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16-11-14 14:27 编辑
序:因一个字险险罚站乃至更严重,故忽然想起,自己曾写过一篇,就算补偿无礼于万一。
浪漫的古诗词,内涵隽永,文雅热情,几千年长盛不衰。《诗》、《书》、《礼》、《易》、《乐》,有史以来,《诗》总是排在第一位,当然不是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中国从来不缺少的就是浪漫,虽然近代战乱、饥饿和某种原因,让浪漫曾经远离我们,但那种溶于血脉,浸透于骨髓当中的浪漫激情,从不曾真正离开我们。
与《诗经》齐名的史上第一书法作品《兰亭序》,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珍品。可有几人知道,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子、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二人,春末来到会稽山。峨冠博带的文人雅士,寂静的山林,清澈的小溪,流觞曲水,写诗畅情,最后公推王羲之写序。其情其景,已经成为文人心中永远的浪漫梦想,正是这种梦想,催生出一代一代的诗人词人书法大家,成为诗词绵延不绝传承久远的动力之一。而《兰亭序》只是一件浪漫诗词聚会比赛的副产品,虽然它本身的名气已经远远超过这次聚会本身。
这一首首来自远古的诗词,表达了浪漫委婉的爱情,看到这里,我们应该自然联想到距此千年之后崔护一篇诗词:
诗经的夭夭和灼灼,与崔护的人面映红笑春风,手法不一,表达一致,前者含蓄隽永,后者直白思念。都用桃花表达了少女的美丽,感情的热烈与真诚。简练与精致,如图画一般美丽文字,相隔千年,仍然相通。
我一直以为豪放派诗人此人的鼻祖之一为高祖刘邦,其: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无数男儿热血沸腾,投笔从戎。自此以后,有唐朝的边塞诗,宋朝的豪放派词人,其开疆守土,勇士气概,铁血雄风,鼓励一代代人,抛头颅洒热血,捍卫国家。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唐太宗马上皇帝,一生征战沙场,国力强盛,四方宾服,其民心士气均在上升期,诗人们充满着自豪感,克敌制胜的信念,格调向上奋进,大气恢弘。宋朝并存的先后有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宋朝对异族入侵负多胜少,割地赔款是常事,故词人们虽有壮志,但总体悲观,与盛唐气象相去甚远。
《诗经》中已经有了描写景物的诗篇,但唐朝的田园诗达到了诗词的有一个高峰,虽不敢断言无后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承盛唐气象,其胸襟辽阔,山水田园已经成为诗人的精神家园,秀美山川,小溪明月,天人合一的境界,既有红尘滚滚的世俗,又有清静无为的禅理。宋代的田园词,除去气势,或许内心对宋的感情因素,其更贴近生活,朴实自然,精品不输唐田园诗。
就是非凡用笔,环境,气候,人物,思念之情,集中16字内,堪称精炼之典范。
如果边塞诗和豪放派尚能分出高下,而且可能大多数人从感情和气概上,更倾向于唐诗。但具体到田园诗词,唐诗如王府高门大户,虽雍容华贵,但离我等尚远。我个人更喜欢宋词一些,其画面感扑面而来,仿佛置身其中,那种团聚悲离,漂泊不定,山水之间,泥土芳香,当门烹鸡沽酒,更加贴近生活。宋词多以注重意境同时写实,真实而巧妙的表达艺术。
如果在宋以后,尚能独立成篇,非元曲莫属。如唐诗为阳春白雪般翩翩佳公子,宋词为小家碧玉,则元曲当仁不让为“下里巴人”,虽然,但个别元曲,也是能与唐诗宋词比肩。虽然对大多数元曲不太欣赏其格调,天然拒之,但不妨碍我喜欢其中的个别作品,比如:
