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沈阳:从故宫到昭陵
查看: 12229|回复: 2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阳:从故宫到昭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2-12 18: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塔希提 于 2016-12-14 08:39 编辑





    从大连乘坐高铁来到东北重镇沈阳,为的就是品尝清代文化遗产这道大餐。在我们的行程安排中,沈阳故宫和清昭陵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此外的逛街和用餐,都只是旅行中的锦上添花,即便是初到时沈阳给我们留下的人满为患印象,相信也会在了解和理解沈阳之后而加以化解。

    我们住在沈阳最繁华的中街,这样不但能逛逛号称中国第一条也是最长的一条步行街,而且这里离我们必去的沈阳故宫亦很近。这条商业喇叭震耳欲聋的著名步行街,虽然不合我喜欢宁静的味口,但餐饮、出行比较便利,最主要的还是便于我们在沈阳不多的时间里参观故宫和清昭陵。

    中午时分,我们在中街老字号老边饺子店吃了顿简单的午餐,便径直往故宫走去。通往故宫的道路,铺满着花岗岩石块,连同“文德坊”等两道高大的牌坊,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沧桑感。联想到沈阳曾经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国的发祥地,又是张作霖奉系军阀多年的盘踞地。盛京、奉天,都是沈阳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名字。对于这样一个东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沈阳的地位则不言而喻了。

    沈阳故宫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其规模远比不上后来的北京故宫。当然,在近三百年清朝统治的过程中,沈阳故宫不过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都和皇太极建国时期的宫阙,较之后来移都北京的历代皇朝,肯定无法相提并论。但无论如何,沈阳故宫毕竟是中国保存完好的第二大皇宫,其历史价值远远超出建筑大小本身。

    随着我们参观的步伐不断深入,沈阳故宫的大致轮廓印象也渐渐在脑海里清晰起来。沈阳故宫大体上分为三块,东边的一块是“办公区”,中间的一块是“生活区”,西边的一块是“文化区”。故宫正门在中部,沈阳故宫博物院便位于其街对面。

    在众多古装剧里,大家都知道“后宫”的含义,按理“生活区”里的所有建筑,都应该属于后宫的范畴。从这一点来说,似乎将中间这块叫做“生活区”还不太确切,因为除了寝宫之外,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也在“生活区”最南边的崇政殿进行,或者说崇政殿也是皇帝坐朝的地方。可是眼前的崇政殿并不像我们在北京故宫皇宫看到的那样气势恢宏,顶多只能挤着站立一群身穿马褂、头戴花翎的大臣,而皇帝的龙椅也只有那么点儿大。对此,只能解释为当时清朝正处于“创业初期”,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还是“初级阶段”,没有后来历代皇帝那样“家大业大”。但即便如此,皇宫毕竟是皇宫,崇政殿无论是雕梁还是画栋,无处不雕刻着各式各样、姿态万千的腾龙,象征着皇帝便是真龙天子的化身,一点都不能含糊。或许是皇帝出于上下朝方便的考虑,才将自己的办公地点设在寝宫旁边。倒是后面那幢凤凰楼,还颇有些气势,在诸多建筑里,鹤立鸡群。

    崇政殿之北的后宫里有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和永福宫四大寝宫。除了大小稍有差异外,似乎每个寝宫都是清一色“寝室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的满族建筑特点。较之现代生活方式,那些皇妃的居所真不知道要简陋多少倍,让人很难想象,这就是皇后、皇妃的待遇。清宁宫自然是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宫,关雎宫是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的寝宫,而永福宫则是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的寝宫,这三位都是来自蒙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只是皇后是姑姑,海兰珠和布木布泰是侄女(姐妹俩)。值得一提的是,永福宫的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下了九皇子福临,便是后来继位为君的顺治皇帝。而衍庆宫巴特玛和麟趾宫的娜木钟则是皇太极与林丹汗作战的战利品,她们原先分别为林丹汗的侧福晋和大福晋,被皇太极看中后,分别被册封为淑妃和贵妃。此外还有众庶妃居住的东配宫,当然,后宫里除了寝宫外,还有御花园和御膳房,以及祭祀等场所。

    东边的“办公区”,主要是大政殿与十王亭。这些建筑群建造得较早,在努尔哈赤时期便建成使用。大政殿原名笃恭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而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公之处。从大政殿起,东边依次为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镶白旗亭,西边依次为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正白旗亭。八旗是清王朝的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组织,也是满清贵族王爷的栖身之地。西边的“文化区”则是后来建造的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也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我们在沈阳故宫里游览了两个小时,除了西边的区域没有去外,其余的区域都细细地看了一遍,对清王朝初期的宫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赞叹不已。这些历史建筑和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所惜沈阳故宫至今还只是4A级景点,这样的民族文化瑰宝理应得到更好的欣赏和保护。

