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郑天良 于 2016-11-25 10:15 编辑
一次买了10斤山芋 文/郑天良 那天在跃进桥西边的马路菜场,见一个外地小伙在吆喝:山芋便宜卖了,一袋10斤重,只卖你10块钱!有白芯的也有黄芯的,随便挑,要买快下手呀! 小伙背后是一辆中型卡车,上面装满了一袋袋的山芋。几个女士正蹲在地上挑选。小伙又开口了:没什么可挑的,质量绝对保证!一袋10斤,只多不少,少一两罚一斤!说话算数! 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白芯山芋”这四个字起作用了吧!因为我有经验,白芯的煮熟了“粉”,像吃板栗肉。我爱吃。我从来没买过这么多,这次竟然鬼使神差买了一袋。这下好了,车兜被山芋塞的满满的。后来买条鱼也放不进去,只好挂在车龙头上。 山芋这东西因为媒体的渲染,把它吹的神乎其神,说什么它能降“三高”,能抗癌,能。。。。。。……,似乎它成了保健全能农产品。当日晚饭就是吃的蒸山芋,用微波炉蒸。蒸熟的山芋果然是粉的,也不甜。正好符合我这个糖友的需要。 山芋也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60年代初,那是个中国历史上最最困难的时期,即“三年自然灾害。”那时我正在南京电校读书,一日三顿肚子从没有吃饱过。1米7几个子的我,毕业时体重才只有108斤,真正成了皮包骨头。 我还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那是下半年,学校安排我们班级到学校农场去收山芋,意味着我们可以吃饱肚子了。 农场设在南京的西善山,那里都是山坡地,山坡地上长的山芋特别好吃。山芋很甜,而且粉,像吃栗子似的。实习老师对我们说,从今天起一日三餐都有蒸山芋供应,随便吃。但不要吃坏了肚子呵!因为山芋吃了闷气。那时我是班上的生活委员,负责吃的事。同学们一个个像饿狼似的,吃的弯不下腰来。因此,谁都不愿意蹲下来干拣山芋的活,而愿意站着锄山芋。 山芋吃多了胀肚,很不舒服。时不时一个饱嗝,喷出一股山芋味出来。有人建议,要多吃冬瓜,多喝冬瓜汤,可以起到上下通畅的作用。所以每顿一大盆冬瓜汤成了香饽饽。还有人说,要加强身体锻炼呢!我们不要被山芋撑出病来。于是每天晚饭后,由体育委员带领大家做广播操,蹲下站起,举手弯腰,伸手踢腿,反复做,直做的同学们出了汗才停。接下来是散步,反正那时候也没有电视,连台收音机也没有,都是穷学生。 农场条件差,厕所相当简陋。走进厕所,一股山芋怪臭熏死人了。人吃了山芋,排泄物特多。有道是:一斤山芋二斤屎,回头看看还不止。 一周的劳动很快就要结束了,真正是依依不舍呀!我们有位同学很有心机,来到农场前先称过体重,临走后又称了一下,长了七斤,平均一天长了一斤。猪也没有长的这么快呀! 50多年过去了,弹指一瞬间。可是这吃山芋的事却记忆犹新,恍若昨天。然后这山芋的味道,怎么也不及当年的山芋味道好。 2016.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