作者突出了旅人的悲凉情感,描写秋季凄凉萧条景色,表现旅人孤苦惆怅情怀的景色十个: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将旅人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景色之中,最后以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将全词推向高潮。如同钢琴曲平缓中的铺垫,到此忽然激昂壮烈,一下将人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个人陋见,如果元曲能和唐诗宋词并提,此首的作用如何估计也不会夸大。 这首词我不用介绍,我相信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基本都应该记住这首词。当年我也是从小说里看到这首词的,坦白说,当时虽然非常年轻,当仍然被震惊的五体投地,并牢牢记住了这首词。
从现实角度看,这首词某种程度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当初谈恋爱的时候,哪里有什么网络视频QQ微信MSN的,基本都是信件,电话都很少。不过我一直觉得信笺的传递是浪漫一种别致情怀,假使时光能够倒流,我还是希望天下恋人都用书信来表达爱情。
当初她对我的形象不满意,但我不知道,只知道她来往信件的口气越来越疏远,字数越来越少。我明白这件事情的危险性并基本感到没有希望了,但出于绅士风度,我还是回了一封信,很简单,内容基本是尊重自由,尊重选择。 信的后面结尾处,我用黑色碳素墨水钢笔写了两行字:
结果,结果就是现在的结果。后来,有一次我问起她为什么回心转意,因为那时我已经不抱希望,她说我看了你那两句话,当时就觉得今生就应该是你。
如果知识能够改变命运,那么读书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读书不是给别人看的,它不仅能够让你在外人面前有了谈资和炫耀的资本,更因为你把书读懂悟透,不人云亦云,有了自己的真正见解,不仅你自己享受其中的真趣,而且你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明清两代以小说见长,几乎没有什么能够媲美的唐宋的词人。尤其清代,以蛮夷之血腥残忍战胜了关内的文明,文化传承和底蕴无法被人看好。在纳兰性德身后那个留下上万诗篇的乾隆皇帝,附庸风雅,其词堪堪和几百年后的诗词大跃进有的一比。 但以满清铁血的彪悍民族,入关几十载,竟然出此杰出词人,也是异事一桩。纵观古今上下,五代十国、辽、金、西夏、蒙各族统治者,几乎见不到能够学习和发扬汉文化如此高超的异族之人。而且特别诡异的是,一个马背得天下的异族之人,其词风颇近南唐后主,更奇怪的是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这个曾发出“几曾识干戈”的香风软雾中的皇帝,如果知道千年后一个铁血民族的皇室贵胄,竟然词风和他一样,不知道应该是喜是悲? 他的词,无法具体归于哪一类,间杂各家,形成别具一格。
从最前面的今古鹤山无定据到青冢黄昏路,极具悲壮苍凉,大漠孤烟之意,但后面两句,词风忽变,如同小儿女窃窃私语一般,情绵绵意切切。但两者的结合是如此完美,一往情深深几许的后面,由情转景:深山、夕照、秋雨。对应前面的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景物和感情矛盾的统一,极具反差的谐和,无数的征战,前仆后继的勇士们,马革裹尸,最后的一片深情化作青山夕照深秋雨,读到这里,岂能不被这突兀其来的伤感凄美画面感动的泪如雨下?真是天才般的驾驭文字高手。
人和人相处若总像刚刚认识的时候,多么的美好和温馨,那样的专情和快乐。怎么会转瞬就变成了路人?自己变心却去指责别人变心。千年前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尚且互相理解,死而无怨,你又那什么去和唐明皇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比?
此词的第一句,如同一颗皇冠上的钻石,让纳兰性德闪烁在诗词的星海中,并将永久熠熠生辉。没有华丽的词汇,也没有豪言壮语和吴侬软语,极为普通的几个字,带来的是感情的变化的原因,思想的哲理。最简单的有时就是最复杂的,最单纯的有时也是最有效的。面对近乎白话一般的这句话,我们除了叹服佩服,只有兴起望尘莫及之感。
天妒英才,纳兰性德年31而终,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于文革期间坟墓被彻底毁坏,但纳兰性德和他的诗词,永恒于历史长河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