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 儿
(二)
可能这一切的缘由,皆是因为当时的那个年代不同而引起的吧,我们许多人,在与长辈谈论某些事情的时候,因为彼此观点的不一致,而产生了分歧和争执,我们都会找借口说,这是年代不同、思想也有差异的缘故,这也是我们之中的许多年轻人,在与年长的老一辈们顶嘴或者赌气的时候,常常会做顺口溜一样,所用到的一句话,在我的表姥姥秀儿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儿女的婚姻大事,依然如同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样,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去完成的,而在这样一个沉重的伦理与道德的双重压抑之下,又摧残了多少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而追逐、而抗争着的青年男女们?而我的表姥姥秀儿,即是其中之一!
秀儿的一生,注定是充满着一种惨烈的红色,那是一种夕阳垂悬在苍穹上,即将要坠入西山之际,在天空投下的那一抹耀眼而又灼目的血红颜色,那是如此地殷红!秀儿是我母亲前夫的亲妹妹,所以年龄上应该与我的母亲相当,因此,按照年龄上的推算,秀儿大约是出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末期,秀儿二十几岁的时候,正好也就是一九六几年的“文革”前后,秀儿的童年过得如何,我已经无处可考,毕竟从时间上来看,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然而秀儿成年之后的事情,我却知道的比较多,因为,这一切关于秀儿的点滴故事,都是母亲后来亲口对我详细讲述的,在听到秀儿的故事之后,我的内心也是久久地不能平静,所以,我决定将秀儿的故事,真实而又细致地、原原本本地还原出来,就当作是一份为了回忆的纪念吧!
关于秀儿的一切故事,也是母亲在嫁到赵祠村之后,渐渐展开来的。作为秀儿的亲嫂子,母亲与秀儿渐渐地熟悉了解,并且也亲眼见证了秀儿的种种不幸,在秀儿离去的许多年之后,每当母亲再次回想起来,母亲对于秀儿的遭遇,依然还是心有余悸的,母亲也曾经多次在我的面前,深深地叹息着老天对于秀儿的不公平,还有秀儿自身执拗而又倔强的性格,然而,这一切,在那个依然黑暗阴霾的年代里,又能够与谁共诉呢?
据母亲回忆说,秀儿在年轻的时候,长得就是活脱脱的一个美人胚子,秀儿的美貌,在当时的乡村来说,确实也是十分闻名的,秀儿娉娉婷婷、风姿绰约,宛若一朵出水芙蓉,有着不胜凉风的娇羞,秀儿杨柳细腰,纤纤嫩指,犹如削葱的根,秀儿的眼睛很大,也很圆,睫毛也是很长,秀儿的美,别说在她生活的那个小小的赵祠村,就连整个留桥生产队,甚至整个赫店乡,方圆的十里八乡,也是难得出现的!从这一点来看,秀儿在当时的乡村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女子,秀儿很是漂亮,人也是非常可爱,秀儿的眼睛仿佛天生就会说话,尤其在秀儿小的时候,她就很有礼仪,见到谁都是笑意吟吟的,所以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非常喜欢秀儿,但是人们都不知道,秀儿的性格之中,还有一层异常刚烈的一面,这,也许就是秀儿悲剧的宿命了吧,然而,秀儿再怎么刚烈双有什么用呢?秀儿的一切挣扎,在那个年代里,也都是徒劳无益的!
农村人自古都讲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在目光相对短浅的乡村人眼里,也是天经地义的,并且这样的习俗,在中国也绵延了数千年,纯朴的乡里人,也一直都是这样一脉相承地继续着各自家族的香火,在这样的一条无形的纽带之下,有很多的人,一直都是愚昧地守候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地耕耘了数千年,也默默地奉献了数千年,在农村人看来,我们来自尘土,也将归于尘土,这就是农村人里经常提及的宿命论,一个人,无论他有多么高的威望,他是多么地厉害,多么地不可一世,最终都没有几个人能够逃脱得了这样的宿命,这样的宿命,很多时候,还会衍及至他们的子孙后世,因为在很多乡村人看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也是乡村人生存繁息的规律所在!
在秀儿生活的那个年代,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将近二十年,然而,受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所侵蚀,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相对偏远的乡村地区,很多地方都不会把女性当作正常的社会人去礼貌地尊重,去友善地对待,在那样的一个依然是白色的社会境遇之中,一个女人,长得再怎么漂亮,其实也不过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般,没有什么太多实质性的内涵,红颜自古从薄命,一个女人,无论她年轻时的姿色如何,当她长到十八岁,她家的大门槛,就要被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给纷纷踩破了,这些穿梭在乡村之中,专门给那些尚未成婚的青年男女们保媒配对的婆娘们,个个都是红口白牙的,她们的口齿是如此伶俐,稻草都能够说成是金条,而当那些待守闺阁之中的女子们终于出嫁之后,这些女子们依然又在乡村里继续着传统而又守旧的生活,未嫁从父、既嫁从夫,短则几年,多则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后,当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一切便会有恃无恐的了,而我的表姥姥秀儿,偏偏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秀儿的母亲,也就是我母亲的婆婆,绝对是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老太太在方圆几里之外,都是很有名望的,老太太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所以老太太的家教也是极其的严苛,老太太也是可怜的,她在年轻的时候嫁入到赵祠村之后,到了将近四十岁的时候,老太太的丈夫,也就是母亲的公公因病而逝,从那之后,老太太便心如止水,一个人十分艰辛地维系着整个家庭的运转。母亲告诉我说,当时母亲刚刚嫁到赵祠村,最为惧怕的,就是她的婆婆,时间长了,也依然对老太太心怀敬畏,每次侍奉老太太的时候,母亲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在哪个地方,因为自己照顾的不甚周到,从而一不小心地得罪了老太太,老太太不苟言笑,表情也很是严肃,虽然老太太并不喜欢骂人,但是老太太总是教人不寒而栗,老太太大约有六十多岁年纪,虽然六十多岁,在如今看来,也许还是相对年轻的,但是在当时,这样的年纪已经是很高寿的了,毕竟,在当时的农村来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母亲告诉我说,在嫁入到赵祠村,第一次见到秀儿的时候,秀儿差不多十九岁的样子,秀儿真的漂亮,真的是如花似玉一般地,特别是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总是闪烁着光芒,母亲对这个妹妹也是非常喜欢,不忙的时候,母亲也总是拉着秀儿一起聊着家常。当时的农村条件十分有限,一个大家庭,也往往都是拥挤在一起,住在一间相对逼仄的茅草房子里,土墙瓦屋的那种,母亲和她的丈夫赵昌九住在里屋,秀儿单独住一个小间,老太太住在靠近西边的一间厢房里,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的。
在秀儿十六岁之前,老太太对秀儿还不至于严厉地逼迫,最多也就是敦促秀儿为家里做一些女工,或者是别得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眼看着秀儿一天一天地长大,一天也更比一天美貌,秀儿的母亲,也就是那位老太太,对秀儿不知道是忌妒还是欢喜,似乎巴不得马上就把秀儿赶紧地嫁出去,只是秀儿总是推托自己年龄尚小,兼之秀儿家里的成份从划分上来看,还是属于“贫下中农”,这在当时的农村里,也是很有顾忌的,因为农村里许多的贫困户,可能是受压迫的时间太久了,好不容易翻身做了主人,因此,对于“地主”这个异样的词汇,态度也是尤其的恶劣,这样一来,老太太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法的,所以,时间一长,老太太也渐渐地放松了对秀儿婚姻大事的催促,而转身去忙着处理其他的内务和外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