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16-12-6 14:26 编辑
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于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不献。一年,王灭密。
这篇文字和上篇比起来,短小了许多。但其实用性和说理性丝毫不逊上篇,我觉得读书不能读死书,更不能死读书。活学活用是最恰当的办法,但很多道理初听起来很容易理解,但真的和实际结合起来,并运用完美,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篇短小的文章除了个别的字词较生僻外,其余均容易理解。仅有的几处地方,群众的说法是三只野兽和三个人的来由。粲其意为上等大米,引申为鲜艳美丽的意思,想想也是啊,三个美女在一起,那肯定是花枝摇曳,顾盼生姿。公行下众这句话中的公不是密康公的公,而是诸侯王公出去要礼貌对待百姓。小丑的意思也不是现在所说戏剧中的丑角的意思,而是渺小人物,就是不够级别的人物的意思,其实引申为现代小丑,我觉得亦无不可。
简单翻译以利于理解:周恭王到泾水边游玩,密康公随从,有三个同姓的女子私自投奔密康公。康公的母亲说:“必须把她们献给天子。三只兽在一起就是群,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众,三个女子在一起就是粲。天子不猎取群兽,诸侯对众人要谦下行事,天子不选三个同族的女子为妃嫔。粲是美好的事物,人们把美好的事物归之于你,你有什么德行来承受呢?天子尚且不能承受,何况你这种小人物呢?小人物得到的东西太多,一定会灭亡。”康公不肯把女子献出去。一年以后,恭王灭了密国。
周恭王和密康公的上下级关系很明确。我觉得密康公的老娘肯定对《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理解的非常准确,不然就是这位老夫人对上古时代的礼仪和人的思想理解的天才般透彻,也可能是两者都熟悉并运用自如。
三位美眉是投奔你密康公来了,无论是出自你密康公是帅哥的原因还是你有钱有势,还是这两者你都具备了,但这就是你一人独自占有三个美眉的理由吗?你问过周恭王没有?周恭王是你的上级,封建社会,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你和王的距离还很远很远,他想弄死你和碾压蚂蚁一样。但密康公大概是色令智昏,三个美眉,天天一起,想想都愉快,献给别人,估计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但他的老娘很明白很清楚,劝他半天,引文据典,旁敲恻隐。估计说到最后看他儿子的眼睛还是离不开那三位美眉,这老夫人也火了:论职位论身体,你有什么资格占有这三位美眉?你有那么大的福气吗?你受用的的起吗?像你这种小人物,不配拥有这样的资源,早晚你不交出去,会被灭掉。
想想也是,周恭王和密康公两人一前一后,在河边漫步,密康公虽然走在后面,但风度翩翩,长相俊美,过去的上古时代,女性奔放自由,哪里有什么封建约束。三个美眉发现密康公很帅,而且看衣服很华美,觉得帅而多金,马上不要脸的就一起扎到密康公怀里了。这也没什么,关键老大在前面呢,你这样左拥右抱,连谦让一下都没有,直接带回家,考虑老大的脸面和感受没有?
周恭王估计当时想吃了密康公的心思都有,但他当时忍了,不过一年后,直接就把密康公给灭了。
这篇文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会谦让,不拿自己受用不起的东西,摆正自己的位置。即便再好的东西,你有没有那个福分享用,自己要清楚,不能精虫上脑不管死活。尤其不能和老大争女人!
人要知道自己有多大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