    既然沈阳在满清历史上具有如此的重要地位,那么在短短的旅程里,更多的只能是看看这些历史遗迹了。于是次日上午,我们又去了沈阳三大陵园中最大的清昭陵。沈阳三大清代陵园,是指清昭陵、清福陵和清永陵。昭陵是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陵寝,其中也有淑妃、贵妃等一批后妃随葬,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昭陵位于沈阳北部,所以又称为北陵。连同昭陵的北陵公园,是一座大型公园。福陵则是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而永陵则合葬着努尔哈赤之前的六位先祖。

    北陵公园的大门赫然醒目,高大而宏伟,几乎全朱色,一个正门,两个侧门,每个门都有两扇镶有很多圆头铜钉的门扇,而且每个门都是独立的门亭建筑。三个门皆有飞檐雕栋,上盖金黄色的琉璃瓦。门与门之间的墙壁上还雕刻着张牙舞爪的龙,正门的额匾上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昭陵”二字。由于北陵公园很大,从公园大门到昭陵有1.5公里。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来回都乘坐了景区内的电瓶车。去昭陵的路上,沿途可见公园里众多的晨练人群,一位老者在地砖上“泼墨挥毫”;湖区的水面上还有几只游船。北陵公园不愧是陵园公园,园内处处可见古老的松柏,苍翠遒劲,形同虬龙;一尊身穿铠甲的皇太极铜像巍然屹立在广场中央。未至清昭陵门前,便可见很多石碑、石像对称地分列在道路两旁。高大的汉白玉“下马碑”上,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着“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也就是说,到此再往昭陵走,便只能步行了,便是电瓶车,也只能“打马回头”。下马碑之后,是望柱、石狮、神桥和石牌坊,再往北走,则是陵园第一道大门正红门。当然,在正红门南的两侧还有两座建筑,一为宰牲亭,一为更衣亭,可见在拜祖祭祀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整个清昭陵的布局是一个仅北边带有半圆的矩形,而那半圆形便是陵墓,其余则是陵园城廓。正红门,也是全朱色的墙体与金黄色的琉璃瓦顶,也是有三个门,只是三个门大小相同,并且开设在一幢门亭中。门的两侧墙上,亦是雕刻着翔龙。除了正红门外,城廓围墙还设有东红门与西红门。正红门的跨度颇深,上为拱形的门道进深足有二十米,两扇带有圆头铜钉、非常厚实的黑色木门位于门道中间。进入正红门,是一段两旁长满苍松翠柏的石路,路旁对称分列着华表和石像生群,有石马、石象、石麒麟、石骆驼。接着便是一幢碑亭,又名大碑楼,内立巨型石碑,重达十万余斤,碑额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共1810字,记载了皇太极一生的文治武功。碑楼之后便是方城,碑楼与方城之间,还左右分设有仪仗房、果房和茶膳房、涤器房。而这些房屋,如今大都被用作清昭陵文物的展示厅了。

    以隆恩门为正门的方城,建于顺治元年,这座城池仿照盛京城廓外形建造,既是盛京的缩影,也是昭陵主体祭祀区。整个方城高6米多,南北长146米,东西长120米。门洞两侧皆有磴道可供上下,游客可以顺着磴道登上方城的城墙,从而饱览整个昭陵的全貌。方城的城墙边设有垛口和女墙,方城的四角还设有角楼,供执勤官兵登楼远眺,以保护陵寝的安全。隆恩门是进入方城的主门,三层的城楼建立在方城的城墙之上,门头额匾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着“隆恩门”三字,其中满文居中,汉文在左,蒙文在右。之所以使用蒙文,是因为皇太极一生中几位重要女性都是蒙古人。进入隆恩门后的方城内部,设有三殿、三楼。三殿即隆恩殿、东配殿和西配殿,三楼即明楼、东配楼和西配楼,其中隆恩殿是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明楼之北便是陵墓丘冢主体的宝顶,宝顶的四周同样是半圆形的城墙,又名“罗圈墙”,也叫做“宝城”,这段城墙的周长为202米。宝顶又称“独龙阜”,高7米,周长110米,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宝顶中央栽种了一棵榆树,以仿效永陵。宝顶的下面,便是地宫,里面安葬着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

    我们从隆恩门的磴道攀登至方城的城墙之上,并且沿着城墙缓行大半周,直到绕过宝顶宝城,再沿着磴道从明楼下到隆恩殿。在城墙上下,我们从各个角度审视这座长存近四百年的清代陵园,特别是在城墙上时,视野中那一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不但象征着皇权,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满汉文化融合的成果。观看陵园,游览遗址,不仅是参观,更是沉思:我们的祖先既然留下这么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后人就当尽力去研究、去保护。虽然那是封建社会的文化遗迹,却也是中华文化宝贵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它。

