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去小吃店吃面,正午时分人潮满满。
端着吃食,四处寻坐,想要单门独户,真的好难。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朝屋角移动,走到近处却又后悔莫及。
“I‘M Sorry。”英格利希只会简单的生词,比手划脚指指旁边空位,讪讪的笑着。
对方用非常流利的中文回答:“没关系,请坐,拼桌嘛。”
·
从【上帝也疯狂】到【香港也疯狂】对里面历苏的搞笑一直难以忘怀。眼前的这个一饭之伴,看外形很显然也是来自非洲。
本来按照自己的本性,默默的吃完,然后离开。实在是看到饭友手臂上的刺青后,忍俊不住。
七彩的颜色跳跃着几个大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
笑着问他,知道意思不?
他说,知道。交换生今年已经是最后一个年头了,选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孔孟墨孙都知道一点点。
听完,有点汗颜。以后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更得加强宝贝关于传统文化,才是对的,身为炎黄子孙。
打开话匣子,一时收不住。一边吃一边瞎聊36计,其实,我还是好奇为什么要刺那几个字,明里暗里把话头往上面扯。
弯弯绕绕老半天,其实他的理解非常简单,无招胜有招。
“同学记不住拗口又太长的名字,有的叫我碳头,有的叫我黑糖粉圆,有的叫我巧克力。谁是善意,谁又恶意,我心里明白,不去计较。你说,我是不是比较高明?”他问。
YES,very good。我笑着回答。
·
莫来由的想起十几年前,几个小鬼头去到西门町最响当的纹身店,和师傅嘀咕好久,终于各自选定跟随一辈子的图案,或胳膊或虎口或脖后或脚踝。
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可能是感情不够深厚,可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内敛,起初时有时无的联系,无关痛痒的说辞。最终那些伙伴早己消失在人海茫茫,只有在看到刺青时,才会想起那些时光,暖上心间。
对了,就那会儿,也是一外国人死倔的要老板给丫刺上牛肉面三个大字,理由简单到令人发指,只是因为觉得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