽遭横死,犹有三分英雄气。就那个嘴不遮身,说些不疼不痒,不咸不淡的话,把卿卿的小命丢了,最不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