    两日的沈阳行程就要结束,我们即将告别这座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古老城市。虽然时间匆匆,没有更多地去了解沈阳,了解东北,但也在心中形成了一个总体印象。这是一座人口稠密的省会城市,也是进出关内关外的门户;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口居住在这座古城,就是因为沈阳是东北的骄傲,值得人们为她去守护,并且世世代代生活在其中。带着这一想法,我们不舍地乘坐高铁离开沈阳,转道大连,然后再乘坐南航的航班平安回沪。五天的东北之行,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味觉上的冲击,还有很多文化知识上的更新与积淀。东北之行,虽然只是一隅之行,却也会像三十七年前的哈尔滨之行一样,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12-12 19: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游玩这几天感觉比我们这些本地人了解的还透彻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2-12 22:26 |只看该作者
好想去看看而不能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2-12 23:03 |只看该作者
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13 05:45 |只看该作者
问候塔塔。晨安。文字我抽空来读。。。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2-13 05:47 |只看该作者
我还以为故宫只在紫禁城和西安有呢。想不到沈阳也有。。。看来,我这孤陋寡闻得不行不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2-13 10:04 |只看该作者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6-12-12 19:54
游玩这几天感觉比我们这些本地人了解的还透彻呢

原来慕容是东北银,一定感到很亲切吧?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2-13 10:05 |只看该作者
风花 发表于 2016-12-12 22:26
好想去看看而不能

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去看看,但不是都能随时去看的,这要争取机会。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2-13 10:05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2-13 10:0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13 05:45
问候塔塔。晨安。文字我抽空来读。。。

慢慢读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12-13 10:0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13 05:47
我还以为故宫只在紫禁城和西安有呢。想不到沈阳也有。。。看来,我这孤陋寡闻得不行不行的。。。

呵呵,谁也不会面面俱到。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12-13 15: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楼主来沈阳了?在此寒冷的冬季。感谢您详细的介绍,老虎也跟着系统了解下。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2-13 15: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虎 于 2016-12-13 21:54 编辑

有一点,伪满洲国的新京是在长春。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12-13 16:18 |只看该作者


嗯。谢谢塔塔理解。我这段时间忙儿子的事情,确实有点来去仓促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2-13 16:20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2-13 10:07
呵呵,谁也不会面面俱到。


我还是希望尽可能多了解吧。毕竟这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12-13 16:21 |只看该作者
东北虎 发表于 2016-12-13 15:25
楼主来沈阳了?在此寒冷的冬季。感谢您详细的介绍,老虎也跟着系统了解下。


虎子是沈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12-13 17:10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得好好看看,我前年也去过沈阳,但没怎么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12-13 21:53 |只看该作者

是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12-13 21: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虎 于 2016-12-13 22:00 编辑
青苹 发表于 2016-12-13 17:10
有时间得好好看看,我前年也去过沈阳,但没怎么看。


沈阳故宫、昭陵很有名。沈阳重工业在国内也曾领先。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12-14 07:02 |只看该作者
东北虎 发表于 2016-12-13 21:59
沈阳故宫、昭陵很有名。沈阳重工业在国内也曾领先。

也曾,意思是现在清除出门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12-14 07:02 |只看该作者

才知道。以后有机会去的话,请你提前介绍一下,我做旅游攻略。。。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12-14 08:3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13 16:18
嗯。谢谢塔塔理解。我这段时间忙儿子的事情,确实有点来去仓促的。

没关系,只要帖子在,随时可读。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12-14 08:3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12-13 16:20
我还是希望尽可能多了解吧。毕竟这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

知识不就是这么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12-14 08:34 |只看该作者
东北虎 发表于 2016-12-13 15:25
楼主来沈阳了?在此寒冷的冬季。感谢您详细的介绍,老虎也跟着系统了解下。

这是今年春天的事,回来后写出一只没发。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12-14 08:35 |只看该作者
东北虎 发表于 2016-12-13 15:45
有一点,伪满洲国的新京是在长春。

说得对,谢谢你的提醒。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12-14 08:38 |只看该作者
青苹 发表于 2016-12-13 17:10
有时间得好好看看,我前年也去过沈阳,但没怎么看。

咱们内地的人,也应该对关外的省份多一些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12-14 10:44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2-14 08:33
没关系,只要帖子在,随时可读。

嗯。这两天可以缓缓节奏了。所以,能够空时间读一下。周末又会忙两天~~~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12-14 10:44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12-14 08:33
知识不就是这么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吗?


是咧,所以特别感谢塔塔的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12-14 10:59 |只看该作者
北京有个故宫,沈阳有个故宫,听说台北也有故宫。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12-14 11:14 |只看该作者
酒浪饭呆 发表于 2016-12-14 10:59
北京有个故宫,沈阳有个故宫,听说台北也有故宫。


我也很好奇,这些名字为嘛不区别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