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熙儿 于 2017-1-31 15:52 编辑
心无旁骛,我试过,萦绕而来的“果”,比之前因贪念繁衍生出的“果”明净灵透很多。
人在江湖,步步惊心,想起前段时间,每天纸醉金迷,便想公孙胜为何要潜心修道?前段时间发了说说,闭关修行一段时间,想给局中人点提示。一位一直很欣赏的姐姐说,最近修行的人很多。想想,大概我们都在试着给心灵找一处清静之地。
推杯换盏的情谊不是我喜欢的。因为聊着聊着,所进入的主题都会给情谊附加上另一种聪明的味道。当然,桃园三结义,志同道合者另算。
不常言信奉什么,有时比较随性,少了虔诚,知道自己信不好。所得之处,常被偈语点化,在我心中是非常神圣的。我是尘中人,我可常试扫浮尘——修行,菩提只向着内心寻找,不必劳累向外,世人性本自净,万法自性。思善,使修于善行;思恶,终行于恶;思贪,贪念,贪尘,贪名。所以此时谈修行有些打怵,但心中有一个东升的方向。
记得,小时候,一位阿婆信奉**教,每周聚会两次,好像是。还有大聚会,挺远的一段路程,春夏不误,风雨无阻,平日里处事言行却常遭人话柄,谁家丢的东西会怀疑到她。那时村里盛行,也跟着姐姐去过,跪拜,祷告。只是,那时真心是个小孩子。境界不同,修为不同,因果也会不同。
绝大多数人都“有树”’的境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到有心,有相,有形,也是好事!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吾与之亲近。悟,何为悟?这很难解释。唐王李世明也曾就“悟”询问一位法师,法师言道:悟即不问,问即不悟。如果说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明心见性,自证菩提,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