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春 于 2017-12-29 16:45 编辑
而已这个词,我是儿时从看古典小说学到的,什么三国、水浒、西游之类,用的比较多,记住了,但从没有深究过。而 让而已二字纯熟于心的倒是“文革”中,在写大批判文章中,经常反问一句,以加强语气:
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自认为,抑扬顿挫,平平仄仄,十分拽文,很有气势,用现在的话解释一下,无非是:
你就是这个样子得了,还能有其他要说的吗?
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你难道还有什么谬论么?
就是这样罢了,再没有别的了!
一句话堵死对方的反驳,我说的就是正确的,不应该也不会再有其他的说法。你就呆在一边稍息去,说也没用,还不如不说!
其实,用了,也是抄的,对于其所用的意义,也是以自己的“昏昏”,不可能让人让己“昭昭”的。对于其似是而非的理解,用起来很是顺手,经常用反复用,竟然泛滥成灾。直至文革结束,才消停了。
那时,就算用了而已,用烂了,也只是泛泛的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来逐渐领悟了而已这个词的内涵,才知道,而已这个词,还是很有意思的。
|