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 35
|
千古知音最难觅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上世纪80年代,家里买了一台收音机。初次听李谷一演唱《知音》,立刻沉浸在那种缠绵悱恻的悲情氛围里。那时,我正处于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听着听着,眼角居然湿润了。听不清歌词具体是什么,只恍惚觉得有一句是“千古知音最难觅”。 人到中年,已经学会了遇事波澜不惊,情绪相对稳定。闲暇时刻,为了给生活增加点情趣,我喜欢聆听一些古典音乐。学会手机上网之后,我下载了虾米音乐。首先搜索到李谷一的《知音》来听,听到那久违的唱腔,再度被李谷一精湛唱功倾倒。 这智能手机还真是善解人意,听音乐的同时,可以看到字幕弹出来。反复听了几遍,《知音》歌词一字不差记住了: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将军拔剑南天起”,如此气吞山河,豪情万丈,这将军到底是谁?请原谅我的后知后觉,我通过百度才知道了李谷一演唱的《知音》原来是电影《知音》的主题曲。电影讲述的是蔡锷和小凤仙的爱情故事。看了电影,才知道南天拔剑的是护国将军蔡锷,情愿化作长风绕战旗的是小凤仙姑娘。 英雄美女,惺惺相惜,生逢乱世,都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蔡锷眼里,小凤仙绝不是低贱的声妓,她高贵优雅,聪慧机智,能处变不惊,识民族大义。蔡锷将军曾经写了一首诗,赠与小凤仙。“不信红颜终薄命,自古侠女出风尘”,这是对小凤仙的期许和盛赞。因为知音,所以侠义。小凤仙果然不顾自身危险,尽心掩护蔡锷离开袁世凯的软禁。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当小凤仙得知蔡锷病重,她伤心欲绝,独自抚琴,真正是如悲如啼,如泣如诉。最后,琴弦崩断,小凤仙预知了蔡锷将不治。一曲《知音》传天下,从此生死两茫茫。情深意长难厮守,怎不教人痛断肠! 人生在世,爱恨情仇。谁不渴望得遇知音?古人云: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这就不难理解,化作蝴蝶翩翩而飞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而不是马文才和祝英台。就算是把马文才和祝英台埋在坟里一万年,他们俩也不能化蝶。因为他俩不是声气相求的一对。老百姓常说,称杆离不了称砣,梁山伯就是称杆,祝英台就是称砣,马文才却不是定盘的星。 刘兰芝和焦仲卿也是声气相求的一对。恶婆婆百般刁难,导致了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他俩合葬华山傍,松柏梧桐,交相覆盖,鸳鸯来栖,长鸣不已。 杨玉环本来是寿王妃,为什么不能守贞,却给唐明皇做了妃子?这也是因为声气相求。杨玉环懂音律,明皇是她的知己。她们在一起,身心愉悦。虽然结局不怎么美好,也许他们在乎的是过程呢!爱过方无悔,像烟花一样,只要曾经灿烂,化为灰烬又有何妨?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因为难求,所以心动。大诗人徐志摩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灵魂的伴侣,非知音而何?这段话道出了世间所有痴男怨女的心曲。得与不得,都是个人造化。千古知音最难觅,惟愿孜孜以求的人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炉萱 发表于 2017-1-14 08:31 炉萱新年快乐!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楚天风云 发表于 2017-1-16 07:24 我最喜欢听啦!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沙漠里的鱼 发表于 2017-1-16 09:31 问好,新年快乐!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炉萱 发表于 2017-1-15 22:16 还有八篇新作在编辑邮箱里,只要纸刊发出来了。俺就一定来,嘿嘿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楚天风云 发表于 2017-1-16 07:25 谢谢宫主!祝福大明宫! | |
| ||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