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不 于 2016-12-28 21:09 编辑
一点思考。 吹律定姓,就和姜子牙骑牛还是骑鹿一样,是非常可爱但又无法考证的事情。司商这个事儿,就跟仪礼三百,威仪三千一样,也是谋个浩瀚。 有什么启发呢? 律,不是声音,带有音乐的意思。不是说孩子生下来哇哇叫,就给他安姓了,这一点主要是突出圣人的高明以及部落文化的区别。 比如,听到说“今儿刮风,明儿刮风,后天还刮风”,这威海人!听到“干么器?”这济南的;听到“呀呵,我日!”这菏泽的。 听律,不妨理解为古人由于方言不同造成的地方音乐特色不同,郑声淫什么的。根据音乐特色不同,判断该部落到底是九夷的野声,还是官家的秦腔。 圣人耳聪目明,经常采风,了解得多,所以牛逼到一叶知秋,吹律定姓的境界。 古代通假字多,吹律定姓四个字,是不是按照现代汉语来理解,也是个问题。 一点小认识,不成体统。也提问一个:“土妖血山”何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